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碘过敏反应抢救预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医院碘过敏反应抢救预案 一、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期巡视检查患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二、科室人员应熟练掌握急救流程,常用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仪器及器械及时充电,防治电池耗竭; 三、和含碘非离子型造影剂有关的不良反应本质上一般都为轻到中度且为暂时性的,重度反应和致死反应非常罕见。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度的感觉异常,如热感或暂时性的金属味觉。腹部不适或疼痛很罕见(发病率<1:1000),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也很少见(发病率<1:100,但>1:1000)。 过敏反应较少见,通常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和皮肤反应,如呼吸困难、皮疹、红斑、荨麻疹、搔痒和血管性水肿,它们可在注射后立即出现也可在几天后出现。 严重的反应如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或肺水肿非常少见。 严重反应的最初症状可能仅是轻微的过敏症状,必须马上停止继续使用造影剂,必要时应立即通过血管给药进行相应的治疗。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病人其过敏反应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误为迷走神经反应。迷走神经反应可引起低血压和心律过缓,很少见。可能发生头痛或发热。高血压的发作也可能发生。偶可发热伴寒战。 四、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由当班特办医师组织实施抢救,24小时值班医师协助向科室负责人汇报、协调临床医师技术支持,护理人员在医师指导下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值班技术人员准备急救车负责运送病人。 五、应立即停止造影检查,病人平卧,头侧位,松解衣领及裤带,清除口、咽、气管分泌物。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体征 六、如出现休克,立即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小儿0.1m1。如症状不缓解,每20-30分钟继续应用一次,直至脱离危险。 七、吸氧、保温,如有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时应行环甲膜穿刺术或气管切开术; 八、肌注或静注地塞米松5—10mg或静滴氢化考的松200—400mg或肌注异丙嗪25—50mg。 九、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适当补充血容量,首次输液宜快速输入500ml。 十、缓解气管痉挛,伴有哮喘发作者应用氨茶碱静注或用异丙肾上腺素; 十一、过敏反应症状明显者立即由医师、护理人员送急诊科抢救;不良反应为轻度者,病情平稳后送人病房或离开科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