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遗迹分类、调查设计书编写提纲、筛选表、资源点调查表、鉴评结果表、价值等级评价标准

举报
资源描述
DZ/T XXXXXXXX 7 附录A (规范性)地质遗迹分类 地质遗迹分类见表A.1。表A.1 地质遗迹分类 大类 类 亚类 备注 基础地质 地层剖面 全球层型剖面 层型(典型剖面)地质事件剖面 岩石剖面 火山岩剖面 侵入岩剖面 变质岩剖面 构造剖面 不整合面 褶皱与变形 断裂 重要化石产地 古人类化石产地 古生物群化石产地 集中产地 古植物化石产地 植物实体 古动物化石产地 骨骼等 古生物遗迹化石产地 足迹等 重要岩矿石产地 典型矿床类露头 典型矿物岩石命名地 矿业遗址 陨石坑和陨石体 地貌景观 岩土体地貌 碳酸盐岩地貌(岩溶地貌)侵入岩地貌 变质岩地貌 碎屑岩地貌 丹霞、雅丹地貌及 砂岩峰林、土林地貌等 黄土地貌 沟、塬、梁、峁等 沙漠地貌 戈壁地貌 水体地貌 河流(景观带)湖泊、潭 湿地-沼泽 DZ/T XXXXXXXX 8 表A.1 地质遗迹分类(续)大类 类 亚类 备注 地貌景观 水体地貌 瀑布 泉 火山地貌 火山机构 火山岩地貌 冰川地貌 古冰川遗迹 现代冰川 海岸地貌 海蚀地貌 海积地貌 构造地貌 飞来峰 构造窗 峡谷(断层崖)地质灾害 地震遗迹 古地震遗迹 现代地震遗迹 地质灾害遗迹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地面塌陷 地面沉降 DZ/T XXXXXXXX 9 附录B (资料性)地质遗迹调查设计书编写提纲 地质遗迹调查设计书提纲如下:一、前言(一)目的任务:简要说明上级下达的项目任务书名称、文号及任务要求。(二)调查范围:叙述地理范围、经纬度、面积。(三)工作内容及起止年限(四)区内自然地理概况:简要叙述区内地形、植被、气候等;附调查区交通位置图。二、以往工作概况 叙述前人工作项目名称、单位、工作年代、工作程度、范围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开展本项目的作用。附工作程度图及一览表。三、调查区地质概况 说明区域构造位置与主要地质特征;简述与地质遗迹有关的地层、岩石、古生物、构造形迹、矿产资源与矿业活动;简要评述地史阶段与事件对地质遗迹形成、演化的作用与意义。四、地质遗迹现状 简述区内已有地质遗迹或可以开发利用的地质遗迹的类型、特征、规模、分布范围、主要成因,说明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附地质遗迹筛选表。五、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一)技术路线:阐明地质遗迹调查的总体思路。(二)工作方法:按地质遗迹类型、相关理论概念等所采用的针对性工作方法。六、工作部署(一)工作部署原则: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阐述总体工作思路、技术路线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二)总体工作部署:根据项目的要求和上述部署原则,对不同层次及各类地区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并视具体情况分年度提出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并附相应的工作部署图。(三)年度安排:说明年度工作安排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量。当年工作安排要详细具体。(四)实物工作量: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实物工作量(附实物工作量一览表)。(五)标准:以本标准为准,结合实际,对调查采用的各种手段,提出具体标准。七、预期成果(一)调查报告、地质遗迹图件及电子文档;(二)地质遗迹数据库(三)平台建设及人才培养等 八、组织机构与人员安排(一)组织管理。(二)列表说明项目组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等。九、经费预算 按相关经费预算要求,编制工作项目经费预算科目、预算依据及总算经费。十、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一)保障任务完成,提高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二)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三)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十一、附图与附表(一)工作部署图(二)地质遗迹筛选表 DZ/T XXXXXXXX 10 附录C (规范性)地质遗迹筛选表 地质遗迹筛选表见表C.1。表 C.1 地质遗迹筛选表 序号 遗迹名称*大类*类*亚类*遗迹重要特征*地理位置*经度 E*纬度 N*地貌单元 地质时代*赋存地质体单位 岩性 构造单元 有无保护措施 初步评价等级*保护地归属*登录人*登录时间*资料来源*多媒体资料 备注 *”为必选项 填写说明:本表适用于所有类型地质遗迹资料筛选的信息录入。表中标*的为必填项。遗迹大类、类、亚类皆按附录A分类方案填写;遗迹重要特征:要说明这个遗迹的判别标准,或者作为重要遗迹的突出证据;地理位置:尽量写到镇以下的位置;经纬度坐标:按E、N表示,可以写多个拐点;地貌单元:分为盆地、平原(台地、丘陵)、山脉(高山、中低山)、高原;海岸单独填写;地质时代:建议写中文汉字,括号内为代码;赋存地质体单位:岩石地层单位写到组,其它地质体单位按年代岩性单位填写;岩性:写到三大岩类的下一级具体岩性;构造单元:写到二级以下;初步评价等级:按、级填写;保护地归属:必填项,若位于保护地中应注明保护地归属情况,如:“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地质遗迹保护区(点、段)”、“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并记录保护地全称及保护地级别,不属于任何保护地填写“无”;多媒体资料:只填编号。DZ/T XXXXXXXX 11 附录D (规范性)地质遗迹资源点调查表 地质遗迹资源点调查表见表D.1。表D.1 地质遗迹资源点调查表 野外编号 室内编号 1:50 000 地形图幅名称及编号 观测点坐标 经度:E 纬度:N 高程:m 地质遗迹资源点坐标 经度:E 纬度:N 高程:m 地质遗迹资源点名称 行政区属 省 市 县 镇(乡)村 交通状况 地貌形态描述 露头性质 人工揭露 自然出露 地质特征与参数描述 素描图 地质意义及价值 保护与利用状况 照片编号及说明 摄像编号及说明 调查人 审查人 调查日期 DZ/T XXXXXXXX 12 地质遗迹资源点调查表地质遗迹资源点调查表填表说明:填表说明:本表适用于野外地质遗迹调查记录;野外编号:填写野外调查编号,编号不能重复;室内编号:填写地质遗迹点编号+数字;地质遗迹资源点名称:填写地质现象名称或者地方通俗叫法;观测点坐标:填写调查人所处位置坐标;地质遗迹资源点坐标:填写地质遗迹资源点所处位置坐标;地貌形态描述:填写地质遗迹露头所处地貌部位和不同形态特征的分别描述;露头性质:自然出露或是人工揭露;地质特征与参数描述:描述与地质遗迹相关的区域地层特征、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等信息;从宏观到微观描述地质遗迹的物质组成、结构关系与形态大小等基本特征,分析其主要成因,该部分内容应当尽可能地详细,并与素描、照片、视频等相配合。地质意义及价值:指被调查地质遗迹在科学研究、地质工作开展的野外观察、地质教学实习、地质科学知识普及、美学观赏、旅游及转化生产能力等方面的价值或代表性。保护与利用状况:指被调查地质遗迹是否受到保护,采取的保护措施,是否在开发利用,利用的方式,是否面临被人为或自然破坏的威胁,可保护的关键条件,建议保护等级(核心保护、一般保护)。DZ/T XXXXXXXX 13 附录E (规范性)地质遗迹点鉴评结果表 地质遗迹点鉴评结果表见表E.1。表 E.1 地质遗迹点鉴评结果表 序号 地质遗迹点名称 拐点坐标(经纬度)级别 定级依据 鉴评时间:鉴评专家签字:DZ/T XXXXXXXX 14 附录F (规范性)地质遗迹价值等级评价标准 地质遗迹价值等级评价标准见表F.1.和F.2。表 F.1 不同类型地质遗迹科学性和观赏性指标及对应标准 遗迹类型 评价标准 级别 地层剖面 具有全球性的地层界线层型剖面或界线点 I 具有地层大区对比意义的典型剖面或标准剖面 具有地层区对比意义的典型剖面或标准剖面 具有科普价值的地层区对比意义的剖面 岩石剖面 全球罕见稀有的岩体、岩层露头,且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 I 全国或大区内罕见岩体、岩层露头,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 具有指示地质演化过程的岩石露头,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具有一般的指示地质演化过程的岩石露头,具有科学普及价值 构造剖面 具有全球性构造意义的巨型构造、全球性造山带、不整合界面(重大科学研究意义的)关键露头地(点)I 在全国或大区域范围内区域(大型)构造,如:大型断裂(剪切带)、大型褶皱、不整合界面,具重要科学研究意义的露头地 在一定区域内具科学研究对比意义的典型中小型构造,如:断层(剪切带)、褶皱、其它典型构造遗迹 具有科学普及意义的中小型构造,如:断层(剪切带)、褶皱、其它典型构造遗迹 重要化石产地 反映地球历史环境变化节点,对生物进化史及地质学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国内外罕见古生物化石产地或古人类化石产地;研究程度高的化石产地 I 标准化石产地;研究程度较高的化石产地 系列完整的古生物遗迹产地 古生物化石产地或者露头,具有科普价值 重要岩矿石产地 全球性稀有或罕见矿物产地(命名地);在国际上独一无二或罕见矿床 I 在国内或大区域内特殊矿物产地(命名地);在规模、成因、类型上具典型意义 典型、罕见或具工艺、观赏价值的岩矿物产地 具有一定的科普或观赏价值的岩矿石产地 岩土体地貌 极为罕见之特殊地貌类型,且在反映地质作用过程有重要科学意义 I 具观赏价值之地貌类型,且具科学研究价值者 稍具观赏性地貌类型,可作为过去地质作用的证据 有一定的观赏性,并可以作为旅游开发和科普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地貌景观 水体地貌 地貌类型保存完整且明显,具有一定规模,其地质意义在全球具有代表性 I 地貌类型保存较完整,具有一定规模,其地质意义在全国具有代表性 地貌类型保存较多,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代表性 有一定的观赏性,并可以作为旅游开发和科普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水体地貌景观 构造地貌 地貌类型保存完整且明显,具有一定规模,其地质意义在全球具有代表性 I 地貌类型保存较完整,具有一定规模,其地质意义在全国具有代表性 地貌类型保存较多,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代表性 有一定的观赏性,并可以作为旅游开发和科普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构造地貌景观 DZ/T XXXXXXXX 15 表F.1 不同类型地质遗迹科学性和观赏性指标及对应标准表(续)遗迹类型遗迹类型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级别级别 火山地貌 地貌类型保存完整且明显,具有一定规模,其地质意义在全球具有代表性 I 地貌类型保存较完整,具有一定规模,其地质意义在全国具有代表性 地貌类型保存较多,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代表性 有一定的观赏性,并可以作为旅游开发和科普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火山地貌景观 冰川地貌 地貌类型保存完整且明显,具有一定规模,其地质意义在全球具有代表性 I 地貌类型保存较完整,具有一定规模,其地质意义在全国具有代表性 地貌类型保存较多,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代表性 有一定的观赏性,并可以作为旅游开发和科普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地貌景观 海岸地貌 地貌类型保存完整且明显,具有一定规模,其地质意义在全球具有代表性 I 地貌类型保存较完整,具有一定规模,其地质意义在全国具有代表性 地貌类型保存较多,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代表性 有一定的观赏性,并可以作为旅游开发或者科普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地貌景观 地震遗迹 罕见震迹,特征完整而明显,能够长期保存,并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全球范围)I 震迹较完整,能够长期保存,并具有一定规模(全国范围)震迹明显,能够长期保存,具有一定的科普教育和警示意义(本省范围)有一定的观赏性,并可以作为旅游开发或科普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地貌景观 地质灾害遗迹 罕见地质灾害且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的遗迹 I 重大地质灾害且具有科学意义的遗迹 典型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遗迹且具有教学实习及科普教育意义的遗迹 有一定的观赏性,并可以作为旅游开发或者科普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地貌景观 DZ/T XXXXXXXX 16 表 F.2 地质遗迹评价其他指标及对应标准表 评价因子评价因子 界定标准界定标准 级别级别 稀有性 属国际罕有或特殊的遗迹点 I 属国内少有或唯一的遗迹点 属省内少有或唯一的遗迹点 属县域内少有或唯一的遗迹点 完整性(系统性)反映地质事件整个过程都有遗迹出露,表现现象保存系统完整,能为形成与演化过程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