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题库精品(名校卷)

举报
资源描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题库精品(名校卷)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 1、(2017年11月)企业应安排员工定期进行体检,发现疾病时应当及时() A.上报 B.治疗 C.解聘 D.转岗 【答案】: B 2、以下关于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为岗位评价奠定了重要基础 B.为员工的素质测评提供依据 C.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D.能揭示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答案】: B 3、不属于调解劳动争议的原则的是(  )。 A.申请自愿 B.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的权力 C.申请调解自愿 D.申请仲裁自愿 【答案】: D 4、无领导小组讨论运用松散的讨论形式,快速诱发人们的特定行为,并通过这些行为的()来判断被评价者的个性特征。①定性描述②定量分析③人际互动④人际比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5、某公司的某位员工抱怨,虽然工作职位一样,但是同一部门同事基本工资却比自己高出25%,这种情况属于未能保证薪酬的( )。 A.结构公平 B.个人公平 C.内部公平 D.外部公平 【答案】: C 6、内省法作为一种培训方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属于综合评估 B.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评估者的观念 C.它可以使被评估者清楚了解自己的观念 D.它能够预测被评估者对事物认识的变化 【答案】: B 7、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A.保障劳动者劳动权原则 B.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C.物质帮助权原则 D.劳动立法原则 【答案】: A 8、人力资源预测的作用不包括(  )。 A.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B.有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C.有助于开拓市场空间 D.是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 【答案】: C 9、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每月扣除经济损失的赔偿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 A.10% B.20% C.30% D.40% 【答案】: B 10、(  )通常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A.劳务关系 B.劳动关系 C.事实劳动关系 D.劳动法律关系 【答案】: B 11、各个相邻的薪酬等级浮动幅度在数值上的交叉程度是(  )。 A.薪酬级差 B.浮动幅度 C.等级重叠 D.薪酬等级 【答案】: C 12、(  )是“社会人”假设的代表人物。 A.梅奥 B.马斯洛 C.泰罗 D.舒尔茨 【答案】: A 13、在市场营销学中。市场是(  )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A.显性和隐性 B.男性和女性 C.城市和农村 D.现实和潜在 【答案】: D 14、关于人力资源部门在绩效管理方面管理责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收集反馈信息 B.培训实施绩效管理的人员 C.在本部门认真执行绩效管理制度,起到示范作用 D.根据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制定相应的绩效管理决策内容 【答案】: D 15、以下关于企业人力资源预测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描述法适合于长期预测 B.可以分为定置和定性两大类 C.德尔菲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 D.经验预测法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 【答案】: A 16、( )不是面试前应该做的准备工作。 A.科学合理地设计面试问题 B.确定面试的时间和地点 C.详细了解应聘者的资料 D.消除应聘者的紧张情绪 【答案】: D 17、以下不属于人力资源特点的是( )。 A.时间性 B.创造性 C.消费性 D.规律性 【答案】: D 18、()以员工的工作业绩为基础支付工资。 A.薪点工资制 B.绩效工资制 C.技术工资制 D.岗位工资制 【答案】: B 19、若选用集中方式对员工进行素质测评,则测评时间应该选在()。[2011年5月二级真题] A.星期一 B.星期三 C.星期五 D.周末 【答案】: B 20、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表现在( )。 A.刺激人们的物质欲望,挖掘员工的潜能 B.通过引导人们追求个人荣誉,促进企业的发展 C.通过树立一切个性化需求,吸引员工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D.满足员工的一切个性化需求,干一份工作拿一份报酬就可以了 【答案】: C 21、关于薪酬水平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薪酬水平=薪酬总额/企业平均人数 B.薪酬水平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C.地域的影响是影响企业薪酬水平的外部因素 D.企业薪酬水平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董事会或是经营领导班子决定 【答案】: B 22、宽带薪酬最大的特点是(  )。 A.能力提高 B.工作效率提高 C.压缩级别 D.技能提高 【答案】: C 23、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①向专家咨询;②编写初稿;③调查可用性;④试测;⑤选择题目类型;⑥反馈、修改、完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⑤②③④⑥ B.⑤②③①④⑥ C.①⑤②③⑥④ D.⑤②③①⑥④ 【答案】: B 24、当下,企业经营者的工资制度通常是()。 A.绩效工资制 B.年薪制 C.技能工资制 D.岗位工资制 【答案】: B 25、企业在分析决策权应该归属于哪一管理层次和部门时,无须考虑的因素是()。 A.决策的性质 B.决策者所需具备的能力 C.决策的环境 D.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 【答案】: C 26、下列关于人事测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的素质是有差异的 B.先天因素可以造成素质差异 C.测评的内容是心理素质 D.后天因素可以造成素质差异 【答案】: C 27、考评过程中出现(),不利于个人绩效的改进,容易使业绩优秀的员工受到伤害。 A.苛严误差 B.中间倾向 C.宽厚误差 D.晕轮误差 【答案】: C 28、企业制定(  )的目的是及时处理事故,采取预防措施,总结经验,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A.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 B.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C.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D.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答案】: C 29、以反映和体现被考评者的品质特征的指标为主体构成的考评体系是(  )。 A.行为过程型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B.工作结果型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C.品质特征型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D.行为导向型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答案】: C 30、环境与影响因素分析中的SWOT法中“o”代表(  )。 A.劣势 B.优势 C.机会 D.威胁 【答案】: C 31、企业员工培训应服从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为( )而培训,而不是为培训而培训。 A.达成企业发展目标 B.提升员工自身素质 C.解决现实存在问题 D.提高员工工作绩效 【答案】: A 32、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 )。 A.弗洛姆 B.莱文泽尔 C.班杜拉 【答案】: C 33、对反应层面的评价,首先要有总体的评价,比如询问学员:“你感觉这门课怎么样?你会向其他人推荐这门课吗?”但是这样容易产生一些问题,不包括( )等。 A.以偏概全 B.主观性强 C.客观性强 D.不够理智 【答案】: C 34、20世纪50年代末,( )提出了第一个综合的权变模型。 A.赫垂 B.布兰查德 C.费德勒 D.明茨伯格 【答案】: C 35、能够鼓励员工发展各项技能,提高业绩表现,增强参与意识的薪酬制度种类是(  )。 A.绩效薪酬 B.能力薪酬 C.技术薪酬 D.提成薪酬 【答案】: C 36、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形式包括() A.年工资收入和月工资收入 B.月工资收入和日工资收入 C.周工资收入和日工资收入 D.日工资收入和年工资收入 【答案】: A 37、培训效果的问卷调查评估法不适用于( )。 A.了解学员偏爱的学习方法 B.让学员清楚了解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C.检查培训目标与工作任务的匹配度 D.评价学员在工作中培训内容的应用情况 【答案】: B 38、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 A.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B.人力资源计划与修正 C.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D.人力资源供需综合平衡 【答案】: B 39、下列关于培训的非正式评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会给受训者造成太大压力 B.评估时需要大量的事实与数据 C.评估过程较为方便,成本较低 D.建立在评估者主观看法之上 【答案】: B 40、工资指导线(  )主要适用于经济效益较差或亏损企业。 A.上线 B.基准线 C.下线 D.标准线 【答案】: C 41、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设计流程包括:①向专家咨询;②编写初稿;③调查可用性;④试测;⑤选择题目类型;⑥反馈、修改、完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⑤③②④⑥ B.⑤②③①④⑥ C.①⑤②③⑥④ D.⑤③②①⑥④ 【答案】: B 42、以下关于企业人力资源预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力资源预测是人员规划的一部分 B.人力资源预测是人员规划中定量分析最多的部分 C.人力资源的增量预测,即预测劳动力市场中的过度供给 D.人力资源的存量预测,即预测企业人力资源的自然消耗和自然流动 【答案】: C 43、在结构化面试之前,企业需要为构建选拔性素质模型组建专门的测评小组,该小组的成员不包括( )。 A.招聘岗位的资深任职人员 B.企业优秀员工代表 C.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D.招聘岗位所在部门的主管 【答案】: B 44、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自受理调解申请之日起(  )天内结束。 A.15 B.30 C.45 D.60 【答案】: A 45、工资集体协商的双方可书面委托本企业外的人士作为本方协商代表,但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 A.1/2 B.1/3 C.1/4 D.1/ 【答案】: B 46、认知能力测验成绩与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在(  )之间。 A.0.O0~0.20 B.0.20~0.30 C.0.20~0.40 D.0.10~0.15 【答案】: B 47、企业效益提高对全体员工给予等比例奖励的薪酬调整方法是(  )。 A.物价性调整 B.工龄性调整 C.奖励性调整 D.效益性调整 【答案】: D 48、管理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