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

举报
资源描述
最新统编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各项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1.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为重点,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切实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和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明确所教年级的教学目标的要求,从整体上确定与把握教学资料,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结合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学习和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产生重要作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指导实践活动。 2.通过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与要求,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和内涵,认识和分辨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培育科学精神。 3.正确理解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状态和途径、辩证否定;分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4.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真正的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思考生活中富有哲理的事例,体会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6.引导学生明确认识的本质,理解实践的特点、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懂得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的特点。 7.能够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归纳,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理解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以及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意义。理解面对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3班和4班的思想政治课。两个班的成绩存在很大的差距,3班的学生上课积极主动,课堂气氛热烈,而4班学生上课气氛沉闷,总是埋头做笔记,然而学习效果不如人意。面对两个基础不同的班级,在教学中也尝试采取有区别的教学方法,设定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3班的同学,应该在抓好基础的同时不断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理解能力,继续保持良好的优势。而4班的学生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其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努力夯实基础。 但是总体上而言,学生仍存在双基较差,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记不牢固,课后不够用功,考试不会运用等等问题,即便上课多番强调的知识点,学生仍然掌握不全面。此外,小部分学生在政治这一门课的学习上失去了动力和兴趣,课堂上出现走神和说话等等现象。因此,就是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措施 1.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的教学 2.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并要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德的好习惯,重视在探究操作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 3.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探索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 4.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水平,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全期力争听课到达节以上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5.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内容 第一周 高中历史导学入门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第二周 1.2哲学的基本问题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三周 2.1世界的物质性 2.2运动的规律性 第四周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第五周 国庆节 第六周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4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第七周 第一单元检测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八周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5.1社会历史的本质 第九周 5.2社会历史的发展 5.3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十周 6.1价值与价值观 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周 6.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6.4综合探究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第十二周 第二单元检测 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第十三周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十四周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第十五周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十六周 9.2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第十七周 9.4综合探究 第三单元检测 第十八周 期末复习 第十九周 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 期末测试 补充说明:若校、区、市有调整,则相应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