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声音》(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在二胡琴弦粗细相同的情况下,琴弦越长,发出的声音越( );琴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 )。 2.人的耳朵可以分为( )、( )和内耳三部分。 3.我们可以用( )来描述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声音的高低。 4.乐曲中音符“1”“2”“3”按声音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______。 5.人耳分为( )、( )和( )三部分。 6.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准。音叉上都标有有字母和数字,例如“C  512”,字母代表这把音叉发的声是C调,数字代表的是这把音叉振动时每秒振动_________次。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感觉手很麻,这说明它在_______而发出声音。 7.用橡皮筋制作乐器时,橡皮筋越紧,拨动时发出的声音越( );橡皮筋越松,波动时发出的声音越( )。 8.( )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 )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二、选择题 9.“土电话”实验能说明的正确结论是(    )。 A.固体能够传声 B.固体不能够传声 C.空气能传声 10.在“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    )。 A.“打哈欠”影响了耳郭的振动 B.“打哈欠”影响了鼓膜的振动 C.“打哈欠”影响了听觉神经的振动 11.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A.固体 B.气体 C.真空 12.鼓膜对人很重要,但也很轻薄,所以要避免(    )。 A.打喷嚏 B.频繁地掏耳朵 C.高声说话 13.下列声音中,属于人为制造出是(      )。 A.风声 B.海浪声 C.歌声 14.敲击小鼓的鼓面时,纸屏上吊着的泡沫塑料小球会被弹起。在这个实验中,(    )模拟的是鼓膜的作用。 A.小鼓的鼓面 B.纸屏 C.泡沫塑料小球 15.吉他上的弦越粗发出的声音就会(    )。 A.越高 B.越低 C.越强 16.在下面的三种物体中,(    )传播声音的能力最佳。 A.空气 B.游泳池 C.桌面 17.声音传播的方向是(    )。 A.沿一个方向传播 B.向四面八方传播 C.沿两个方向传播 18.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音高就高。 A.物体振动得快 B.物体振动得慢 C.物体振幅越大 三、判断题 19.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越低。( ) 20.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是因为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 ( ) 21.上课的铃声,我们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 22.声音在塑料棒和钢条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 ) 23.向小瓶中吹气,瓶中能发出“嘘嘘”声,这是瓶子振动产生的。( ) 四、连线题 24.将对应的选项在答题卡上填涂。 外耳道 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鼓膜     传递声音到中耳 听小骨 传递振动到内耳 耳蜗     将神经信号传递大脑 听觉神经     将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 五、排序题 25.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请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填一填。【填序号】 外界传来的声音→( )→( )→鼓膜→( )→( )→( )→大脑 ①外耳道    ②听觉神经   ③耳蜗   ④耳郭   ⑤听小骨 六、简答题 26.2021年7月4日,中国航天员成功出舱到舱外作业。在太空里,航天员刘伯明和汤洪波之间彼此谈话时需要靠无线电设备才能听到彼此的讲话声,这是为什么? 27.声音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七、实验题 28.某科学小组进行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请根据要求完善实验。 1.探究声音强弱对鼓膜振动的影响,需要保持音叉与“鼓膜”的距离( ),改变( ); 2.探究声音远近对鼓膜振动的影响,需要保持敲击音叉的力的大小( ),改变( )。 3.请根据实验现象,补齐实验记录单。 比较“鼓膜”振动的实验记录单 距离不变 发声强 鼓膜振动幅度( ) 发声弱 鼓膜振动幅度( ) 用力不变 距离近 鼓膜振动幅度( ) 距离远 鼓膜振动幅度( ) 4.总结:鼓膜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 )。声音的远近强弱等条件不同,引起鼓膜的振动也( )。 参考答案: 1.     低     高 2.     外耳     中耳 3.     音量     音调 4.3、2、1 5.     外耳     中耳     内耳 6.     512     振动 7.     高     低 8.     空气     真空 9.A 10.B 11.C 12.B 13.C 14.B 15.B 16.C 17.B 18.A 19.√ 20.× 21.√ 22.√ 23.× 24. 25.     ④     ①     ⑤     ③     ② 26.太空属于真空环境,真空不能传声。 27.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8.     不变     敲击音叉的力     不变     音叉与“鼓膜”的距离     大     小     大     小     振动     不同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题《呼吸与消化》(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消化器官可以将________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________和________。 2.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______、______和______是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 3.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 )、( )类、(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4.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把食物分为( )类和动物类。 5.食物进入人体内依次经过口腔、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些器官构成了人体的________系统。 6.鱼肉中主要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芝麻中主要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米饭中主要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 7.______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______,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 8.我们从食物中获取的各种营养必须合理搭配,以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的( )。 二、选择题 9.( )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 A.呼吸 B.锻炼 C.食物 10.某人牙齿经常出血,这是因为体内缺乏维生素C的缘故,医生嘱咐他多吃(    )。 A.海产品 B.肉类 C.水果蔬菜 11.在呼气过程中,呼吸器官参与的顺序是(    )。 A.肺—气管—鼻子或口腔 B.鼻子或口腔—气管—肺 C.气管—鼻子或口腔—肺 12.根据“平衡膳食宝塔”,人们一般吃的最多的食物是(    )。 A.米饭、面条 B.牛奶、坚果 C.牛肉、鱼、鸡蛋 13.要检验核桃里是否含有脂肪,可以(  )。 A.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蓝 B.在纸上涂抹,观察是否留下油迹 C.放入嘴里咀嚼是否有甜味 D.放点油炸脆 14.测量肺活量的过程中,发现肺活量测量袋有个小孔,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小孔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可以继续使用 B.要用胶布将小孔粘住或换用新的测量袋 C.使用其他同学用过的测量袋 15.米饭咀嚼6次以后,会变得(    )。 A.大块、完整,较干燥 B.小块、较软、较湿润 C.细碎、湿润、较软 16.奶酪属于(    )。 A.植物类食物 B.动物类食物 C.都不是 17.下列各种叙述中,不符合青少年膳食指南的是(    )。 A.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 B.想吃什么就多吃一些 C.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 18.在平静状态下我们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是(    )次。 A.1 B.20 C.60 D.100 三、判断题 19.零食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我们可以多吃( ) 20.牙龈出血、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 21.通常肺活量越大,说明我们的身体越健康。( ) 22.食物中绝大多数的营养是在胃中被吸收。( ) 23.小麦、玉米、大豆、黄瓜都属于植物类食物。( ) 四、连线题 24.把器官和功能连起来。 牙齿   暂时储存和消化食物 小肠 储存食物残渣和吸收少量水分,形成粪便 胃 将食物磨碎 大肠 消化和吸收养料 食道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五、简答题 25.消化器官对我们至关重要,谈谈我们该如何保护它们。 26.话说慢羊羊村长在做实验时,不小心把碘液滴在了面包上,结果发现面包变成了蓝色,你能告诉他这是什么原因吗? 六、实验题 27.小华用饮料瓶和气球制作呼吸模型:先用剪刀剪去饮料瓶底,将气球按图一反扣在瓶口上,再将另一个气球割开,用细线和气球膜封住瓶底部。小华用饮料瓶模仿人体的胸腔,用气球模仿人体的肺。通过图二、图三的实验,小华做了如下推断,请你判断他的推断是否正确。 (1)图二是模仿吸气,图三是模仿呼气。( ) (2)呼气时肺变小。( ) (3)吸气时肺和胸腔都变大。( ) (4)胸腔扩得越大,吸入的空气越多。( ) 七、综合题 请根据绘本《神奇校车—在人体中游览》的节选回答问题。 这里可真安静呢,里里外外都在蠕动,不断地把食物压碎,并把它们搅拌成粘稠的液体(食糜)。校车也随着食物翻来翻去,消化液还不断喷到车窗上,现在我们算是知道汉堡进入肚子里的下场了。 28.这段文字描写的人体消化器官是( ),它的作用是( )。 29.如图所示,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和切碎的食物可以模拟该器官的作用。实验时反复捏挤袋子,此时我们模拟的该器官特点是(    )。 A.安静 B.蠕动 C.很大 30.实验时,袋子里的水模拟的是这个器官中“会不断喷到车窗上”的( )。 参考答案: 1.     食物     养料     能量 2.     维生素     水     无机盐 3.     蛋白质     糖     脂肪 4.植物 5.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消化 6.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7.     维生素     能量 8.均衡 9.C 10.C 11.A 12.A 13.B 14.B 15.C 16.B 17.B 18.B 19.× 20.√ 21.√ 22.× 23.√ 24. 25.①吃饭要细嚼慢咽,养成定时吃饭的习惯。②不吃过热过冷的食物。③每天刷牙。④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⑤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 26.面包里含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 27.     √     √     √     √ 28.     胃     研磨和分解    29.B    30.消化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