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北京的春节》精品教案171428

举报
资源描述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完整版)北京的春节精品教案 1 6.北京的春节 主备人:苏月梅 审稿人:曹勇珍 黄碧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腊月、初旬、张灯结彩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重难点】1.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查阅、了解各地方过春节的习俗。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布置学生按“学案要求自主预习课文。【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 读通读顺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二、学习“单元导读”1.请快速默读课本第 23 页的单元导语:(1)单元主题是中华民风民俗。(2)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法要点是什么,用笔在书上画出来。2.翻到目录,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安排了哪些课文?三、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呢?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完整版)北京的春节精品教案 2 2.老北京的孩子又是怎样过春节的呢?(投影教学用书第 59 页第 3 点北京春节童谣。说说你的感受。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老舍的资料。(课件出示导学案一、1)四、检查先学,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词,师生相机正音。(课件出示导学案一、3)2检查生字书写情况(投影导学案的生字书写题,课前先写 3 个留两个空格),师生点评、范写“醋”和“逛”,生再各练写 2 遍。3小组合作按自然段轮读课文,难读的句段重点练习。4。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交流导学案一、5)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一)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导学案中的第二大题)默读课文,想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及表后的问题.时间:10 分钟。时间 详略 习 俗 气氛 腊八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过了二十三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本文是按 顺序写北京的春节的。2.北 京 的 春 节 是 从 开 始,到 结 束 的,有 (多长时间)。3。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给你留下了 的印象(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4。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的简略,填在表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完成导学案中的第三题)(二)全班交流汇报展示(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热闹、忙碌、喜庆、团圆”“详写”“略写”。)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完整版)北京的春节精品教案 3 六、每个小组练读自己喜欢的节日活动或印象最深的部分。(3 分钟)七、小结评价,设疑激趣 1。这堂课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了老北京,感受到了北京独特的节日习俗。在这么多的节日里,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日子?你最感兴趣的又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交流。2.小组评价,评比打分.第二课时 一、明确学习目标 品味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二、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检测反馈导学案第一题)1。听写: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逛庙会、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 2。小组互评、订正。3.导入板书课题。三、品析探究、小组交流(一)组内讨论 除外、正月初一、元宵节这三个高潮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选一个来品读,和小组同学分享。(8 分钟)(完成导学案中的第二大题)学习提示: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在句子旁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交流提示:(1)从中感受到这个节日有什么特点,从中品出怎样的年味?(2)用自己的朗读读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二)小组代表汇报,师点拨、引导 交流预设(一):除夕(1)这个节日有什么特点?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除夕真热闹.)(2)这一句与下面句子的关系是什么?(总分)(3)段中哪些语句体现出老北京的除夕是热闹的?(边说边用红笔圈出。)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完整版)北京的春节精品教案 4(4)课件播放北京春节除夕喜庆的场景。(5)感情朗读本段。预设(二):大年初一(1)大年初一这个节日有什么特点?“截然不同是什么意思?(2)作者为什么说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呢?(3)朗读这一段。预设(四):元宵节(1)元宵节的特点又是什么?(处处张灯结彩,像办喜事,红火而美丽)(2)哪些内容描写了元宵节的灯?这些灯有什么特点?(3)省略号说明还有很多灯(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个句式说说元宵节上还有什么灯?并写一写。(完成导学案一中的第三题)(5)作者用这么多的笔墨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其用意何在?(6)朗读这部分,读出元宵的热闹.四、领悟本文的表达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都像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热闹的除夕、截然不同的大年初一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完整版)北京的春节精品教案 5 五、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小结:今天我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感受了老北京春节的热闹,喜庆,团圆,祥和。2。作业:(1)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2)你还了解到哪些少数民族过春节的习俗,至少选一个民族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3)读外阅读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六、小组评价,评比打分 【板书设计】6 北京的春节(老舍)腊月-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 写作特点:以时间为顺序,详略得当 语言特色:口语化、幽默 【教学反思】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完整版)北京的春节精品教案 6 6。北京的春节导学案 主备人:苏月梅 审稿人:曹勇珍 黄碧玉 班级:姓名:。第 一 课 时 学习要点:学习生字词,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一、初读课文,完成下面作业。1。查找作者老舍的相关资料,把了解的信息简要地写在横线上。_ _ _ _ _ _ 2.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遇到难读的字词句要多读几遍.3.读下面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重点理解加点词的意思。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截然不同 栗子、爆竹、风筝、逛庙会、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 4.书写下列生字.5。想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默读课文,想想: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有什么习俗?完成下表。时间 详略 习 俗 气氛 腊八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过了二十三 栗逛醋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