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九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 1.用带负电的橡胶棒去靠近一个轻质小球,二者互相吸引.则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正电 C.可能带负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开关S闭合,灯L1、L2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当他用导线连接L1两端时,两灯仍不亮;当导线连接L2两端时,L1亮、L2不亮.由此可以判断 A.灯L1断路 B.灯L2断路 C.灯L1短路 D.灯L2短路 3.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从容器中抽出一定高度的液体并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圆柱体乙,此吋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圆柱体乙原来对地面的压力分別为F甲和F乙,则 A.F甲一定等于F乙 B.F甲一定大于F乙 C.F甲一定小于F乙 D.不能确定 4.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C.厦门的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约为37℃ D.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工作电流约为1A 5.下列估计值合理的是(  ) A.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电流约为2A B.某中学生以正常速度从教学楼一楼登上三楼,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300J C.中学生骑自行车的功率大约为80W D.两节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压大约为4V 6.如图所示电路图中,与实物电路对应的是(  ) A. B. C. D. 7.某次物理课上,老师将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放在讲台上,同学们很快观察到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凉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霜是凝固现象 B.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 8.用丝线悬挂着的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将其中的任意两个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判断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 ( ) A.两个带异种电荷,一个不带电 B.其中一个小球带电,另两个不带电 C.若甲带正电,则乙、丙带负电 D.若甲带负电,则乙、丙带正电 9.如图所示是两个电阻的4种不同接法,已知R1>R2 ,则总电阻最小的是图( ) A. B. C. D. 10.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做功增加燃料混合物内能的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11.如图所示,开关闭合,两个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而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该电路故障可能是 A.电流表开路,并且L1、L2灯丝断了 B.L1灯丝断了 C.灯泡L2开路 D.灯泡L1短路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质铅笔里的石墨芯属于导体 B.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含有的热量不同 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的电路,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应该闭合开关________,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应该闭合开关________。 1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1μ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影响人体健康.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_________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________. 15.一个重为2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水平拉力作用时恰能以50cm/s的速度匀速运动,若物体运动了5m,拉力的功率为3W,则拉力做功_______J,重力做功_______J. 16.如图所示是电阻R1、R2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则R1_______R2(选填“>”、“<”或“=”);若将R1、R2并联接在电压为1V的电路中,则干路的电流为______A。 三、实验题 17.(8分)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实验的器材有:学生电源1个,电流表、电压表各1个,开关2个,滑动变阻器1只,定值电阻Ro;待测电阻Rx,导线若干. (1)如图甲是实验电路图,小明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户应移至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①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R断路 D.R短路 ②排除故障后,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定值电阻的阻值Rx=________Ω. (2)实验时,小玲所在小组利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完成对未知电阻R的测量,如图丁所示是她们按照设计想法连接的部分实验电路. ①请你依据下面的实验步骤,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只添加一条导线). 实验步骤: A.开关S和S1都闭合时,读取电流表的示数为I1; B.开关S闭合,S1断开时,读取电流表的示数为I2. 请你用I、I2、RO表示Rx,则Rx=___________ 18.(8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是: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热, (1)通过控制_____来保证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此时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 (2)通过比较它们_____变化的多少来判断它们吸热能力的大小,此时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小雨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如图乙所示。 (3)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它们_____相同。 (4)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_____相同。 19.(8分)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 规格完全相同。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按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 (3) 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_______(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降低”);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______; ②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 个标准大气压; ③若小明和小红所选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根据图像丙分析可知 m1 _____m2(填“>”“<”或“=”)。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在杠杆AB上挂了一个重为G 的物体.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最小动力. (_______) 21.(8分)如图的电路,缺少一根线,请用笔画线补上,要求:用电流表测两只灯泡的电流,开关S只控制灯L1. 五、计算题 22.(10分)电阻R1上标有“6Ω,1A”字样,R2上标有“12Ω,0.5A”字样,若把它们串联起来,它们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多少?若把它们并联起来,则干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23.(1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2、A1的示数分别为1.0 A和0.4 A,电压表的示数为6 V。试求: (1)L1两端的电压U1和通过灯L2中的电流I2; (2)物理学中把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Q与通电时间t的比值叫作电流强度.即I=Q/t,其中电量的单位为库仑(C),时间的单位为秒(s),电流强度的单位为安培(A),试计算通电1min,通过灯L1的电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 用带负电的橡胶棒去靠近一个轻质小球,二者互相吸引.有可能是小球带正电荷;也有可能小球不带电,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选D. 2、B 【解析】 试题分析:闭合开关时两灯均不亮,说明电路中某处断路,或是两灯均短路;用导线先并联在L1 两端时,发现L2亮,灯L1 不亮,说明电路通路,两灯泡不可能短路,L2不可能断路;同时因导线与灯L2并联,两灯均不亮,说明灯L1不可能短路,故只能为灯L1发生了断路,故选A. 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3、C 【解析】 由图可知,甲、乙的横截面积关系为:S甲<S乙,已知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F= pS=G=mg可知,甲、乙的剩余部分质量大小关系为:m甲剩<m乙剩; 由图可知,甲、乙原来的高度是:h甲>h乙,从甲容器中抽出一定高度的液体并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圆柱体乙(设减小的高度为△h),由h′=h-△h可得,甲、乙剩余的部分高度:h甲′>h乙′,由题可知剩余的甲对地面的压强等于剩余的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根据p=ρgh可得:ρ甲<ρ乙,由于抽出甲的高度与切去乙的高度相同,且S甲<S乙,根据V=Sh可知,抽出甲的体积与切去乙的体积关系是:V甲抽<V乙切,根据m=ρV可知,抽出甲的质量与切去乙的质量关系是:m甲抽<m乙切,由于物体原来的质量m=m剩+m切,所以,m甲<m乙,根据F=G=mg可知F甲<F乙. 4、B 【解析】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故A不符合实际; 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故B符合实际; C.厦门的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约为28℃,故C不符合实际; D.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工作电流约为0.18A,故D不符合实际. 5、C 【解析】 A.教室日光灯的电流为0.2A,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日光灯额定电流的一半,约为0.1A,故A不合理; B.中学生体重在G=500N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h=3m左右,中学生以正常速度从教学楼一楼登上三楼,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 左右,故B不合理; C.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速度在左右,脚下的牵引力F=16N在左右,骑行功率在 左右,故C合理; D.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两节干电池串联电压为3V,故D不合理。 故选C。 6、B 【解析】 解:由实物图可知,电流路径从正极出来然后分成两条支路,一条支路上是灯泡和开关 ,另一条支路上是电动机它们组成并联电路,然后汇合经过一个开关,回到负极. A、开关控制的是电动机所在支路与实物图不相符;B、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一个开关控制灯泡支路,与实物图相符.C、干路上有两个开关,没有开关与灯泡串联,与实物图不相符.D、两开关分别控制两支路,与实物图不相符.故选B. 点睛:根据实物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由各选项电路图得到正确答案. 7、B 【解析】 干冰在常温下易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水蒸气凝华形成霜,液化出现白雾现象。 【详解】 A.霜是有水蒸气变为固体的过程,是凝华过程,A不符合题意; BC.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放在水中变为气体,所以水中的气泡是二氧化碳气体,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水面上的白雾是水蒸气液体成的小水珠,不是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的物体,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8、A 【解析】 由于其中的任意两个靠近都相互吸引,所以它们之间不可能有带同种电荷的,也不可能有两个或三个不带电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