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题含期中期末(附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题含期中期末(附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微小世界》 (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肉细胞中的( )。 2.常用的光学显微镜的镜片都是________。 3.放大镜又叫( ),镜片是透明的,中央( )、边缘( )。 4.草履虫的身体是由______个细胞构成的,因此被称为______生物。但是它却能完成所有生命活动。 5.在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污水和污物的处理都是靠( )的作用完成的。 6.人类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_______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7.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________在适宜温度下,发酵使牛奶形成酸奶。 8.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央__________、边缘__________。 二、选择题 9.下列使用显微镜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B.安放——放片——对光——调焦——观察 C.安放——调焦——对光——放片——观察 10.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正确的是(    )。 A.肉眼è放大镜è光学显微镜è扫描隧道显微镜è电子显微镜。 B.肉眼è放大镜è电子显微镜è光学显微镜è扫描隧道显微镜。 C.肉眼è放大镜è光学显微镜è电子显微镜è扫描隧道显微镜。 11.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B.有的晶体很小,要放在放大镜下或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C.晶体都是晶莹透亮、透明无色的固体 12.首先笑笑用干稻草放入水中制成培养液(如图),甲杯中的液体最好选用(   )。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池塘水 13.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时,看到了下图那样的图像。这时需要把标本向(    )移动才可能看到整个生物体。 A.左下方 B.右上方 C.右下方 14.科学家一般选择(    )来观察大肠杆菌。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15.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调节反光镜后,始终没有看到标本的像,可能的原因是(   )。 A.标本在观察过程中发生了移动 B.标本处在通光孔中央 C.使用的目镜倍数太小 D.使用的物镜倍数太小 16.为了观察新冠肺炎病毒,科学家可能选择的工具是(    )。 A.放大镜 B.普通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17.下列是显微镜下植物根尖细胞的图像的是(    )。 A. B. C. 18.关于光学显微镜的镜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学显微镜中的两块镜片一块是凸透镜,一块是凹透镜 B.光学显微镜中的两块镜片都是凹透镜 C.光学显微镜中的两块镜片都是凸透镜 三、判断题 19.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和细胞。( ) 20.为了防止馒头霉变,要将它放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 ) 21.像放大镜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 22.在一定的范围内,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放得越大。( ) 23.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专门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 四、简答题 24.你能使烧杯、塑料袋具有放大作用吗?写出你的方法。 25.面包发霉是大量霉菌造成的,新冠疫情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霉菌和病毒都是微生物,小科认为微生物都是有害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五、实验题 霉菌的研究:小明准备研究霉菌的生长与温度因素是否有关,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26.用________刮少量的霉菌涂在两块________大小的面包上。 A.手指          B.牙签     C.相同            D.不同     27.用滴管在一块面包上滴10滴水,在另一块面包上滴_________ 水。 A.20滴 B.10滴 C.0滴 28.用塑料袋分别包好两块面包,扎好袋口___________ 。 A.都放在同一张桌子上 B.一个放在阳光下,一个放在冰箱里 C.一个放在冰箱里,一个放在抽屉里,持续观察,记录变化。 29.根据以上实验得出,小明同学这个实验研究的是霉菌生长和________的关系。它采用的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实验法;其中,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实验时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等。 30.我们知道食物腐败变质是由________引起的,霉菌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了更好的储存食物,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保存食物。 参考答案: 1.叶绿体 2.凸透镜 3.     凸透镜     厚     薄 4.     1     单细胞 5.微生物 6.疫苗 7.乳酸菌 8.     厚     薄 9.A 10.C 11.C 12.C 13.B 14.B 15.A 16.C 17.B 18.C 19.√ 20.× 21.√ 22.√ 23.√ 24.烧杯、塑料袋里装水 25.许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酿酒、制醋、做酱油是细菌和真菌共同发酵的结果,可口的泡菜是细菌加工的产品,松软的馒头、面包是酵母菌的功劳,蘑菇、猴头、木耳、都是真菌的菌丝体。 26.     B     C    27.B    28.C    29.     温度     对比     温度     水分     光照    30.     微生物     冷冻法     晒干法     腌制法(或者真空包装法、灭菌密封法)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题《地球的运动》(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猫头鹰在夜晚活动,郁金香在白天开放,都是受(    )的影响。 A.昼夜交替 B.四季变化 C.太阳热量 2.古人用圭表观察的是(   )。 A.一天中,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 B.正午时分,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 C.一天中,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 D.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 3.下列四个节日中,正午影子最长的是(   )。 A.春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4.借助地图比较陆地与海洋面积大小,可以用的方法是(    )。 A.测长度 B.肉眼直接判断 C.量面积 D.数格子 5.春天,燕子会到金华等地作巢、产卵:秋天,燕子又飞回到南方过冬。这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中(   )。 A.光照量的变化 B.湿度的变化 C.温度的变化 6.下列四种动物中,生活习性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猫头鹰 B.蝙蝠 C.狗 D.老鼠 7.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 A.年 B.月 C.天 D.时 8.狗在晚春初夏时会褪去身上的细毛,冬季前褪去了粗毛长更多的细毛。这说明_______。 A.四季变化影响着狗的身体 B.狗换毛决定了季节变化 C.狗随昼夜变化改变自己 9.下图是地球公转到某个位置的示意图,这时北半球是(    )。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10.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出现的时间是每年(    )初,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出现的时间是每年(    )初。 A.一月   七月 B.七月   一月 C.一月   六月 二、填空题 11.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逐渐____________;从冬到夏,逐渐____________”。 12.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_____________”理论,波兰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发表了不朽名著___________。 13.在模拟《谁先迎来黎明》的实验中,如果小组的同学自西向东慢慢转动,身上贴着写有_______的同学先看到太阳;如果小组的同学自东向西慢慢转动,身上贴着写有_______的同学先看到太阳。 14.古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说明了:_______。 15.在地球的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_____季最_____,_____季最_____,_____季和_____季适中。 16.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称为______动物;有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称为______动物。 17.地球上不同的地区,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______。______的北京比______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18.圭表用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在指导古代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判断题 19.我国的新疆乌鲁木齐比首都北京先迎来黎明。( ) 20.当我们处在运动的物体上时会看到周围静止的景物向相反方向运动。( ) 21.都说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我认为这是太阳绕地球转动造成的。( ) 22.想要表达地球的内部结构,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地球海陆分 布模型。( ) 23.从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可以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 四、连线题 24.请把地球自转与公转和产生的现象连线。 四季变化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现象 不同地方时间的差异   地球公转现象 不同季节影子长短变化   五、简答题 25.小明今年去了两次海南岛,一次是和爸爸一块去的,他发现他影子朝南;一次是和妈妈一块去的,他发现他的影子朝北。那么小明和爸爸、妈妈去海南岛的时间可能是哪个季节? 26.小明的妈妈从北京出发去日本东京出差,小明和爸爸在机场为妈妈送行,此时北京的时间是下午2:00,请问此时东京的时间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北京位于东八区,东京位于东九区) 六、实验题 27.探索地球形状实验,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位同学将移动小帆船沿伞面慢慢移动靠近观察的同学 A.将伞打开,放在两同学之间 B.在小船上插上小帆 C.一位同学将小船沿伞面向另一同学移动,另一同学贴住伞面观察 D.制作小船和小帆 观察的同学看到的是________。 A.先看到帆      B.先看到船身 七、综合题 乐乐家位于深圳,她用蜡烛模拟太阳,用地球仪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如下图所示。 28.乐乐想,深圳现在是7月,正处于夏季,要模拟这个时间,地球仪的位置应该接近(    )。 A.① B.② C.③ D.④ 29.7月份,太阳的直射点在(    )。 A.南半球 B.北半球 30.12月下旬,地球运行到位置(    )。 A.① B.② C.③ D.④ 31.当地球运转到位置③时,北半球阳光(    ),是(    )。 A.斜射,冬季 B.斜射,夏季 C.直射,夏季 参考答案: 1.A 2.B 3.A 4.D 5.C 6.C 7.C 8.A 9.B 10.A 11.     变长     变短 12.     地心说     哥白尼     天体运动论 13.     北京     乌鲁木齐 14.人类的活动受到太阳的影响 15.     冬     长     夏     短     春     秋 16.     昼行性     夜行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