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范文集合三篇

举报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范文集合三篇 学校五班级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教材内容介绍   学校五班级的教学内容有基本体操、田径、技巧与器械练习、小球类、游戏、武术、韵律活动与舞蹈、体育与健康常识。课次较多的是跑、投掷和游戏。其中跑是蹲踞式起跑、30米障碍跑、耐久跑等;投掷教材是双手抛实心球,投掷垒球等;游戏主要是十字接力,截住空中球等。次数较少的是武术和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室内活动。技巧、支撑跳跃和进展身体素养练习等也占一些课次。   二、教学目的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学校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同学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同学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进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养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田径、球类、韵律活动基本技术,掌控简约的运动技能,进一步进展身体素养,提高身体基本活动技能。   2、培育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爱好、积极性以及勇猛、坚韧,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章,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3、使同学具有主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深厚爱好,并在活动中表现出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热忱,体验到体育活动的爱好、乐趣和情趣。   4、使同学获得一些体育运动和健康的基础知识;学习科学熬炼身体和自我熬炼、自我表现、自我爱护、自我评价的方法;培育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意识。   3、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进展身体灵敏、协调、平衡、速度、耐力和能量等体能,促进身体全面协调的进展。   4、使同学体验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焦灼与开心、兴奋与疲惫、胜利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自己的心情,并在肯定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渐渐形成克服困难与抗挫折等意志品质,提高身心健康。   5、培育同学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以及勇猛、坚韧、坚忍不拔、尊敬他人、遵守规章的意志品质,为同学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加强社会适应技能。 学校五班级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育同学肯定的音乐技能,尤其着重培育同学学习音乐的爱好,提高认谱、识谱的技能。更要使一部分同学转变思想(认为学习音乐无用,认为音乐课是副课),切切实实提高同学的音乐素养。   二、基本状况分析:   五班级同学已是高班级同学,有相对的自制技能,课堂纪律总体不错,音乐基础相对较弱,但接受技能不错,有一小部分同学音乐素养不错,乐理知识的掌控,唱歌的状态,音色、乐感都可圈可点。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同学对音乐的爱好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缘由或其他缘由,所以歌颂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同学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爱好,所以状况不乐观。这些同学在班级中的人数不多,但他们对全班同学的影响很大,给班级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这些同学上课时乱叫,音不准,做小动作等。但我相信,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后,他们肯定会有所改善。   三、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扣教材、课程标准,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没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老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老师弹琴同学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当进行检查,让个别同学起来演唱,假设有不正确的地方老师实时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使同学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掌握下,逐步扩展音高;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时保持音高,声音要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留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观赏部分:   综合音乐作品的观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技能,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观赏。   (四)提高教学质量:   1、仔细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反思工作,为能使同学上好课做好充分的预备工作,备课时留意与新课标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同学留意采纳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同学能够充分进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斥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5、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同学开阔眼界。老师从中总结阅历。   四、教学进度安排:   课次 周课题 课时   第一课《朝夕》3   第二课《农家乐》4   第三课《踪迹》4   第四课《可爱的家》3   第五课《家乡》4   第六课《快乐的少年》3   第七课《雨花》4   第八课《冬雪》4   第九课《对花》3 学校五班级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这个班是我今年新接手的一个班,共有同学34人,本班同学自觉性较差,男生马虎马虎,女生学习掌控知识较僵化,尤其是计算基础较差,娴熟程度不够,成果很不抱负,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处于下游水平。因此,在教学中应留意优生与差生的详细的状况,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更要留意面对全体,让同学学得扎实,既要掌控基础知识,也要学会学习方法,更要养成各种优良的习惯。特别要留意思维技能、创新意识、实践技能的培育。   好的一点是,经过四年试验教材的运用,同学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这为同学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同学的解决问题技能和实践技能制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四个方面编排:   1、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第三单元“分数”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2、空间与图形:包括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   3、统计与概率:包括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   4、综合应用的内容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内容分散编排。   三、教学目标:   1、让同学经受探究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质数、合数。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想,进展初步合情推理的技能。   2、让同学经受探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约的问题。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估量不规章图形的面积大小,并能用不同方法计算面积。   3、同学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知道公倍数和公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同学能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的顺次,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4、让同学知道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形式,并能依据所给定的条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程度;能按指定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   四、教学措施:   1、着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留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同学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3、加强计算技能的培育和强化练习。   五、教具学具预备: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板和剪刀。   2.20根同样的铅笔和渠道模型。   3. 教学课件及3张完全相同的圆和剪刀。   4. 投影片,两张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5.每位同学两张同样的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