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单元检测卷2套(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单元检测卷2套(含答案) 第一单元水单元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 1.一般情况下,在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水会沸腾,这时的温度是(   )。 A.约100℃        B.一定是100℃        C.不确定 2.固态的冰到气态的水蒸气,这一过程称为(   ). A.升华         B.凝固         C.蒸发         D.凝结 3.下列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嘴巴吹灭       B.用灯帽盖灭        C.用水浇灭 4.水在自然界同时以(   )形式存在。 A.液态、固态         B.液态、固态、气态         C.固态、气态 5.分离木屑和铁屑最有效的方法是(    )。 A.捡出木屑        B.筛子分离         C.水分离 二.填空题 1.测量温度的仪器叫(      ),在测量时,我们的手应该拿它的(      )端,水结成冰的温度是(      )摄氏度。 2.观察“水结冰”的现象,我们发现冰块的体积比原来的水要(      )(填“大”或“小”)。 3.盐能够(      )在水中,也能从水中(      )出来。 4.水遇冷变成冰体积会(      )。 5.我们知道,食盐、(      )、(      )可以溶解在水中。 三.判断题 1.食盐放入水里不见了,是因为食盐变成水了。(   ) 2.蒸发在温度高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 3.增加食盆的量,可以增加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 4.如果温度计的管子破裂,我们不可以随手把它丢掉。(   ) 5.用滤纸过滤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比滤纸的边缘低。(   ) 四.连线题 1.连线题。 把下列物质在水中是否能溶解用线连起来。 木块  水银  蜂蜜  奶糖  肥皂 酱油  面粉  食用油     能溶解在水中     不能溶解在水中 五.简答题 1.在碎冰里加入了食盐,有什么作用? 2.把纸撕碎和水变成冰有什么不同? 3.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想要加快物质的溶解,有什么好办法?请写两种出来。 六.综合题 1.下列两个装置都可以用来对物质进行分离。 1.想一想每个实验仪器的名称是什么,填写在方框中。   2.A装置的分离方法是(      );B装置的分离方法是(      )。 3.某物质呈颗粒状,将少量该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并静置一段时间后仍然能看到明显的颗粒,由此判断,想要分离该物质,应该选择(      )装置(填“A”或“B”)。 2.科学小组的同学想了解食盐、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他们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如下数据。   (1)第1组、第4组选择水量为(      )毫升;第3组、第6组选择水量为(      )毫升。 (2)根据水量,对比每组中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量,我们会发现第(      )组的数据是错误的。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当时情况下, 100毫升的水中能溶解(      )克食盐、(      )克小苏打。 3.为了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我们一起来完成实验。   1.在实验中,橡皮筋的作用是(    )。 A.方便拿住试管       B.方便看清冰       C.方便观察冰面和水面的高度 2.实验中发现冰块融化所需的时间(    )。 A.非常短暂       B.比较漫长      C.需要1分钟 3.图中试管中温度计的液柱,下降快的是(    )。 A.左图温度计下降快些       B.右图温度计下降快些    C.一样快 4.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冰面和水面的高度相比(    )。 A.冰面低些       B.水面低些     C.没有变化 5.观察冰融化成水发生的变化,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多选题) A.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了 B.冰融化成水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C.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由固态变成液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A 4.B 5.C 二.填空题 1.气温计;上;0 2.大 3.溶解;分离 4.增大 5.味精;小苏打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让冰在同温度下融化,这样有利于降低实验的温度,达到预期的效果。 2.把纸撕碎,纸还是纸,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而水结冰是从液态变成了固态,属于状态变化。 3.用热水,把物体弄碎,不断搅拌等 六.综合题 1.A:三脚架,酒精灯;B:烧杯、搅拌棒;蒸发;过滤;B 2.50;100;4;36;10 3.1.C  2.B  3.A  4.B  5.ABC 第一单元水单元测试卷(二) 一.选择题 1.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   )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 A.加入更多的盐          B.加入更多的浓盐水          C.加入更多的清水 2.一般情况下,水要结成冰,水温要达到(   )。 A.0℃或以下       B.100℃或以上       C.10℃或以下 3.下面(  )与其他两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A.用手撕碎纸张 B.用火点燃纸张 C.用水弄湿纸张 4.把一张A纸折成纸飞机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 A.形状改变       B.颜色改变       C.性质改变 5.水蒸气在(   )条件下才能变成小水滴。 A.受冷         B.受热         C.受冷或受热         D.任何条件 二.填空题 1.物体的温度可以用(      )进行测量。 2.在做”纸不湿"的实验中,用来倒扣的杯子底部(      )(填“能”或“不能”)有小孔,防止空气泄漏。 3.水蒸气的特点有(      )、(      )、(      )。 4.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结冰时的温度是(      )℃。 5.把少量食盐和红糖放在水中,过一段时间后,食盐和红糖会消失,这个过程叫(      )。 三.判断题 1.所有的液体都能溶解在水中。(   ) 2.溶解的快慢只与温度高低有关。(   ) 3.水结冰实验中,在碎冰中加食盐是为了消毒。(   ) 4.实验中,万一有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用水扑灭。(   ) 5.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我们无法观察到。(   ) 四.连线题 1.把水、水蒸气、冰与它们各自特点用线连起来。 水         固态,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水蒸气         液态,有一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 冰         气态,没有固定体积和形状 五.简答题 1.把纸撕碎和水变成冰有什么不同? 2.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小花将一块糖放进了一杯50毫升的水中,他想要加快糖的溶解,现在桌面上有玻璃棒、研钵和一杯50毫升的热水,请你帮帮他,该如何做? 六.综合题 1.科学小组的同学想了解食盐、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他们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如下数据。 (1)第1组、第4组选择水量为(      )毫升;第3组、第6组选择水量为(      )毫升。 (2)根据水量,对比每组中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量,我们会发现第(      )组的数据是错误的。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当时情况下, 100毫升的水中能溶解(      )克食盐、(      )克小苏打。 2.下图是一个玻璃烧瓶,烧瓶内充满空气。瓶口用一橡皮塞塞紧,橡皮塞中插入一玻璃空心弯管,弯管内有一段红色液柱将烧瓶内的空气和外面隔离。 (1)如果用手捂住烧瓶时,弯管内的红色液柱会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方向移动,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具有______________性质。 (2)如果将烧瓶浸在比室温低的冷水中,弯管内的红色液柱将会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方向移动,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性质。 3.下列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填在相应的方框内。 ①面粉  ②酒精  ③胶水   ④水果糖  ⑤沙子  ⑥食用油   ⑦洗发水  ⑧高锰酸钾  ⑨白醋  ⑩洗手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 4.A 5.A 二.填空题 1.温度计 2.不能 3.看不见;透明;会流动 4.100;0 5.溶解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把纸撕碎,纸还是纸,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而水结冰是从液态变成了固态,属于状态变化。 2.水:看得见、摸得着、重、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轻、体积不固定 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有质量、占据空间 3.把糖利用研钵研碎,放入热水中,然后用玻璃棒搅拌。 六.综合题 1.50;100;4;36;10 2.右;受热膨胀;左;受冷收缩    3.②③④⑦⑧⑨⑩    ①⑤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