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题库精选题库及完整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题库精选题库及完整答案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 1、( )是从企业宏观的角度对绩效管理制度进行的设计。 A.绩效管理的制度设计 B.绩效管理的总流程设计 C.绩效管理的方法设计 D.绩效管理具体程序设计 【答案】: B 2、( )面谈是在一次面谈中,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从一种面谈形式转换过渡到另一种形式的面谈。 A.单向劝导式 B.综合式绩效 C.双向倾听式 D.解决问题式 【答案】: B 3、考量员工个人特质的效标属于()。 A.行为性效标 B.特征性效标 C.效果性效标 D.素质性效标 【答案】: B 4、(  )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强烈影响。 A.光环效应 B.投射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答案】: C 5、工资指导线()主要适用于经济效益较差或亏损企业。 A.上线 B.基准线 C.下线 D.标准线 【答案】: C 6、关键事件法的缺点是( )。 A.不能了解下属如何消除不良绩效 B.记录和观察费时费力 C.无法为考评者提供客观事实依据 D.不能贯穿考评期始终 【答案】: B 7、工资结构线愈平稳,各岗位等级之间的薪酬差距( )。 A.愈大 B.愈小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 B 8、薪酬满意度调查的步骤包括:①确定调查对象;②确定调查内容;③确定调查方式。排序正确的是(  )。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答案】: C 9、根据绩效考评的具体目的和要求,用于培训的考评应以()为重点。 A.工作过程 B.工作效率 C.工作结果 D.工作方式 【答案】: A 10、关于劳动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 B.劳动关系就是指劳动法律关系 C.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 D.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属性 【答案】: B 11、 对人际接触和交往频繁的工作岗位尤为重要的绩效考评效标是( ) A.行为性效标 B.特征性效标 C.结果性效标 D.过程性效标 【答案】: A 12、 建设性评估是在培训过程中以( )为目的的评估。 A.保留培训项目 B.改进培训方式 C.改进培训项目 D.激励培训对象 【答案】: C 13、劳务关系的客体是指() A.劳务关系管理制度 B.劳务关系的当事人 C.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D.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务 【答案】: D 14、案例评点培训的程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除了()。 A.学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B.注重案例的遴选 C.实际角色分析案例 D.案例点评和升华 【答案】: A 15、选项中属于岗位深度扩大法的是(  )。 A.充实岗位工作内容 B.延长加工周期 C.增加岗位的工作内容 D.包干负责 【答案】: A 16、制度化管理的(  )在于以科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 A.内容 B.方法 C.手段 D.实质 【答案】: D 17、( )的基本特点是体现国家意志。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关系 C.劳动法律法规 D.劳动合同 【答案】: A 18、以下关于社会保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会保险不具有强制性 B.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保险项目 C.社会保险当事入不能自行选择是否参加保险 D.对劳动者而言,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 【答案】: A 19、下面关于岗位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岗位的纵向分级和横向分类无关 B.岗位分类是进行岗位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 C.岗位分类包括横向分类和纵向分级 【答案】: A 20、()的工资结构有利于激励员工重视培训学习,以提高职业能力。 A.以绩效为导向 B.以行为为导向 C.以工作为导向 D.以技能为导向 【答案】: D 21、上班途中快到单位了,你突然接到电话,说家里有急事要你立刻赶回去。家人并未说清到底发生了什么,等你把电话打回去时,已经无人接听,此时你单位也有许多事情需要完成。这时你会(  )。 A.立即赶往家中处理事情 B.打电话向单位上司请假,同意后回家处理 C.赶紧联系其他人帮助自己处理家里的事情 D.边赶往单位,边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答案】: C 22、“你怎么看待中国某些地区矿难事件频发的现象?”是结构化面试中的(  )。 A.背景性问题 B.知识性问题 C.思维性问题 D.压力性问题 【答案】: C 23、上司安排给你一项任务,你对完成这项任务没有任何把握,觉得远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但你觉得这是上司对自己的信任,你最终会(  )。 A.感谢上司的信任,坦言自己无法完成任务 B.求助于同事,请求他们帮助自己完成任务 C.自己先干起来,实在完不成任务时再说 D.觉得上司是在难为自己 【答案】: A 24、政府在工资宏观调控方面的总原则不包括() A.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B.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人均GDP的增长 C.在工资的调控上由总量控制向水平控制转变 D.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 【答案】: B 25、对培训效果进行行为评估的方法不包括(  )。 A.任务项目法 B.问卷调查法 C.笔试法 D.行为观察法 【答案】: C 26、( )是心理测量的工具,它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 A.物理测量 B.心理测验 C.物理测验 D.情商测验 【答案】: B 27、对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相关信息的采集方法,错误的说法是( )。 A.两次调查时间间隔为两年 B.按国家劳动行政和统计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统计调查 C.调查范围包括市行改区域内的各行业所有城镇企业 D.调查内容为上一年度企业中有关职业在岗职工全年收入及有关情况 【答案】: A 2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 ) A.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 B.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C.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 D.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 【答案】: A 29、对培训效果进行行为评估的时间应为(  )。 A.课程开始时 B.培训的第三个月或半年以后 C.课程结束时 D.考评结束半年或一年以后 【答案】: B 30、在薪酬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中。如果被调查单位没有给出某类岗位完整的工资数据,只能采集到某类岗位的平均工资数据。所应采取的分析方法应为(  )。 A.数据排列法 B.频率分析法 C.回归分析法 D.简单平均法 【答案】: B 31、()是请专家背靠背(可以用匿名问卷的方法)反复填写对权重设置的意见,不断反馈信息,以期专家意见趋向一致,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权重分配方案。 A.经验预测法 B.描述法 C.转换比率法 D.德尔菲法 【答案】: D 32、不属于制定企业人员规划基本原则的是(  )。 A.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 B.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C.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D.稳定性与流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 D 33、()是使管理者在不同部门的不同管理岗位或非管理岗位上轮流工作,以使其全面了解整个企业的不同工作内容,得到各种不同的体验,为今后在较高层次上任职做准备。 A.设立副职 B.职务轮换 C.临时提升 D.替补训练 【答案】: B 34、在培训效果评估的层级体系中,第二级评估是( )。 A.行为评估 B.学习评估 C.反应评佶 D.结果评估 【答案】: B 35、( )鼓励应聘者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A.举例式提问 B.封闭式提问 C.假设式提问 D.开放式提问 【答案】: C 36、()是指同一个工资等级中,最高档次的工资水平与最低档次之间的工资差距。 A.工资差距 B.工资档次 C.等级重叠 D.浮动幅度 【答案】: D 37、以下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必须与企业集体合同的精神一致 B.保持企业人力资源制度规划的动态性 C.与集体合同条款不一致时,修改集体合同 D.必须在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 【答案】: C 38、以下关于员工素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先天因素可以造成素质差异 B.员工素质测评的对象是心理素质 C.人的素质是有差异的 D.后天因素可以造成素质差异 【答案】: B 39、( )以能岗匹配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传统体制下“终身制”的劳动人事制度产生了巨大冲击。 A.绩效管理 B.择优录用 C.培训开发 D.竞聘上岗 【答案】: D 40、由于经营不景气,公司员工正处于放假状态。你计划陪伴家人外出小住几天,正准备起程时,公司接到一批订单,要求一线员工立即返岗恢复生产,这对处境艰难的公司来说十分重要,而你只是一位非一线的普通行政管理人员,听到这个消息,你会(  )。 A.取消外出计划,到公司上班 B.继续外出,但缩短外出时间 C.取消外出计划,随时服从安排 D.按休假期限,继续外出 【答案】: C 41、(  )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所产生的强烈影响。 A.光环效应 B.投射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答案】: C 42、有个朋友向你借了50元钱,但一年过去了,他依然没有还。你会(  )。 A.向朋友要钱 B.朋友不可能这么长时间不还账,怀疑自己是否记错了 C.既然是朋友,这么一点小钱,就不再要了 D.即使不还也没关系,绝不放在心上 【答案】: A 43、(  )贯穿于培训整个过程,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A.培训需求分析 B.培训评估 C.培训课程设计 D.培训规划 【答案】: B 44、对于笔试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亦称纸笔测试,或纸笔测试法 B.成本相对较低,费时少、效率高是笔试的优点之一 C.笔试能够较好地考查应聘者的工作态度和灵活应变能力 D.从试题的内容上看,笔试试题主要包括技术性笔试和非技术性笔试两大类 【答案】: C 45、在企业发展的(  )应集中力量提高经营者的营销公关能力。 A.初创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答案】: A 46、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的期限( )。 A.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B.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