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各章节教案合集

举报
资源描述
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1.体会整洁的仪表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懂得要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养成整洁、文明的良好卫生习惯。努力做到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2.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3.能正确掌握清理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难点】 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小镜子。 2.教师准备:与家长沟通,了解本班学生在家中的真实表现,以便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图导入,唤醒思考。 导语:同学们,大家好。请你们看一张图片。 出示任务:认真观察一下图片上的这位同学,对他有什么印象?你想说什么? 小结:对,他很整洁。整洁,顾名思义就是整齐、清洁。(板书:整齐、清洁)保持手、脸、口腔、头发等部位的清洁,衣服穿戴整齐,扣齐纽扣。看来,我们可以从身体的各个部位、所穿的服装观察一个人是否整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整洁》。 二、照照镜子,加深认知。 同学们,老师昨天让每一个同学带一面小镜子,你们都带了吗?请大家拿出来。 出示任务: (一)拿出小镜子,看看镜子里的我什么样?我的仪表是不是整洁,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二)同桌同学两人一组互相“照镜子”,看看别人的仪表是不是整洁,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三)再次照镜子,帮助同学整理仪表,想一想,看到不整洁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反馈指导: (一)刚才,同学们通过照镜子,进行了自我检查,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二)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检查了对方整洁和不整洁的地方。如果有问题,请帮他改正。 学生根据自己所见,谈感受。 (三)第二次照镜子,很多同学都非常认真地做了对方的“镜子”,帮助同学整理好衣服,翻好衣领、扣好扣子等。大家都能互相帮助,谈谈你的感受。 小结:通过自查、互查,同学们对整洁与否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说得很清楚。看来,大家都知道,整洁的仪表会得到大家的肯定和喜欢,心里非常高兴,都愿意做一个爱整洁的孩子,仪表整洁还能够显示出这个人很有礼貌、很有修养呢!整洁的仪表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三、分析讨论,判断正误。 导语:出示三幅图。 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幅图,看看他们这样做好不好呢? 出示任务: (一)学生思考:对三幅的内容做出正确判断。 (二)想一想,他们这样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试着分析一下。 (三)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不整洁的样子呢? 反馈指导: (一)学生汇报:小男孩边吃水果边玩玩具,吃过的香蕉皮随处乱扔;小女孩穿得整整齐齐,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小男孩边看书边啃手指,书桌上非常凌乱。 (二)分析原因: 两个男生:贪玩,嫌麻烦、想偷懒,认为脏点乱点没关系、反正有妈妈来收拾;不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没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女生:讲究个人卫生,干净整洁——有良好的整洁、文明的好习惯。 (三)交流梳理: 这些都是不整洁的样子:脸洗不干净、头发长了不理发、吃东西前不洗手、东西乱扔乱放,手指甲很长不剪、衣服领子翻不整齐、做完游戏后身上很脏…… 小结:一个人的外表整洁很重要。只有干干净净地出现在别人面前,才能给别人一个好印象,这也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如果经常这样不整洁,你就会和小猪皮皮一样啦。 四、品读故事,理解内涵。 导语:创设情境,讲述《皮皮的故事》。 出示任务: (一)请学生自由组合,说一说故事的内容,谈谈读后的感受。 (二)发挥想象,故事创编:皮皮到小牛的家做客如何?皮皮到小马的家做客如何? (三)皮皮后来怎样了? 反馈指导: (一)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谈谈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及时引导、纠正。根据学生谈话的情况,适时追问:皮皮为什么不听爸爸妈妈的话?皮皮去谁家做客了?主人的表现是怎样的? (二)很多同学都开动了脑筋,发挥了想象,创编了故事。学生说出自己的补充内容。 (三)皮皮后来变得勤梳洗,干净、帅气了。追问:它仅仅是这一天这样吗?引出要保持整洁、坚持不懈。 小结:这只不爱干净、仪表不整洁的皮皮,在受到一系列的打击之后,终于明白了要讲卫生,爱整洁,改正缺点之后,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故事,加深感受。 导语: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小猪皮皮。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位小朋友,你想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 出示任务:播放视频《小邋遢》儿歌,想一想:你都看到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感受? 反馈指导: (一)学生认真看画面,交流感受。 (二)讲一讲所看内容,说一说名字的来历,把小邋遢的前后对比说清楚。 小结:小邋遢和可爱的皮皮一样,最终明白了要做一个爱整洁的孩子,这样大家才会喜欢他。 二、小组交流,寻找方法。 导语:你会做这些保持整洁的事儿吗?还有哪些保持整洁的好办法呢?(板书:保持。) 出示任务: 小组交流,和大家分享你的保持整洁的好方法。 通过和大家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保持整洁的好方法。 反馈指导: (一)谁来说一说,在平常的生活中,你有哪些保持整洁的好办法呢? (二)每天早上,穿完衣服后照照镜子,看看有没有问题;用完毛巾后要洗一洗,再挂起来;洗脸时要记得洗眼角和脖子;做完游戏后要先洗手;不能边吃东西边玩;写完作业后整理好书桌和书包…… (三)手脏了不能往身上摸。 小结: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好方法。 三、联系生活,落实理念。 导语:同学们刚才说了说自己平时保持整洁的好方法,你是怎样做的,能告诉大家吗? 出示任务:小组交流。 反馈指导:生活中,最容易脏的就是我们的小手了。讲一讲洗洗手的方法。 洗手歌: 小朋友,爱洗手。洗前先卷衣袖口, 打开龙头湿湿手,抹点香皂搓搓手, 手心手背都要搓,再用清水冲冲手, 冲干净,甩三下,一二三,去擦手。 小结:我们每天在家里、学校里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时候很容易弄脏自己。我们要学会随时随地整理自己。尤其是手,要经常去洗一洗,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带包餐巾纸或者手帕,脏了擦一擦,随时保持整洁。 四、分析判断,辨析整洁。 导语:皮皮表示要做一个保持整洁的皮皮。那么,作为小学生的你,怎样做一个整洁干净的好孩子? 出示任务:(出示图片)展开讨论:这样是爱整洁吗? 反馈指导:你还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情况? (一)探讨交流,形成共识:小女孩怕脏不肯玩;为了不弄脏手,不玩彩泥;为了打扫卫生,把自己身上弄脏了。 (二)教师指导,使学生明白:保持整洁,并不是不参加活动,相反,在玩耍、体育锻炼、劳动时要不怕脏,尽情活动,只不过要注意,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洗干净。 小结: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活动后,只要我们做到及时换衣、勤洗手和脸,还有勤洗澡,就既能愉快地玩,又能保持整洁。 【板书设计】 我们爱整洁。 整齐、清洁、保持。 我们有精神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精神,人为什么要有精神。 2.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精神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展示国旗手升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他们的仪态。并请同学站起来模仿。 (二)让学生回忆一下,还有哪种样子也精神。 二、学习新课。 (一)解释精神的含义。 (二)强调一下,为什么要有精神才好。 (三)怎么样才能每天都有精神? (四)小组比赛,展示小组的精神劲。 三、反馈练习。 (一)游戏,比比谁最精神。 (二)小组讨论互评,如何才能更精神。 【作业布置】 将好的精神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我不拖拉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做事不拖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2.教育学生学会有计划、抓紧时间来学习和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使学生了解无论在学校或家里,都要做到学习时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娱乐时就要痛痛快快地玩耍,学会抓紧时间的常识和技能。 4.通过讨论、体验和向他人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抓紧时间的快乐,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通过讨论、体验和向他人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抓紧时间的快乐,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出示一个没有着色的闹钟图形。先请学生认一认。 (二)解说一位小朋友一天的学习生活。 (三)学生交流讨论:你觉得这位小朋友怎么样? (四)教师总结。 二、小小故事会。 (一)讲述故事,盼盼睡在床上,渐入梦境,他被邀请到拖拉国参加运动会,盼盼向前冲,回头看见有人在系鞋带。 (二)小组讨论交流:他们是怎样参加运动会的? (三)故事会:同座互相听互相编故事,也可小组坐在一起编故事;小组推荐或学生自荐上台讲故事。 (四)教师总结评价。 三、七嘴八舌话拖拉。 (一)讲述一位同学未吃多少,其他同学已吃好;一位同学边做作业边玩玩具的情境。 (二)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后果? (三)同桌或小组交流,你做事拖拉吗?结果怎样,如果不拖拉,会有什么好处? (四)教师总结。 四、小小讨论会。 (一)讨论交流。出示“医生在抢救病人”“发生火灾,消防队赶到火灾现场”“农民在农田里劳作”的图片,设想他们如果拖拉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二)拓展延伸:联想—下除图片以外的各行各业如果拖拉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三)学生自由组合,任选其中一种职业或角色,用上道具,说一句“时间就是?” 不做“小马虎” 【教学目标】 1.做事情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2.初步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3.知道要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4.学习使用交流、讨论等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知道要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初步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马虎”。 (一)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他是谁呢?我们一起跟马小虎打招呼吧! (二)师:今天马小虎要去种树,愿意跟他一起去吗? (三)师:谁来讲下这个故事呢? (四)师:你们认为马小虎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引导学生回答马虎、粗心等。) (五)师:像马小虎这样,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没把要做的事情放在心上,就是马虎。怪不得他的好伙伴又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因为马小虎做事情太马虎了,所以大家都叫他小马虎。 二、探究活动。 (一)联系自身——捉马虎。 1.寻找学习上的小马虎。 (1)师:小朋友,其实小马虎这个小毛病也来找过我们每个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请大家仔细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在学习上有没有像小马虎一样不认真、马马虎虎的?(教师引导学生找马虎。) (2)师:我们先来做小老师,给别人找找作业上的小马虎吧。(学生批拼音作业,找出错误的地方,上台来请同学订正。) (3)师:请作业正确的学生举手,你是怎么做的呢?说说怎样才能做到不马虎? (4)师:请打开你们的语文、数学作业本,找一找自己作业本上的小马虎。(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大家互相提个醒,以后改正这些马虎的小毛病。) (5)师:刚才我发现我们小朋友又找出了很多作业本上的小毛病,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小朋友平时的作业,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你能捉出其中的马虎吗?(出示学生错误作业,学生找马虎。)作业本上的错误都是我们马虎造成的,我们以后做作业可不能再马虎了,一定要认真检查呀。 (6)师:马虎这个小毛病有时很狡猾,有时候要别人提醒或要用时才会发现呢!仔细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有没有忘记过做值日?忘带过小黄帽?有没有忘了带文具来上学? 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给排水/暖通与智能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