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_真题-无答案006

举报
资源描述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中级卫生专业资格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 2021年(141)(总分 100,考试时间 120 分钟)A1/A2 题型 1.大柴胡汤证也可出现下利,其机理是 A.湿热下注 B.少阳兼阳明,壅热迫津下泄 C.胆气下迫 D.阳明燥结,热结旁流 E.气机下陷,清阳不升 2.少阳伤寒典型的脉象特点是 A.弦细 B.弦大 C.浮大 D.沉紧 E.滑数 3.患者,男,近两天右胁下满痛拒按,出汗,午后发热,胸闷心烦,恶心呕吐频作,厌食,不大便五天,小便黄,舌稍红,苔白腻,脉弦滑而数。治宜 A.小柴胡汤 B.大柴胡汤 C.小承气汤 D.大承气汤 E.以上都不宜 4.柴胡证往来寒热,休作有时的产生机制主要是 A.血弱气弱,腠理开 B.藏府相连,邪高痛下 C.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胁下 D.正邪分争于表里之间 E.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腠理 5.患者,女,38 岁。素体较弱,受凉感冒后,出现身热不高,恶风,手足温温发热,口干渴,项强连颈,胁下微胀满,脉弦。临床最佳的治疗方剂是 A.五苓散 B.小柴胡汤 C.桂枝汤加柴胡 D.桂枝加葛根汤 E.桂枝汤 6.下列诸证,不宜用小柴胡汤治疗的是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A.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 B.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 C.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D.太阳病转入少阳,胁下硬满,但不能食,往来寒热,脉沉紧者 E.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 7.患者,女,40 岁,3 天前右胁疼痛,痛势剧烈难忍,呕不止,午后发热,郁郁微烦,心下痞硬,大便五六日未解,舌苔黄,脉弦数有力。其病机属于 A.胆热犯胃,胃失和降 B.少阳不和,兼阳明里实 C.痰热互结 D.阳明腑实 E.水热互结 8.小柴胡汤的药物组成是 A.柴胡、黄连、半夏、人参、大枣 B.柴胡、黄柏、半夏、人参、甘草、大枣 C.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甘草、大枣、生姜 D.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大枣、干姜 E.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甘草、大枣、生姜 9.患者,女,40 岁,3 天前右胁疼痛,痛势剧烈难忍,呕不止,午后发热,郁郁微烦,心下痞硬,大便五六日未解,舌苔黄,脉弦数有力。其治法是 A.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B.和解少阳 C.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D.攻下通便,补气养血 E.攻逐水饮 10.下列各项中,不属少阳病第 96 条所述的主症是 A.往来寒热 B.胸胁苦满 C.心烦喜呕 D.默默不欲饮食 E.口苦咽干 11.小柴胡汤证,若病人咳嗽,其加减法为 A.去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B.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C.去半夏,加五味子 D.去人参、黄芩,加五味子、干姜 E.去人参、生姜,加五味子、茯苓 12.患者,女,40 岁,3 天前右胁疼痛,痛势剧烈难忍,呕不止,午后发热,郁郁微烦,心下痞硬,大便五六日未解,舌苔黄,脉弦数有力。治疗应首选 A.十枣汤 B.小柴胡汤 C.大柴胡汤 D.蒿芩清胆汤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E.痛泻要方 13.小柴胡汤可用于治疗头痛发热 A.伴脉弦细者 B.伴汗出短气者 C.伴汗出恶风者 D.伴小便不利者 E.伴大便硬结者 14.应用小柴胡汤时,若病人口渴,其加减药物为 A.去半夏,加重人参,加麦冬 B.去半夏、黄芩,加栝楼根 C.去半夏,加重人参,加五味子、栝楼实 D.去半夏,人参加至四两半,加栝楼根四两 E.去半夏、黄芩,加五味子、栝楼根 B1 题型 1.头眩,食难用饱,饱则微烦者,宜用 A.真武汤 B.茵陈蒿汤 C.苓桂术甘汤 D.大承气汤 E.小柴胡汤 2.小便不利,自下利,腹中痛者,宜用 A.真武汤 B.茵陈蒿汤 C.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D.猪苓汤 E.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汤 3.小便不利,胸满烦惊,身重谵语者,宜用 A.真武汤 B.茵陈蒿汤 C.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D.猪苓汤 E.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汤 4.小便不利,腹微胀满,口渴发黄者,宜用 A.真武汤 B.茵陈蒿汤 C.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D.猪苓汤 E.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汤 5.柴胡证时,若胁下硬满,宜原方去大枣,加 A.芍药 B.附子 C.牡蛎 D.人参 E.干姜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6.柴胡证时,若腹中痛,宜原方去黄芩,加 A.芍药 B.附子 C.牡蛎 D.人参 E.干姜 7.头眩,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者,宜用 A.真武汤 B.茵陈蒿汤 C.苓桂术甘汤 D.大承气汤 E.小柴胡汤 8.头眩,口苦,胁下满者,宜用 A.真武汤 B.茵陈蒿汤 C.苓桂术甘汤 D.大承气汤 E.小柴胡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