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重点

举报
资源描述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免疫: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2.免疫防御:机体防御外来病原生物的抗感染免疫,但异常情况下免疫反应过分强烈可引起超敏反应,或免疫功能过低则表现为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3.免疫监视:体内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总有极少数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突变,这种突变的或异常的有害细胞可能成为肿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识别并清除这些有害细胞。4.抗原决定簇(表位):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5.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过程中需 T 细胞的协助,既有 T 细胞决定簇又有 B 细胞决定簇,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此。6.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 T 细胞的协助,而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也无免疫记忆。7.交叉反应: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抗原之间出现的反应。8.佐剂: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预先或同抗原一起注射到机体,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9.超抗原: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2%20%)T 细胞或 B 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等。10.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11.半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具有免疫反应性,但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无免疫原性。12.类毒素:外毒素经 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13.初次应答:B 细胞在初次接受 TD 抗原的刺激所产生的应答过程称为初次应答。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浓度通常较低,并主要是 IgM 类抗体,亲和力较低。14.再次应答:当 B 细胞第二次接受相同的 TD 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应答过程为再次应答,又称回忆应 答。与初次应答相比,产生再次应答所需的抗原剂量小,抗体浓度高,持续时间长,主 要为IgG 类抗体,且亲和力高。15.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16.抗体:B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与相应抗原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17.单克隆抗体:由一个 B 细胞杂交瘤克隆产生的、只针对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18.ADCC 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M 通过其表面表达的 Fc R 识别包被于靶抗原上抗体的 Fc,直接杀伤靶细胞。19.补体:存在于人、动物新鲜血清中的一组不耐热的具有酶活性的起非特异免疫作用的球蛋白。20.补体系统:补体系统包括 30 余种组分,是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21.补 体 活 化 的 经 典 途 径(classical pathway):由 IgM 和 IgG1,2,3 与抗原形成的复合物结合 C1q 启动激活的途径,依次活化 C1q、C1r、C1s、C4、C2、C3,形成 C3 与 C5 转化酶,这一途径最先被人们所认识,故称为经典 途径。22.补 体 活 化 的MBL 途 径(MBL pathway):MBL 与细菌的甘露糖残基结合,然后与丝氨酸蛋白酶结合,形成 MBL 相 关 的 丝 氨 酸 蛋 白 酶(MASP1,MASP2)。MASP2 具有与活化的 C1s 同样的生物学活性;MASP1 能直接裂解 C3 生成 C3b,形成旁路途径 C3 转化酶。这种补体激活途径被称为 MBL 途径。23.补体活化的旁路途经(alternative pathway):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不经 C1、C4、C2 激活过程,而直接由 C3、B 因子、D 因子参与的激活过程,称为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24.细胞因子(CK):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它因子刺激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具有调节免疫应答、刺激造血、杀伤靶细胞和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等生物学活性。25.白细胞介素(IL):主要由白细胞分泌及介导白细胞及其它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参与免疫应答及介导炎症反应。26.干扰素(IFN):由 Mo-M、成纤维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及活化的 T 细胞和NK 细胞等产生的细胞因子,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而得名,此外还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可分为、和 三种类型。IFN-/也称为 I 型干扰素,IFN-也称为 II 型干扰素。27.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分为TNF-和 TNF-(LT)两种,前者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NF-主要由活化的 T 细胞产生。主要有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促炎作用及致热等作用。28.集落刺激因子(CSF):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干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主要有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干细胞因子(SCF)等。29.CD: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 CD。CD 具有参与细胞的识别、粘附和活化等功能。30.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系位于脊柱动物某一染色体上一组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编码产物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和控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等。31.HLA 复合体:即人的 MHC,定位于人第 6 号染色体短臂上,由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组成。其主要功能通过编码的HLA 抗原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和控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等。32.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存在于人有核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细胞、血小板等表面的一类糖蛋白分子,因其首先自人白细胞中发现故名。HLA的主要功能是提呈抗原肽,启动和调控免疫应答,也是决定人类同种异型排斥反应发生的主要抗原。33.BCR 复合物:由 BCR 和 CD79a(Ig)/CD79b(Ig)组成。BCR(mIg)能特异性结合抗原,但不能传递抗原刺激信号。Ig 和 Ig 作为主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可转导抗原与 BCR 结合所产生的 B 细胞活化信号 1,还参与 mIg 的表达与转运。34.抗体的调理作用:与病原体结合的抗体(如 IgG),其 Fc 段又与吞噬细胞表面的 Fc 受体结合,将病原体带至吞噬细胞表面,使之易被吞噬,此即抗体的调理作用。此外,AgAb 复合物与补体结合,补体再与吞噬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结合,促进 AgAb 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这也属于抗体的调理作用。35.4、mIg: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属于Ig 超家族原型,为单 体,由二条重链和二条轻链组成。成熟 B 细胞的 mIg 主要为 mIgM 和 mIgD,即 B 细胞受体(BCR),其作用是结合特异性抗原。mIg 的抗原结合点位于 VH 和 VL 的高变区内,mIgH 链的胞内部分很短,不能传递抗原刺激信号。36.T 细胞受体(TCR):简称 T 细胞抗原受体,是位于 T 细胞表面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分子结构,通常与CD3 分子呈复合物形式存在。大多数 T 细胞的 TCR 由 与 链组成,少数由与 链组成。37.协同刺激信号:是 T 细胞和 B 细胞活化需要的第二活化信号,通过 APC 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 细胞或 B 细胞表面相应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的相互作用而产生。38.CTL:即 Tc,细胞毒性 T 细胞,也称杀伤性 T 细胞。表达 CD8 分子或 CD4 分子,主要功能是通过特异性识别靶细胞,释放穿孔素、颗粒酶或表达 FasL 而导致靶细胞裂解或凋亡。39.Th 细胞:即辅助性 T 细胞,主要表达 CD4 分子,分 Th0、Th1 和 Th2 三亚型,Th0 受抗原、细胞因子等作用后向 Th1 或 Th2 分化,Th1 产生 IL-2、IFN-、TNF-等促进细胞免疫应答,Th2 产生 IL-4、IL-5、IL-6 等促进体液免疫应答。40.抗原提呈细胞(A PC):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 T 淋巴细胞的这一类细胞称抗原提呈细胞(APC),在机体的免疫识别、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41.抗原提呈:抗原提呈是指 APC 与T 细胞接触过程中,表达于细胞表面的pMHC 被 T 细 胞识别,形成 TCR-抗原肽-MHC 三元体,从而活化 T 细胞的全过程。42.外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是指来源于 APC 细胞外的抗原,如被吞噬的细胞、细菌、蛋白质抗原等。43.内源性抗原:内源性抗原是指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被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和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肿瘤抗原等.44.MHC 限制性:T 细胞在特异性识别 APC 所提呈的抗原肽的过程中,必须同 时识别与抗原肽形成复合物的 MHC 分子。45.免疫细胞:是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及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身,主要 包括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其他抗原提呈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红细 胞和血小板等。46.巨噬细胞:由单核细胞分化而成的天然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寿命较长,形体 较大,内含溶酶体,具有粘附能力和强大的吞噬功能。通过表面表达的多种受体 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中主要发挥非特异性吞噬杀伤作用、抗原提呈 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47.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为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现象。免疫耐受具有特异性,既只对特定的抗原不应答,对未引起耐受的抗原,仍能进行良好的 免疫应答。它是免疫应答的另一种重要类型,其表现与正相免疫应答相反,亦与 各种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不同,后者无抗原特异性,对各种抗原均呈无应答或低应答。一、TD-Ag 与 TI-Ag 引起的免疫应答有何特点。TD-Ag、TI-Ag 特点分别为:1.组成:B 和 T 细胞表位、重复 B 细胞表位。2.T细胞辅助:必需、无需。3.免疫应答:体液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3.抗体类型:多种、IgM。4.免疫记忆:有、无 二、T 细胞表面主要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有哪些?其配体各是什么?答:T 细胞表面主要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有 CD28、LFA-1。LFA-2(CD2)、CD40L(CD154)等受体,其相应配体分别为B7、ICAM-1(CD54)、LFA-3(CD58)、CD40。三、简述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征。答:根据作用方式及其特点的不同,机体存在两类免疫:先天性免疫或固有性免疫,是个体出生是就具有的天然免疫,可通过遗传获得,是机体在 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主要针对入侵病原体的天然防御功能。其主要特征是反应迅速,针对外来异物的范围较广,不针对某个特定异物抗原,也称非特异性免疫。2)适应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接触到生活环境中的多种异物抗原,并在不断刺激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免疫,也称获得性免疫。其主要特征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异物抗原而产生免疫应答,开始的应答过程比较缓慢,一旦建立清除该抗原的效率很高,特异性很强,也称特异性免疫。四、试比较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异。经典途径:激活物是免疫复合物;C3 转化酶和 C5 转化酶分别是 C4b2a 和C4b2a3b;感染一般在后期才能发挥作用。旁路途径:激活物是细菌、真菌、病毒感染细菌,直接激活 C3;C3 转化酶和 C5转化酶分别是 C3bBb 和 C3bBb3b;存在正反馈放大环;无需抗体存在即可激活补体,感染早期发挥作用。MBL途径:激活物广泛,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甘露糖;除识别途径与经典途径不同,后续其他途径都相同;对经典途径和旁路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