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案 部编版(全)

举报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教案(全) 部编版 《学习伴我成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懂得成长离不开学习,初步体会、理解学习永无止境,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思考等活动锻炼学生的探究、思考与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重视学习、主动学习,并初步领悟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教学重点】 成长离不开学习。 【教学难点】 要懂得不断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畅所欲言 1.出示本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照片。 2.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两年的小学生活,同学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活动交流 活动一:学习小调查 同学们,有没有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有什么本领?你是向谁学的?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我会洗衣服,是向爸爸学的,我感受到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我会做手工,是向同桌学的,我感到同学之间充满关爱,非常开心。 我会背古诗,是我看书学的,我感受到自己进步的快乐。 说一说:家里和周围的大人们都在学什么,他们是怎么学会的。 奶奶通过认真观察和反复临摹实物,学会了画画。 老师通过学习网上教程,学会了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 爸爸妈妈通过参加家长学校培训课,学会了如何与子女沟通、交流、学习。 爷爷通过学习科技书上的知识,学会了如何科学育种。 想一想:大人们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学习呢?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只有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活动二:鼓励中学习 要求:与学习有关。 规则:在规定时间内所有小组抢答,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内容不得重复,回答多的小组胜出。 时间:3分钟。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 ... ... 做一做:把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抄写到课前准备好的书签上,送给你的同桌并且对他(她)说一句鼓励的话吧。 活动三:做事中学习 秀一秀你的菜谱 1.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菜。 2.你为什么喜欢这道菜? 3.和同学分享一下你的菜谱吧! 三、拓展延伸 学习点亮生命 莫言—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童年时酷爱读书,为了借 一本书看,他给人拉了一上 午的磨; 本村的书不够看,他就去周围村子借。少年时,曾被挡在校门外,但他坚持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读书,自学了全部中学课 本。三十岁以后,莫言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他先后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 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 习并获得文艺学硕士学位,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开始了新的人生。 四、课后小作业 1.选择自己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并且尝试制作(不会做的可以让爸爸妈妈帮忙指导),并与家人分享。 2.把制作过程或者自己的感受写到周记里面。 五、板书设计 学习伴我成长 学习小调查 鼓励中学习 做事中学习 《学习伴我成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处处可学习,感知学习途径、内容和空间的丰富。   2.懂得交往、玩耍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   3.感受并体验“做”中学。   重难点   1.懂得学习不只局限于学校,学习方式和内容非常广泛,玩耍、交往也是一种学习途径。   2.体验“做”中学的道理。   教学资源   1.教师准备废旧纸张若干、折纸书或图纸、Ipad、做好的环保垃圾盒等。   2.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的暑假收获谈   (一)师生交流,畅谈收获   1.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学习的话题。(板书:学习)说到学习,你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哪学习的场景?(学校) 是呀,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但是除了在学校学习知识,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学习,老师看咱们班同学暑假里都做了很多事,那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现在就跟同学聊一聊你的收获吧!   2.学生交流自己暑假的见闻感受。   (1)同桌交流。预设:学生课外特长班、夏令营、电影院、科技馆、农村的田野、山区的森林、参观名胜古迹等等的见闻感受。   (2)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谈出在这些地方的收获:看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大家聊得热火朝天,谁愿意跟全班分享一下)   (3)教师现身说法介绍自己暑假的收获,如:读书、继续教育学习、外出旅游、学做饭菜等等。   (二)总结梳理,明确“学习”概念   师总结: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我们发现每个人都很有收获。其实学习不仅仅限于在学校,学习的途径很多,学习的内容也很广,这些知识、本领、实践经验、道理技能的获得都是学习。可见学习是丰富的、多样的,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学习。(板书课题,将课题补充完整“处处可学习”)   活动二、谁是我的老师   (一)师生交流,向谁学,并了解在交往中学习   1.教师引导:既然生活处处可学习,那我们可以向谁学?谁能做我们的老师呢?(板书:向谁学)   2.学生结合个人已有经验,交流。   预设:向老师学、家长、字典、书本、网络、报纸……(教师适时板书)   (1)老师:老师不仅教我们知识,也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2)家长:家长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3)同学:说说你和同学在交往中获得学习的事情。   教师可以讲自己在和同伴交往中的真实故事,从中学习到了坚强。   教师点拨:身边的好多人都可以成为我们某一方面的老师,我们在与身边人的交往中学习,这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板书:交往)   3.学生说不出书本、字典、媒体时,教师加以引导,除了人,我们还能向谁学?   教师小结:看大家多棒啊,我们给自己找了这么多老师,我们也了解了交往中可以学习,那么,除了这些,我们还能怎么学?   (二)玩耍中学习—玩出的名堂   1.教师出示班级一起去农庄玩耍的照片,配乐播放,唤醒学生记忆。   2.请学生谈谈出去玩耍时的收获。   预设:   (1)了解了红薯的生长状态----茎叶往外延展伸开覆盖地面,把茎叶拉开找到根才能挖到红薯。   (2)观察了蚯蚓----环节组成,切断可以再生,头部一端口腔外翻。   (3)制作了红薯茎叶项链耳环   (4)喂孔雀、鸵鸟----发现鸵鸟只有两个脚趾   (5)学会了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开车去的家长主动把没开车的同学家长送回家。   3.玩耍是毫无意义的吗?引导学生理解玩耍也是一种学习。(板书:玩耍)   4.师点拨:不管在校内还是在校外,不管和老师同学一起,还是和家长一起,不管是在大自然里,还是在游乐场里,相信大家在玩耍中都收获颇丰。   5.情境思辨。设置小男孩说:“爸爸,我想出去玩”,爸爸回答:“你总是出去玩,太浪费时间了,不如多读读书。”的情境,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爸爸的话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让学生理解玩耍也要找我一个度。   (三)参观中的学习——若暑假收获学生已经充分交流,这里不再赘述。若没有,可以引导:   (1)其实参观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途径,你还在哪些地方参观学习过,说说自己的收获。如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   (2)教师分享一些可供参观的地点。十月份是红色的十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我们身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比如西柏坡纪念馆、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石家庄解放纪念碑……,另外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河北美术馆、科技馆等。(板书:参观)   (四)总结梳理   1.教师引导:谁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学习?   2.小结:老师、他人、书本、媒体都是我们的老师,参观场馆、走进大自然观察、与人交往、甚至玩耍都是学习的途径,我们都可以从中获得学习。   活动三、做中学——学做环保垃圾盒   过渡:刚才分享了这么多学习的途径,接下来,我们就采用刚学到的方法,来一次现场体验活动,看看谁最会学习,敢不敢接受挑战?   (一)明确任务,提出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课件出示如下任务要求:   1.制作环保垃圾盒。用提供的广告纸,折叠成可以装垃圾的小盒,制作方法不限。(可以先统计班上有没有会做的同学,若有,几个人,可单独安排这些同学作为顾问。)   2.选择技术支持。下面提供A、B、C、D四种途径,每组可以从中选择的一种作为技术支持:A 书本(图纸)B媒体(iPad)C他人(同伴、老师)D实物。当然也可以选择E.其他(自主创新的学习途径)   *可以向他人学,但不可以有他们代替做。   3.限时制作。小组内每个人都要做,限时5分钟。   4.音量控制:组长控制组内音,不能影响其他小组。   5.评价标准:全员参与,人人都学,每人一个作品。   (二)小组体验,完成任务。   教师巡视,观察记录各组学生活动中的问题。   预设:   1.每组采用的主要方法,辅助的方法是什么。   2.会了的同学怎么做的,不会的同学又是怎么做的。   3.同学之间的互动,组长的作用。   4.发现的问题:有无特殊的学生,有无突发事件。   (三)小组汇报,全员展示。   1.汇报本组完成情况,交流方法,展示作品。   2.教师重点引导说采用的方法,不针对做的质量进行点评。   3.关注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注意引导。特别是学习方法有创新,关注全员的组,重点表扬。   (四)交流感悟,分享收获。   1.教师引导:刚才听了各小组的汇报,回顾完成任务的过程,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让我们听一听你的想法!   2.学生分享,师生互动。   预设:(1)请积极举手,学得快做得好的同学发言。   点拨:学习好的方法很重要。   (2)请经过别人帮助会了的同学发言。   点拨:向同伴学,向别人学也很重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请没有举手,还没有学会的同学发言。   点拨:学不会不要紧,反复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教师总结:刚才我们通过体验做环保垃圾盒的过程,大家运用了各种方法学习了一项本领,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学习途径—— 做中学。(板书)无论大家做得快慢,做得好坏,贵在过程中得到方法,即使现在还不会,用我们今天的学习方式反复学,相信你一定会学会的!   生活处处皆学问。学习无处不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张乐于表达的嘴巴,一颗富于智慧的大脑,一双敢于实践的手脚,让你的全部器官动起来,玩中学,做中学,你会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板书设计】 《我学习,我快乐》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懂得学习的本质是快乐和有趣的。   2. 享受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享受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资源   1.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棍。   2.家务活材料包。   3.好书推荐表(见附件1)。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戏引入(一)游戏名称:捡小棍。   游戏规则如下:   1.分成若干小组做游戏。   2.每组30根小棍,分成三种颜色,红色的五分,黄色的三分,绿色的一分,将30根小棒合拢垂直桌面然后松开,让小棍自然倒下散开。游戏者需要任选其中一个小棍挑开,并保证其他小棍不动,如果挑战过程中其他小棍动了,游戏结束。挑出的红色小棍计五分,黄色小棍计三分,绿色小棍计一分。   (二)学生参与游戏   (三)游戏结束,老师采访表现突出的一组。   1.你们是怎么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有什么秘诀?   2.通过刚才的游戏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分享收获)   教师总结:看来玩游戏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习无处不在,学习能让我们获得知识、掌握本领,同时还带来了很多的快乐。(板书:学习的快乐)   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