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题库题库大全及答案(精选题)

举报
资源描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题库题库大全及答案(精选题)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 1、在相关分析中,r=-1.00表示两组测评数据( ) A.零相关 B.完全负相关 C.完全正相关 D.不确定 【答案】: B 2、 建设性评估是在培训过程中以( )为目的的评估。 A.保留培训项目 B.改进培训方式 C.改进培训项目 D.激励培训对象 【答案】: C 3、职工一方当事人人数为()以上,有共同争议理由的劳动争议,称为集体争议。 A.1人 B.5人 C.10人 D.20人 【答案】: C 4、以下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以立体开发为特征 B.以提高效率为核心 C.以挖掘潜力为宗旨 D.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理论体系 【答案】: D 5、在( )人员录用策略中,应聘者必须在每种测试中都达到一定水平,方能通过。 A.补偿式 B.重点选择式 C.结合式 D.多重淘汰式 【答案】: D 6、影响劳动环境的因素不包括( )。 A.温度与湿度 B.工作地组织 C.工作丰富化 D.照明与色彩 【答案】: C 7、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组成部分不包括(  )。 A.绩效考评后台系统 B.绩效考评实施系统 C.绩效考评结果分析系统 D.绩效考评的辅助系统 【答案】: D 8、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是( )。 A.人员招聘 B.招募 C.人员配置 D.人力资源规划 【答案】: A 9、员工培训认知成果一般可以采用()的方法来评判。 A.仅有笔试 B.仅有口试 C.笔试或口试 D.面谈法 【答案】: C 10、下列选项中,(  )属于岗位宽度扩大法的具体形式。 A.充实岗位工作内容 B.岗位工作横向调整 C.延长加工周期 D.岗位工作连贯设计 【答案】: C 11、关于劳务派遣的内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指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由劳务派遣单位招用雇员并派遣该劳动者到接受单位工作,劳动者和劳务派遣机构从中获得收入的经济活动 B.是一种典型的非正规就业方式 C.被派遣劳动者只与劳务派遣机构形成劳动关系 D.本质特征是雇用和使用相分离 【答案】: C 12、①宪法、②劳动法律、③行政法规,按照法律效力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答案】: A 13、在设计KPI时,设定工作产出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增值产出的原则 B.习惯导向的原则 C.结果优先的原则 D.设定权重的原则 【答案】: B 14、 ( )对企业培训工作起全局性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A.管理性培训规划 B.战略性培训规划 C.培训课程规划 D.培训需求分析 【答案】: B 15、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规划的基础是( ) A.培训需求分析 B.工作岗位职责’ C.培训讲师资源 D.设计培训内容 【答案】: A 16、在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中必须坚持先行()。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答案】: B 17、百分位法将岗位薪酬调查数据从低到高排列,分为( )组。 A.4 B.5 C.10 D.20 【答案】: C 18、满足亲和需要的行为不包括( )。 A.成为团队的一分子 B.对资源进行控制 C.受到许多人的喜欢 D.参加社交活动 【答案】: B 19、 ( )是指专门就工资分配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 A.工资集体协商 B.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C.工资协议 D.工资指导线 【答案】: C 20、“道”原指道路,后引申为( ) A.方式 B.规律或规则 C.途径 D.方法 【答案】: B 21、关于制度化管理的描述,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制度化管理就是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 B.制度化管理通常称作“官僚制”“科层制”或“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C.制度化管理是由美国人迈克尔?波特提出并为现代大型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管理方式 D.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在于以科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 【答案】: C 22、劳动关系反映的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即( )。 A.人和物的关系 B.劳动给付和工资的交换关系 C.物与物的关系 D.劳动过程与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关系 【答案】: B 23、()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强调人的因素,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 A.现代组织理论 B.近代组织理论 C.当代组织理论 D.古典组织理论 【答案】: B 24、SWOT分析法是对企业组织信息进行()最常用的方法。 A.财务报表分析 B.可靠性分析 C.经济学分析 D.数理统计分析 【答案】: C 25、 ( )不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A.同素异构原理 B.能位匹配原理 C.适才适用原理 D.动态优势原理 【答案】: C 26、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不包括(  )。 A.合议原则 B.合法原则 C.公正原则 D.及时处理原则 【答案】: A 27、在课程设计文件中,以下不属于大纲部分的内容的是(  )。 A.教学资源 B.交付要求 C.资料结构 D.课程评估 【答案】: D 28、在选拔具有较高人际沟通能力的员工时,宜采用( )的方法。 A.案例分析 B.公文筐测验 C.闭卷笔试 D.无领导小组讨论 【答案】: D 29、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要选择不同的部门结构模式,(  )不属于部门结构模式。 A.直线职能制 B.咨询机构 C.超事业部制 D.事业部制 【答案】: B 30、在薪酬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中,如果被调查单位没有给出某类岗位完整的工资数据,只能采集到某类岗位的平均工资数据,所应采取的分析方法为( ) A.数据排列法 B.频率分析法 C.回归分析法 D.简单平均法 【答案】: B 31、工资指导线( )主要适用于经济效益较差或亏损企业。 A.上线 B.预警线 C.下线 D.基准线 【答案】: C 32、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 )收入分配。 A.要素性 B.功能性 C.结构性 D.成本性 【答案】: B 33、“制度规范的制定要从需要出发,不是为制定制度而制定”,这句话描述的是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  )要求。 A.从企业具体情况出发 B.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C.注重系统性和配套性 D.保持合理性和先进性 【答案】: B 34、()是培训管理者为实现整体培训规划而制定的支持性规划。 A.员工培训开发战略规划 B.员工培训开发管理规划 C.员工培训项目评估规划 D.培训需求分析规划 【答案】: B 35、有个朋友向你借了50元钱,但一年过去了,他依然没有还。你会(  )。 A.向朋友要钱 B.朋友不可能这么长时间不还账,怀疑自己是否记错了 C.既然是朋友,这么一点小钱,就不再要了 D.即使不还也没关系,绝不放在心上 【答案】: A 36、不属于绩效管理评估指标的是() A.被评估的人数 B.信息质量 C.被评估人的能力 D.单元层次和组织层次的绩效 【答案】: C 37、以下关于劳动效率定员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更适合采用此方法 B.它适用于实行一人多机或多人一机看管设备的岗位 C.工人劳动效率可以用劳动定额乘以定额完成率来计算 D.它是根据工作任务总量和劳动定额核算定员人数的方法 【答案】: B 38、在企业组织结构变革时需分析组织关系,不属于其内容的是(  )。 A.某个单位应同哪些单位和个人发生联系 B.某个单位要求别人给予何种配合和服务 C.某个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士气如何 D.某个单位应该为别的单位提供哪些服务 【答案】: C 39、你几次向公司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都未被采纳,你会( )。 A.找机会再次提出自己的建议,直到领导重视起来为止 B.把建议写成书面报告,再次向领导推荐 C.找几个人商量一下,形成一个集体意见,再向上反映 D.以后再也不提出意见或建议了 【答案】: B 40、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的工资报酬不低于标准工资的( )。 A.100% B.150% C.200% D.300% 【答案】: D 41、不属于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的是( ) A.战略分解 B.战略评价标准 C.实际成效 D.绩效评价 【答案】: A 42、关于绩效考评的效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效标即指评价员工绩效的指标及标准,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个人或集体的绩效应当达到的水平要求 B.特征性效标是非常有效的绩效衡量指标 C.结果性效标最常见的问题是若干质化指标较难以量化 D.行为性效标的侧重点是考量“员工如何执行上级指令,如何工作的” 【答案】: B 43、测评学习能力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A.心理测验 B.品德测验 C.投射技术 D.情境测验 【答案】: A 44、关于工作岗位设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岗位设计应遵循步骤和方法标准化的原则 B.岗位设计要杜绝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 C.岗位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特定任务和目标 D.岗位的调整与合并必须以实现工作目标为衡量标准 【答案】: A 45、( )属于直接薪酬。 A.社会保险 B.基本薪酬 C.额外津贴 D.非工作日工资 【答案】: B 46、( )是一种岗位评价方法,适合于规模较小、生产单一、岗位设置较少的企业。 A.因素比较法 B.排列法 C.关键事件法 D.评分法 【答案】: B 47、 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可以协议约定劳动条件标准,但该标准不能()国家规定的标准。 A.高于 B.等于 C.优于 D.低于 【答案】: D 48、()是指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企业内各个部门实际投入和占用的劳动力总量。 A.人力资源 B.人力资源规划 C.人力资源设计 D.人力资源配置 【答案】: D 49、在培训效果评估的层级体系中,反应评估的评估内容是(  )。 A.受训者在工作过程中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改进等 B.受训者在技能、态度、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