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实施过程

举报
资源描述
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实施过程 第一步: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活动。 第二步:分解作业步骤。 把正常的作业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 用几个文字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不说如何做; 可以进行班组集体讨论。 第三步:识别每一步骤潜在的主要危害和后果。 识别时思路:即辨识危害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可能发生的故障或错误是什么?其后果如何?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其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发生的可能性? a)谁会受到伤害?(人、财产、环境) b)伤害的后果是什么? c)找出造成伤害的原因。 第四步: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a)管理措施:即组织措施、技术措施 b)人员胜任:有否岗前培训?特种作业持证上岗 c)安全设施:机械防护设施,监视、测量设备,个体防护用品 第五步:进行风险评价。 一般穿插定量分析法中的矩阵法予以补充: 同时结合LEC评价法进行半定量评价: D=LEC 式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L、E、C分值分别按照下述表格确定: 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6 3 1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0.2 0.1 很不可能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说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指存在某种情况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不是指这种情况在我单位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如:车辆带病运行时,出现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L值应为6或10),而不是指我单位车辆带病运行的可能性有多大(此时L值为3或1)。 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频繁程度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6 3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 2 1 0.1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可能出现的结果 经济损失(万元) 伤亡人数 100 200以上 死亡10-29人、重伤50人以上 40 100-200 死亡3-9人、重伤10-49人 15 50-100 死亡1-2人、重伤3-9人 7 10-10 一次重伤1-2人 3 1-10 多人轻伤 1 1以下 少量人员轻伤 4)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分为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五个等级。具体划分见下表: D值 危险程度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注:D>70的危险源列为重大安全风险。 第六步:提出安全措施建议。 a)设施设备的本质安全 b)安全防护设施 c)安全监控、报警系统 d)工艺技术及流程 e)操作技术、防护用品 f)监督检查、人员培训 第七步:定期评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生产安全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