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全册完整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年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全册完整版) 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野营——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野营——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教材通过学生春游时分面包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时会有剩余,然后结合具体实例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通过野营时分小鱼的活动,引出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无论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还是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教材都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体会有余数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几个小朋友分食品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有关平均分的问题,从而引出有余数的除法,让学生通过分一分,得出结果。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一些小朋友参加野营活动的情境,通过提出一些有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学习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体会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合作、交流、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的重点;除法竖式的写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分配:     信息窗1—分食品                     2课时     信息窗2——搭帐篷                   2课时     我学会了吗、丰收园                  1课时   课时1  有余数的除法   信息窗1—分食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平均分有剩余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这一群小朋友春游时正在吃午餐,他们都带了什么好吃的?是怎样分的?(出示挂图)     二、引导学生看图,并提出、解决问题。     1、引导看图,提出问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你看到什么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师:你能解决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吗?先自己试试看。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商量后再交流。     2)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吗?     3)交流:     (1个1个地分;2个2个地分;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2个,还余1个)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分?(锻炼学生的思维)     4)师:用算式怎样表示?(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9÷4=2(个)……1(个)读作:9除以4商2余1 引导学生互相读算式     5)师:其他的食品怎样分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10碗方便面平均分给4人,每人2碗,还余2碗;11瓶饮料平均分给4人,每人2瓶,还余1瓶;     师:同位互相说说算式,独自观察,发现了什么?(有余数的除法真多)     仔细观察图画,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人?)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1题。     学生先动手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再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评议。)     2、出示第3题     练习时,引导学生先仔细读题, 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适当进行补充)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很高兴,你们高兴吗?说出来听一听。 作业设计:     认识有余数除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说说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9÷4=2(个)……1(个) 读作:9除以4商2余1 课后反思:                                                                                                           课时2   有余数的除法   信息窗1—分食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页,有余数除法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有余数除法算式得读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有余数除法算式得读法。 教学准备:     电脑、挂图、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认识有余数除法,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32÷8=     14÷6=     45-5=       2×9=     3×9=       34÷5=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同位互相说说做题理由,重点说说有余数的除法做法)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创设情境,让小组同学摆出自己的学具:铅笔数、橡皮数;再数数小组的人数;把这些学习用品平均分,每个人应分多少?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强调:平均分成几分有剩余的情况。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3、完成自主练习。     1)出示第1题。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圈一圈,再一填,最后同位互相说说自己的算法。   (集体评议时,要关注个别学生)    2)出示第3题     学生认真看图后,讨论:     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几盒?各剩几个?     集体评议时强调有余数除法。     3)出示第5题     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然后互相说说,13个易拉罐可以搭几辆小车?集体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4)出示第6题     学生看图后想一想:     每种工具都平均分给9个班,怎么分?     想一想,你还能题什么问题?     5)聪明小屋     (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看懂图意,积极动脑寻找不同的规律。     练习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题目的意思,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索。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表现的非常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作业设计:     进一步认识有余数除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几盒?各剩几个? 14÷4=3(盒)……2(个)     16÷6=2(盒)……4(个) 课后反思:     课时3   有余数的除法  信息窗2——搭帐篷 教学内容:     第6页信息窗2,第7页你问我答。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电脑、挂图、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信息图,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师生共同解决: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2÷4=5(人)……2(条)     3、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板竖式,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     注意数位一定要对齐。     4、小组内解决: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       观察一下上面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5、独立解决: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三、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1()里最大能填几?     这是一道试商练习,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评议。     (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试商方法。)     2、学生独立做自主练习2。(把竖式写完整)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数位要对齐。(特别注意商的位置)     3、出示自主练习5     25÷6=(    )……(    )     44÷(  )=(    )……8     做一件风衣用2米布,11米布最多可做(   )件     鼓励学生说一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然后再进行计算。     4、补充练习。     先摆一摆,再计算     (1)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 )份,还剩( )根          9÷2= ()……()     (2)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 )根,还剩( )根         11÷4=() ……()     四、教师小结:做有余数的除法题时应注意什么? 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解决。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22÷4=5(人)……2(条) 课后反思:     课时4  有余数的除法  信息窗2——搭帐篷 教学内容:     第8、9页的练习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谁能举例说明?指名回答。     2、出示投影:你知道余数它藏在哪里吗?请你把它找出来。               14÷4=3……2               8÷5=1……3               16÷3=5……1               10÷4=2……2     3、小组内说说算式的意义     二、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4     把余数是2的涂成红色。     2、解决实际问题:快乐的星期天。     题目给了4幅图,分别画的是小男孩星期天做的事情,根据图画,找到有关的数学信息,并根据找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游戏:蚂蚁躲雨     27÷8    36÷6    22÷7    48÷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竞赛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