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乡下人家教案教学设计

举报
资源描述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6/6 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率领、觅食、和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欣赏富有乡村特色的“交响乐”。说一说:你在哪里听过这样的“交响乐”?给这首“交响乐”起个名字。2在你的脑海中,乡村是什么样的?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教师导学: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描述这种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的?让我们读读课文。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教师导学:读这篇课文时,有些字词需要注意,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性作业,现在就来考考你们:(1)出示轻声词:时候、芍药、尾巴、石头。指生读,有什么发现?齐读。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6/6 (2)出示生词:屋檐(yn)、装饰(sh)、芍(sho)药、鸡冠(gun)花、捣(do)、和谐(xi)、棚、菊、瞧、率、觅、耸、搬、巢、眠、辛。学生用不同方法识记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3)理解词语:学生提出不明白的词语,全班交流理解。(4)指导书写:师重点范写“冠”“率”两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5)学生练习:写完的同学交流欣赏,提出意见。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1快速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在乡下人家的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的同时进行板书。(1)表示空间顺序的词语有:屋前、门前、屋后、房前等。(2)体现时间的词语有哪些?季节、春雨、夏天、秋天。时候:傍晚、夜里。(前面几处风景在什么时间可以看到?)3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这篇课文不是采用单一的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而是按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及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进行交叉描写的,展示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难怪作者在课文的结尾处不禁这样说:(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1)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概括了乡村风景的特点?(独特、迷人)(2)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四、梳理整合,浓缩场景。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是如此自然亲切优美恬静,其实作者只是描写了一些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那么,课文都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第 16 自然段,选一个你喜欢的场景,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五、教师小结,整体回顾。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都是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学生齐读。)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去领略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继续感受作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6/6 者笔下乡村风景和语言文字的美。【第二课时】一、在情趣中置身“乡下人家”。导入:如果要画一幅画,可以用什么笔呢?其实,中国的语言文字也是一支很好的画笔。它能画出一幅幅独特的画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就曾被苏东坡称为“诗中有画”,意思是读着王维的诗,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乡下人家这篇课文,字里行间藏着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真可谓“文中有画”。这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乡下人家。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在品读中感受“乡下人家”。1学生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乡村生活画面及文字: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2过渡:乡下人家的瓜藤、鲜花、竹笋、鸡鸭及吃饭、睡觉,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难怪作者要这样感叹(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3同学们,让我们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吧。三、在赏读中享受“乡下人家”。(一)板块一:瓜架、鲜花、竹笋。1课件出示读书要求。自由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之美的语句并做上记号,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2交流反馈。(1)指名读画记号的句子,谈感悟。课件出示瓜架图片。这位同学带我们来到了乡下人家的瓜架下面。课件出示句子: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在这里,这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农家屋子前攀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子,点缀其中的青、红的瓜,色彩明丽,生活气息浓厚,把农家小屋装点得别致生动、亲切可爱、质朴自然,无人工雕琢之感。)小结:是用有生命的青、红的瓜来装饰,用绿绿的藤、叶来装点。为什么说这些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与城里的房屋门前不同。)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6/6 跟这样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相比,城市里高楼门前蹲着的一对石狮子和竖着的两根大旗杆会给你什么感觉?(威严、冷漠、人工装饰。)小结:这句话的前半部分说了生机勃勃的瓜、藤和叶,后半部分说的是呆板、严肃的石狮子和大旗杆,这就形成了对比。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才是乡下人家所独有的风景啊!这真是别有风趣的装饰!比较三者,填空练习。花儿落了的时候,结出了()的瓜,像()似的挂在房前,衬着(),它不如高楼门前的石狮子那样(),也不如大旗杆那样(),却是那么()。从所填词语中,你感受到什么?(可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可爱的感情。(2)课件出示句子: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探究“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的意思。追问:朴素和华丽是一对反义词,用在同一个句子中矛盾吗?为什么说它们是朴素的呢?(这些花没有漂亮的花瓶花盆的衬托,也没有漂亮的纸来包装,它们点缀了乡下人家的生活,尽管不名贵,很常见,很朴素,但朴素是最自然的,而最自然的往往最能展现美丽的光彩,在它们身上,朴素中见华丽,朴素与华丽融合了起来。怪不得作者要说,这是一道独特的农家风景。)课件出示各色鲜花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内容。(学生自由说)齐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画面。(3)课件出示句子: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几场春雨过后,你看到了什么?抓住“许多”“成群地”“探”等词语,体会生动、形象的表达手法。“探”出来与“长”出来、“冒”出来有什么不同?(从“探”字体会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它们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这番情景正像谚语所说的“清明雨水多,竹笋满山坡”“春雨下一时,嫩竹长一尺”,并展示图片。创设情境:假如现在你们就是小春笋,你们那么快从地里钻出来想看到什么?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6/6 作者把小春笋当成人来写,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也形象地写出了小春笋想钻出来的迫切心情。怪不得作者要感慨(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二)板块二:鸡、鸭。1指名读描写鸡觅食和鸭戏水的段落。思考:从他们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什么?2带着我们丰富的想象再读读这段话,女生读第 3 自然段,男生读 4 自然段,体会它们的可爱和作者对它们由衷的喜爱之情。正是因为作者喜爱它们,所以他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三)板块三:吃饭、睡觉。1自由读第 5、6 自然段,谈谈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并体会“天高地阔”一词描绘的场景。2句式训练。(1)根据原文填空。(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2)小结:是啊,乡下人家和周围的环境是那样的自然、和谐。3引读第 6 自然段。夜幕降临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怪不得作者要感慨(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四、在想象中拓展“乡下人家”。1小结: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屋后、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无论是白天、傍晚,还是夜里,乡下人家都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作者把平凡的景物、普通的场面按照空间和时间顺序交叉描写,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学生自由回答:憧憬、羡慕、向往等。)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中心句,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2想象一下:冬天的乡下,会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桌听一听。课件出示画面进行提示。3全班交流。五、在链接中丰富“乡下人家”。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6/6 1简介著名诗人戴望舒及其作品在天晴了的时候。(1)学生自由读。(2)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汇报)(3)齐读诗歌。2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在自己的作品里表达了同样的思绪。(引入本单元古诗词和语文园地里的有关乡村生活的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六、在实践中体验“乡下人家”。综合实践活动。(提示: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如,乡村图片展搜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课后请自由组合成小组,制订出活动计划,分组进行活动,两周后汇报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