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实施意见”不要另起炉灶

举报
资源描述
起草“实施意见”不要另起炉灶 《起草“实施意见”不要另起炉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草“实施意见”不要另起炉灶(4页珍藏版)》。 1、起草“实施意见”不要另起炉灶 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会议。会上印发了某部门撰写的一份汇报材料,写的是贯彻落实上级新近下发的一个文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 上级下发的这个文件,题为关于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下发后,我所在地方的一位“大领导”明确要求相关部门抓紧研究起草本地的实施意见。 按道理,这次会议上的汇报材料,汇报的应该是关于实施意见起草工作的考虑和进展。如果实施意见已经有了初稿,可以把其中的“干货”措施、新招实招作个简要汇报。 但是,这个汇报材料并没有这样写,而是简要介绍事由以后,洋洋洒洒开了 10 条,大谈如何去抓相关工作。这 10条所写的任务和措施,尽管都是应当抓、应该做的,但多数 2、与意见中的主干措施并没有直接对应和承接关系,完全是另起炉灶。 看到这个汇报材料,我就想,实际工作中,我们制发的政策性、指导性、规范性文件,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配套制定, 就是着眼于落实上位文件而制发的配套文件。 比如,从方案到工作细案,从意见到实施意见,从办法到实施细则,等等。这里面,又可以细分出两种情形,一种是上位文件明确要求配套的;另一种是上位文件没有提出配套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制发的配套文件。第二种是创设制定,就是没有具体对应的上位文件,纯属根据工作需要、自行研究制定的文件。 就会上印发的汇报材料来说,如果没有上位意见,领导也没有安排起草实施意见,完全是就相关工作自行起草一个指导意见 3、,像该部门那样写是可以的。但是,现在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由于写作定位不准确,汇报稿所写的内容多数写偏了,就像打靶的时候打到了别人的靶子上,打得再准,也不能算作有效成绩。 果然, 主持会议的领导慧眼如炬, 明确指出了这个问题,让坐在台下的我不禁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无独有偶。就在参加这个会议之前,我所在的单位也收到了一个上级下发的意见,我也受命牵头起草实施意见。不同的是,我的工作进度比较快,已经拿出了实施意见的征求意见稿,连起草说明都一并写好了。在起草说明的“总体考虑和主要内容”这部分,第一段我就写道: 实施意见以上级意见为底本,立足“实施意见”的定位,在保持意见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着重从我省 4、实际出发,把意见精神落实落细落具体,力求增强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这段话,我可不是随便写的,它在整个起草工作中起着定向的作用。我经常说,无论干工作还是写材料,方法不对,干活很累;方向不对,一切白费。所以,相比“写什么” “怎样写”,更重要的是“往哪个方向去写”。 “实施意见”的定位是什么? 顾名思义,文种是“意见”,首先必须符合“意见”的写法和体例。“意见”是法定公文的一种,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一般来说,“意见”多采用大点套小点的结构方式,既明确目标任务,又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思路方法等方面给予指导,有的还包含政策要求在内。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方案也包含指导思想、工作原则 5、、目标任务、保障措施、工作要求等内容要素,与“意见”并没有实质性区别,但相对来说, “意见”的宏观性、指导性更强,“方案”的操作性更强;“意见”中可以包含政策,“方案”则不具备政策效力。 其次,“实施”二字,意味着所写内容要源于上位意见、依于意见、细于意见,在措施办法上可以超出意见,以体现创造性贯彻落实,但目标任务决不能脱离意见,否则就不是实施意见了。 在起草说明中,我特别注意选用了“底本”一词。我认为,“底本”不是“蓝本”。“蓝本”和“范本”“样稿”差不多,是拿来作为参照的,但并不是说我们依据“蓝本”写的稿子非要与“蓝本”保持一致。实际上,我们可以“照虎画虎”,也可以“照虎画猫”“照猫画虎” 6、。但是,“底本”就不一样,它意味着我们所写稿子的“底”和“本”是不能变的。什么是“底”?就是上位文件的主要内容、基本内容。什么是“本”?就是上位文件的文本形式、基本框架。 我牵头起草的这个实施意见,“大架子”与意见有所不同,但主体部分、核心内容的架构与意见基本一致。意见一共开了 29 条,实施意见则开了 21 条,其中有 19 条与意见中的条目完全对应,多数连小标题都一模一样。实施意见之所以条数比意见少,主要是不重复意见中关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的内容,“工作原则”只点题、不分述;意见中着眼全国大局作出的一些重大部署,我省不太“够得着”的,实施意见中不单列条目,将有关内容简化,融入相关部分。 所以,制定实施意见,无需在形式上大动干戈,只需把心思用在联系实际落实落细目标任务和措施办法上。作为配套文件,与上位文件“一个样”是应当的甚至是必须的,这就像孩子长得像父母一样天经地义,但决不能与上位文件“一般粗”,否则就没有制定的必要了。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