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举报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总分:100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春之花,骄艳动人,梦想是含苞欲放的渴望;夏之树,枝叶婆suō,梦想是生机勃勃的向往;秋之果,缀满枝头,梦想是沉甸甸的收获;冬之雪,漫天飞舞,梦想是银装素裹的妖烧。 梦想是永恒的微笑,,有梦想,就有为梦想而奋斗的豪迈人生。如今中国梦就像一面旗帜,激励着国人奋发图强。让我们抖擞精神,带着梦想出发。等到抵达秋天的果园,轻轻擦去夏天的汗水和灰尘时,我们就可以听见在春天许下的心愿:中国梦,美梦成真!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婆suō()缀()满抖擞()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2分) (3)“银装素裹”中,“素”的意思是,文中“妖娆”的意思是。(2分) (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2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商品这个东西我们天天用它,有些人却置若罔闻,不去研究它的规律。 C.吴教授不愧是丹青妙手,一幅画三下两下便一气呵成了。 D.这部小说的构思又精巧又严密,真是天衣无缝,无可厚非。 3.下面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骄阳树篱岑寂绿茵B.闪铄僵硬朦胧颤抖 C.安慰荧火虫凝成喧嚣D.静谧草茸茸遐想憧景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3分) (1)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2)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 (3)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是思想反对物质的战争,理智反对偏见的战争,正义反对非 正义的战争……() 5.下面一段话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丽江古城,是一个以纳西族为主要居民。②勤劳朴实的纳西人居住在“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一二层土木结构的房屋中。③房屋建筑融合了中原文化和邻族的精华,从而形成了纳西族的建筑风格。 (1) (2) 二、阅读(40分)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6.在第一节诗中,诗人选用了哪些描绘情感的词语来表达当时的心绪?(2分) 7.在第二节诗中,诗人描述了这位姑娘的形象,“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三行诗的顺序能不能互换?为什么?(3分) 8.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内容基本相同,这样写是不是重复多余?谈谈你的理解。(3分) 9.在第一节诗中诗人说“希望逢着”,而在最后一节诗中,诗人把“希望逢着”改成了“希望票飘过”,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10.戴望舒在这首诗中想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感?(2分) (二)(14分)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1.这首词和《沁园春.雪》出自同一诗人笔下,虽然题材不同,但写法接近。从表现内容上看,两首词上阙都是,下阙都是,两首词都采用了的表现手法。(3分) 12.这首词和《沁园春.雪》都有点睛之笔,请分别写出两首词中点睛的诗句。(4分) 13.词的上阀写雨中所见,寓情于景,作者寄寓了怎样的感情?(3分) 14.词中的“萧瑟秋风”是曹操《观沧海》中“秋风萧瑟”的化用。曹操登临碣石是在秋季,毛泽东到北戴河是在夏季,怎么会“今又是”呢?(4分) (三)(14分) 跌倒 牧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所以 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15.朗读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朗读节奏。(要求:只标一处)(2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16.调皮的明明将抄在黑板上的诗悄悄擦去了两句。请根据开头的四句诗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在横线上补写出两句。(4分) 17.莉莉朗读这首诗后兴奋地说:“我特别喜欢最后三句。如果跌倒,我会大笑着站起来, 这就是我的‘最美丽的姿势’!”请写一写你会以一种怎样“美丽的姿势”站起来。(4分) 18.一向胆小的文文也想诵读这首诗,可站在讲台上,他怎么也张不开口。请你写几句话,鼓励他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4分)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19.近日,某中学开展“诵读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该市的诵读名家来校进行诵读示范和 指导。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诵读我宣传】 (1)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师生积极参与,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2分) 【节目我主持】 (2)活动现场,首先由学校朗诵队朗诵了朱自清的《春》,然后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将朗诵朱自清的《背影》。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要求:衔接自然,富有感染力)(2分) 【活动我策划】 (3)在名家诵读感染下,你班决定持续开展诵读活动。请你设计两种与诵读有关的活动形式,写出活动的名称。(2分) 活动一: 活动二: 【通知我完善】 (4)下面是某同学代表校学生会为“我爱诵读”比赛拟写的一则通知,请你按要求帮 他修改。(4分) ①该通知中有一处语气不够委婉,应修改为:。(2分) ②该通知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给出修改意见:。(2分) 四、写作(30分) 20.请以“诗词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100 200 100 200 第一单元检测卷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1.(1)娑zhuìsǒu (2)骄艳娇艳 (3)白色妩媚多姿(若答“美好姿态”也可得分) (4)梦想是飞翔的翅膀。 2.C(A句中“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用“一位”来限制“莘莘学子”不正确。B句中的“置若罔闻”不妥,应该用“熟视无睹”。D句中小说已经是“天衣无缝”了,没必要说“无可厚非”,这个词用在这里多余) 3.A(B组中“闪铄”的“铄”应为“烁”。C组中“荧火虫”的“荧”应为“萤”。D组“憧景”中的“景”应为“憬”) 4.(1)比喻、拟人(2)反问(3)排比 5.(1)第①句改为“丽江古城,是一个以纳西族人为主要居民的城镇”。(2)第③句改为“房屋建筑汲取了中原文化和相邻民族文化的精华……”。 二、阅读 (一)6.“独自”“彷徨”“寂寥”“希望逢着”“愁怨”。 7.不能互换。从内容的层次上看,由外在的表象到内在的情绪,逐层深入;从音韵上看,这首诗每一节的第三、六行押韵,互换后,音韵不协调。 8.不多余。在诗歌中,这种手法叫“反复”,或者叫“重章复唱”,能加强诗歌的抒情性。第一节诗和最后一节诗的反复,使诗歌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9.诗人把“希望逢着”改成了“希望飘过”,表达了诗人的理想的飘忽不定和心绪的迷惘茫然,也暗示了这种“丁香一样的”理想的可望而不可即。 10.全诗以其优美低沉徐缓的曲调,抒发了诗人极端的忧愁和追求无着的失落之情,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二)11.写景抒情(议论)寓情于景 12.《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浪淘沙.北戴河》: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3.作者在“白浪滔天”的恶劣天气中,看到停靠在岛外的打鱼船,自然关切他们的处境安危;紧接着“一片汪洋都不见”之后,直写“知向谁边”,倾注了领袖对人民大众无限关切的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