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下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理)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江西省萍乡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理)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求导正确的是(    ) A. B. C. D. B 【分析】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以及导数的运算法则即可求解. 【详解】A,,故A错误; B,,故B正确; C,,故C错误; D,,故D错误. 故选:B 2.已知函数为的导函数,若,则(    ) A. B. C. D.或 D 求导,再由解方程得出的值. 【详解】,根据条件得,解得或. 故选:D 3.数列的前n项和,而,通过计算猜想(    ) A. B. C. D. B 【分析】利用数列的前n项和,,代入即可计算,从而可以猜想 【详解】因为数列的前n项和, ,即,解得: 又,即,解得: 又,即,解得: 故选:B. 关键点点睛:本题以数列为载体,考查归纳推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条件,求出前几项,并发现规律,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4.“分析法”的原理是“执果索因”,若用分析法证明,所索的“因”是(    ) A. B. C. D. C 【分析】利用分析法推理即可. 【详解】要证, 只要证①, 要证①,只要证,所以所索的“因”是. 故选:C. 5.如图是函数f(x)及f(x)在点A处切线的图像,则(    ) A.0 B. C. D.2 A 由图可知该直线为曲线在点A处的切线,求出直线方程,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则可得到及的值,即解得结果. 【详解】该切线方程为:, 即,则, 又由导数的几何意义可知,, 所以.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方程,导数的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 6.设大于0,则3个数:的值(    ) A.都大于2 B.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C.都小于2 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D 【分析】根据基本不等式,利用反证法思想,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因为,,都大于0, ∴,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若,,, 则,与前面矛盾 所以三个数,,的值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故选:D. 7.平面几何中,有边长为的正三角形内任一点到三边距离之和为定值,类比上述命题,棱长为的正四面体内任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为(    ) A. B. C. D. B 【详解】根据题意,画出图象,如图, 由棱长为可以得到,, 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 把数据代入得到, 所以棱长为的三棱锥内任一点到各个面的距离之和为; 8.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从到,不等式左边需添加的项是(    ) A. B. C. D. B 【详解】分析:分析,时,左边起始项与终止项,比较差距,得结果. 详解:时,左边为, 时,左边为, 所以左边需添加的项是 ,选B. 点睛:研究到项的变化,实质是研究式子变化的规律,起始项与终止项是什么,中间项是如何变化的. 9.若函数的导函数为,且满足,则(    ) A. B. C. D. D 【分析】对求导,得到,令,得到,即可得到,然后求即可. 【详解】由,得,令,则,解得,所以,. 故选:D. 10.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论割圆术中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它体现了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表达式中“…”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它可以通过方程求得,类似上述过程,则(    ) A. B.3 C.6 D. A 【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的式子的求值方法,先对式子换元,并列出方程,再解方程即可求得. 【详解】令,则两边平方可得, 即,解得(舍去) 故选:A 11.已知函数,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D 求出由得,令,判断出的单调性并利用单调性可得的最小值可得答案. 【详解】,因为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即, 令,由于在都是增函数, 所以在单调递增,所以, 所以,又,解得.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的范围问题,关键点是令并求出最小值,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已知函数在上有极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B 求导可得,则在上有变号零点,令,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设, 函数在区间上有极值, 在上有变号零点,即在上有解, 令,由可得,即, 得到,解得: . 故选:. 二、填空题 13.观察下列式子:根据以上式子可以猜想:__________. 【分析】确定不等式左边各式的分子为1,分母是自然数的平方和,右边分母与最后一项的分母相同,分子是以3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即可得结论 【详解】解:由已知的式子: 故可得, 故 14.甲乙丙三个人在一起聊天,每周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每人连续两天说谎(包括星期日和星期一),其余五天必说真话,且任意两人不会在同一天说谎.已知周一时,乙说:“我昨天说谎了.”周二时,丙说:“太巧了,我昨天也说谎了.”则三个人都没说谎的是星期______. 一 分4种情况讨论,乙丙均说真话;乙说真话,丙说谎;乙说慌,丙说真话;乙丙均说慌,找出矛盾,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如果乙丙均说真话,则乙星期六和星期天说谎,丙星期天和星期一说谎,与任意两人不会在同一天说谎矛盾; 如果乙说真话,丙说谎,则乙星期六和星期天说谎,丙星期二和星期三说谎,此时甲星期四和星期五说谎,符合题意,则三个人都没说谎的是星期一; 如果乙说慌,丙说真话,则乙星期一和星期二说谎,丙星期天和星期一说谎,与任意两人不会在同一天说谎矛盾; 如果乙丙均说慌,则乙星期一和星期二说谎,丙星期二和星期三说谎,与任意两人不会在同一天说谎矛盾; 综上所述,三个人都没说谎的是星期一. 故一. 本题主要考查了推理与论证,抓住乙和丙说真话和假话的日期特点,是本题推理的关键所在. 15.函数有三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分析】利用导数讨论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结合题意列出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 【详解】因为函数, 所以, 令或, 所以函数在和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所以当时,取得极小值,且, 当时,取得极大值,且, 又函数有三个零点,所以,解得. 故 16.曲线与直线相切,则______. 1 【分析】由曲线与直线相切,得到,再根据切点得到,联立方程组,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函数,可得, 设切点为,则, 因为曲线与直线相切,可得,即,① 又由,即切点为,可得,② 联立①②,可得. 故1 三、解答题 17.证明以下结论: (1)已知,求证:; (2)若均为实数且.求证: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1)答案见解析 (2)答案见解析 【分析】(1)利用作差法证明即可; (2)假设均不大于0,由条件和不等式的性质可以推出矛盾,可得假设不成立,从而命题得证. 【详解】(1). ,, , . (2)假设均不大于0,即,,, 由不等式的性质得:, 则,即,这显然不成立, 故假设不成立,所以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 18.已知函数 (1)求在处的切线的方程. (2)求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1); (2)增区间为,减区间;极大值为极小值. 【分析】(1)求得,,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直接写出切线方程即可; (2)根据导函数函数值的正负,即可判断函数单调性以及极值. 【详解】(1)因为,故可得, ,, 故在处的切线的方程为:,即. (2)因为, 令,解得;令,解得; 则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故的单调增区间为,单调减区间, 且的极大值为的极小值为. 19.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其中且. (1)试求:,的值; (2)由此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 (3)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1),;(2)猜想:;(3)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已知可得,结合可求出,而,再将的值代入可求出, (2)由,,,从而可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 (3)检验时等式成立,假设当时猜想成立,然后证明时命题也成立即可 【详解】(1)因为且. 所以,解得, 因为,所以 解得. (2)由,,,…,猜想:. (3)证明:①当时,,等式成立;②假设当时猜想成立,即 那么,当时,由题设,得,, 所以,, .因此,, 所以.这就证明了当时命题成立. 由①②可知命题对任何都成立. 20.已知函数为奇函数,且在处取极大值2.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记,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1); (2)答案见解析. 【分析】(1)根据为奇函数求得,再根据函数极值点和极值求得,则问题得解; (2)求得 ,对参数分类讨论,利用导数的正负即可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详解】(1)因为为奇函数,故对任意的恒成立, 即,恒成立,故; 则,; 当时,恒成立,在上单调递增,不满足题意,故舍去; 当时,令,解得 显然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根据题意无解,不满足题意; 当时,恒成立,在上单调递减,不满足题意,故舍去; 当时,令,解得 显然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根据题意,即,又,解得, 故. (2)根据(1)可得:,, 当时,则,在恒成立,此时在单调递减; 当时,令,解得(舍)或, 故此时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综上所述,当时,在单调递减; 当时,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21.已知函数. (1)若曲线在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求实数的值; (2)若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在定义域内有两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 (2) (3) 【分析】(1)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得到处切线的斜率,然后利用垂直列方程求解即可; (2)根据在上单调递增,得到在上恒成立,然后分离参数得到,将恒成立问题转化为最值问题,然后求最值即可; (3)分和两种情况讨论的单调性,然后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1),则, 因为切线与直线垂直,所以,解得. (2),则, 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在上恒成立,即, 令,则,当时取得最小值,,所以. (3)当时,,则单调递增,不可能有两个零点; 当时,时,;时,,则在上单调递增,上单调递减, ,解得,此时,,,令,则,,所以当时,单调递减,,所以当时,,即, 所以所以有两个零点,故. 22.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为常数); (2). (1);(2) 【分析】(1)利用导数运算法则可求得原函数的导数; (2)利用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以及导数的运算法则可求得原函数的导数 【详解】(1)由可得; (2)由可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