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项目工作环境管理方案(参考)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耐火材料项目工作环境管理方案 耐火材料项目 工作环境管理方案 目录 一、 项目基本情况 2 二、 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5 三、 设备的维护与修理 8 四、 清洁 12 五、 自律 13 六、 基础设施的评价与改进 13 七、 基础设施的维护 14 八、 工作环境的两大类因素 15 九、 工作环境管理的要求 16 十、 产业环境分析 19 十一、 推动绿色安全发展 19 十二、 必要性分析 22 十三、 公司简介 23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24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24 十四、 投资计划方案 25 建设投资估算表 27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27 流动资金估算表 29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30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31 十五、 项目经济效益 32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33 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34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36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38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41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投资人 xxx(集团)有限公司 (二)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 (三)项目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35.00亩。 (四)项目实施进度 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五)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6698.8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196.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04%;建设期利息164.1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8%;流动资金4338.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98%。 (六)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6698.80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9997.09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6701.71万元。 (七)经济评价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6500.00万元。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8175.53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6096.24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9.13%。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4.97年(含建设期12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2607.16万元(产值)。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23333.00 约35.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39480.97 容积率1.69 1.2 基底面积 ㎡ 13999.80 建筑系数60.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33.81 2 总投资 万元 16698.80 2.1 建设投资 万元 12196.33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10702.33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228.41 2.1.3 预备费 万元 265.59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64.19 2.3 流动资金 万元 4338.28 3 资金筹措 万元 16698.80 3.1 自筹资金 万元 9997.09 3.2 银行贷款 万元 6701.71 4 营业收入 万元 365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28175.53 "" 6 利润总额 万元 8128.32 "" 7 净利润 万元 6096.24 "" 8 所得税 万元 2032.08 "" 9 增值税 万元 1634.56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196.15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3862.79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2716.05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12607.16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4.97 含建设期12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29.13%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4125.82 所得税后 二、 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1.设备的选择 设备的选择,是企业设备管理的首要环节,对于新建企业的设备配套,老企业新设备的购置和专用设备的设计、制造,以及关键技术装备的引进,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选择设备的目的在于为生产过程选择最佳技术装备。因此,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是要综合考虑企业近、远期发展规划,采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设备。也就是说,设备选择必须全面考虑技术和经济的要求,是一项集技术与经济为一体的系统工程。这里涉及若干个基本概念。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是选择和评价设备的重要经济指标。对于企业而言,在选购设备时,不能只考虑设备的价格,还要考虑使用期间的各种费用支出,即应从设备寿命周期的全部支出来评价和作出选择。 必须指出,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只是评价设备经济性的一个方面,设备的选择还需要对设备的费用效率与综合效率进行计算和评价。所谓的设备费用效率是通过设备的系统效率与其寿命周期费用对比来评价设备的一种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费用效率是设备单位寿命周期费用支出所取得的生产效果。设备的选择是追求在设备寿命周期内达到费用效率最高,而不是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 系统效率用来表示设备运行时的一系列因素效果的反映,这些因素包括生产性、可靠性、维修性、节能性、安全性、环保性、成套性以及灵活性。其中,生产性、节能性一般用数量表示;而维修性、可靠性等难以用数量表示,只能作定性分析。定性分析需按每个因素的情况给不同设备评分,综合得分最多的设备为最佳设备。 设备选择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收集和综合市场信息,包括设备的各类技术参数、价格、供应商背景等;其次,制定采购方案,并选择供应商;最后,谈判和确定供应商,并考虑其配套性、维修条件、运输与安装条件以及相关法规等。 2.设备的合理使用, 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可以保持设备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工作程度,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生产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设备的使用,一般指设备进厂后直到报废(或调出)为止的整个使用情况。设备的使用过程是一个“人一机工程”。其中,人是主导因素,但任何一个操作运行的行为都受到设备技术性能的制约,操作、维护人员的行为必须规范化。所以,在设备使用和维护阶段,要求操作人员和其他辅助人员、管理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设备的运行使用制度,才能保证设备系统正常地运行,维持企业各项活动的协调性。 合理地使用设备,企业要做好五件事情,而设备操作人员要达到“四项要求”,遵守“五项纪律”。 企业应做好的五项事情:①充分发挥操作人员的智慧和积极性。设备是由人操作和使用的,充分的岗位教育培训和积极有效的激励制度是很关键的。②合理地配备各种类型的设备,以适应企业生产活动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需要。③有效的人机配备,并确保生产安全。④建立和健全设备的操作、安全技术、岗位责任等规章制度和程序。⑤为设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延长使用期限,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因此,要根据设备使用和维护的要求,安装必要的防锈、防潮、防尘、防震装置,配备必要的测量、保险用的仪器装备等。 设备操作人员要做到“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和安全。同时,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的“五项纪律”:①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②经常保持设备清洁,按时加油;③遵守交接班制度;④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⑤发现故障,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应及时通知检查。 三、 设备的维护与修理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物质磨损,设备的精度、性能和生产效率必然会下降;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设备的维修工作是减少和补偿物质磨损,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设备维护是指消除在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不正常技术状况(零件的松动、干摩擦、异常响声等)的作业。加强设备维护,可以防止设备过早磨损,消除设备隐患,减少或消灭事故,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设备修理是指修复由于正常或不正常原因而造成的设备损坏,更换已磨损、腐蚀的零部件,使设备的性能得到恢复。为了减少故障停机带来的损失,必须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在企业的设备维修管理中,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正确处理好设备维修中维护保养与修理的关系、维修与生产的关系、群众维修与专业维修的关系。 1.设备的磨损规律 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均会发生磨损,从而降低设备价值。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可使设备完全丧失使用价值。设备磨损的形态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发生的实体磨损或损失,称为有形磨损或物质磨损。引起有形磨损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的使用。运转中设备的零部件会发生摩擦、振动和疲劳等现象,导致设备的实体产生磨损,即第一种有形磨损。通常表现为:设备零部件的原始尺寸甚至形状改变;公差配合性质改变使精度降低;零部件损坏等。自然力的作用是造成有形磨损的又一个原因,称为第二种有形磨损,与生产过程的使用无关。设备闲置或封存也同样产生有形磨损,这是由于设备生锈、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的,时间长了会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 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除有形磨损外还存在无形磨损。无形磨损也称为经济磨损或精神磨损;是由非使用和非自然力作用引起的机器设备价值的损失,在实物形态上看不出来。造成无形磨损的原因,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同样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减少而使原设备相应贬值;二是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性能更加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设备的价值相对降低。显然,这两种情况下,原设备的价值已不取决于其最初的生产耗费,而是取决于其再生产的耗费。 设备在有效使用期内同时遭受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作用。倘若能使设备的有形磨损期和无形磨损期接近,当设备需要大修时正好出现了效率更高的新设备,这时便无须进行旧设备的大修理,而用新设备更换同时遭受两种磨损的旧设备;如果有形磨损期早于无形磨损期,则需对旧设备进行大修;如果无形磨损期早于有形磨损期,是继续使用原设备还是更换未折旧完的旧设备取决于其经济性。 2.设备的维护保养 设备的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维护保养,这也是搞好设备维修工作的基础。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环节是设备的润滑与防腐,形式有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维护保养等。 从企业的某个部门、车间来说,设备维护工作的好坏主要反映在经济效益指标上。因此,维修效益和设备综合效益这两个反映设备维护经济效益的指标尤为重要。 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还要有一套科学的维护保养规程并组织实施。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应按每台设备分别制定,主要内容包括:①设备的构造简图和主要技术规程;②设备的润滑部位、油质标准和润滑规程;③.主要运行部位的调整和运行参数,如温度、速度、各部位间隙等;④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3.设备检查 设备检查是及时掌握设备技术状况、实行设备状态监测维修的有效手段。进行设备检查,就是对设备的精度、性能及磨损情况等进行检查,了解设备运行的技术状态,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防止突发故障和事故。设备检查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设备检查按检查周期分为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按技术特征分为性能检查和精度检查;按检查方法分为停机检查和不停机检查;按检查手段分为利用人的感官结合简单工具、仪表检查和运用诊断仪器检查。检查的形式有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精度检查等。 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设备构成、技术性能及质量状况,结合生产的需要合理地制定各种设备的T值标准,作为评定设备综合精度的尺度。 随着设备状态监测及诊断技术的普遍应用,在设备运转过程中对设备进行动态检查,更为及时地对设备故障作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