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初一语文新编教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1 初一语文新编教案初一语文新编教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 1 1秋天的怀念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秋天的怀念一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通篇洋溢着作家史铁生对母亲的无尽怀念和对母爱的深情赞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先创设情境,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朗读、交流来了解课文大意,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精彩词句,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崇高的母爱。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体会母爱的伟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人生路上的困难和不幸,学会坚强,珍惜生命。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感受和表达朴素而深厚的母爱。难点: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人生路上的困难和不幸,学会坚强,珍惜生命。教具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把课文读通顺。2.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 个课时。教学方法:品析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知道什么礼物吗?(茫然)师(稍停):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位作家,一位坐着轮椅的作家,一位深深爱着母亲的作家,板书:史铁生。(课件演示)师:今年,作者已经 63 岁了,可在他 21 岁时,突而其来的一场重病使他高位截瘫,也是在这一年,深爱着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多年来,作者一直都深深地怀念着母亲,于是他用那种浓浓的爱写下这篇秋天的怀念。师:下面,让我们带着作者的哀思,作者的深情读一下这个题目。(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视觉认知和教师动情的介绍,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学习的氛围。)二、自由读文,整体认知。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自由地读读课文。请同学找出你印象最深的一段或一句话读给大家听。出示课件:正确流利有感情(设计意图:课文新课标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此过程主要是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教师通过三种不同的读书阶段来满足所有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表现,并鼓励学生有敢于挑战的精神。)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课文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的事?2、找出作者暴怒无常的表现?3、面对着这样的孩子,母亲是怎样做的呢?4、讨论:母亲“忍”的是什么?师:母亲“忍”的是什么呢?师:你能找出相关的语句吗?师:母亲“忍”的还有什么呢?师:你能找出相关的语句吗?师:然而,母亲却走了,带着她的爱,带着她的苦,悄悄地走了,她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了,(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体会母爱的伟大。此环节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5、母亲临终时交代了什么?6、探究好好活。师:作者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了吗?师:你能找出相关的语句吗?(设计意图:从菊花盛开的各种颜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路上的困难和不幸,学会坚强,珍惜生命。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四、情景体验,真情告白。师:从此,作者像秋风中盛开的菊花一样,活得泼泼洒洒、烂烂漫漫;从此,作者振作起来,成为了一位大作家。如今,正好是清明时节,作者面对着母亲的遗像,他会说些什么呢?(以母亲的遗像为背景图,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背景音乐,创设清明扫墓的情景,让学生真情表白,从而感受和表达朴素而深厚的母爱。)五、渗透教学,升华思想。师: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时此刻此景,作为儿子即使有千言万语,也无法挽留母亲了,所以我希望每一位同学,好好地爱着母亲,好好地善待母亲。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 2 2看云识天气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2.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二)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2.体会谚语这种语言的形式美。二、重点难点重点: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难点:1.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2.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学生一时难于分辨,所以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难点。三、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进行说的比赛,其中还可以培养观察能力。2.听音乐,描述可能出现的画面。3.分小组讨论,进行制表。4.搜集有关识别天气的谚语,班上交流,并建立一个小天气预报站。四、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画面: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点砸在盆上叮当响,人们四下奔跑的声音,鸡鸭乱叫声。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雨来临时的场面,由什么的变化引起了雨的到来?对,是云、风的到来引起的,所以说,云的变化就能暗示天气变化。(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和想像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云和天气关系的课文看云识天气。(一)明确目标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2.理清如何看云识天气。3.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二)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及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2)从题目上看,你还能读出什么来?体裁说明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2.读课文,第 1 段老师范读,第 2 段全班女生齐读,第 3、4 两段分别由两名女同学朗读,第 5 段、第 6 段分别由两名男生朗读,第 7 段全班男生齐读。3.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第一部分(第 1 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第二部分(第 2-6 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第三部分(第 7 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4.这样分段,体现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5.阅读第 1 段,回答下面各题。(1)这段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2)如何分层?第一句是第一层,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中间是第二层。(3)第一段中哪些内容照应“姿态万千”,哪些内容照应“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这些内容与“姿态万千”相照应。“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这些内容与“变化无常”相照应。6.分组讨论制表,把同学们分成三个组,第一组阅读第 3 段,讨论并制出晴天云彩简表;第二组阅读第 4、5 段,讨论并制出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第三组阅读第 6 段,讨论并制出云彩识天气简表7.同学交流如何看云识天气。8.由多媒体演示云和天气的变化,并伴随音乐,同学们看着画面进行复述。9.再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云低而厚密,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是什么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分类别。(2)“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这是什么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打比方。10.本文的说明方法是分类别、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有:(l)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3)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4)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5)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6)隔着云着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分类别:光彩有晕、华、虹、霞。(四)总结、扩展这篇课文紧扣题目进行说明,层次十分清晰:首先说明春云可以识天气。因为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这是全文的重点,写得详细、缜密,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带来暴风雨的云,又从云的形态特点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再说到云的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在说明中,从现象入手,进而触及事物的本质。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就是本质。云的种类很多,但说明层次不乱,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助于把“春云识天气”的事理说清楚。最后画龙点睛,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拟题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阅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即最后一段分组拟题,互作答案。结尾总结全文、点题,同时说明了看云识天气的局限性。(五)布置作业在课外,练习看云识天气。试着根据天空中的云彩形状,判断一下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把结果写在教室后墙的黑板上。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 3 3猫教学要求1.学会 4 个生字,掌握“稿纸”等词。理解“古怪、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积累“生机勃勃”等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猫的特点。3.品味“说它吧”,“蹭”“踩印几朵小梅花”,“生机勃勃”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4.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特点的。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真实具体地描写的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生机勃勃”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3.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大花猫小时候的可爱。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学生介绍认识的猫。2.教师予以归纳。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二、整体感知,掌握生字词1.明确自学要求。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同桌多读几遍。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3.检查自学效果。教师随意地抽出下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任凭 无忧无虑 尽职 稿纸 抓痒 丰富多腔 遭殃 蹭 责打 折腾 枝折花落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重点注意:“蹭、痒、凭、殃,注意“折”的多音。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重点注意“耍”与“要”、“乖”与“乘”、“虑”与“虚”的区别。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的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理解。任凭:无论。不管。尽职:做好本职工作。遭殃:遭受灾殃。丰富多腔:本课指猫的叫声种类多。无忧无意:没有忧虑。4.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自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交流。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大花猫小时候逗人爱。三、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小花猫的可爱1.自学第四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2.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教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学生: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教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学生: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教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3.教师归纳: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你会怎么评价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