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完美版)识字2 传统节日

举报
资源描述
                  课题 传统节日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读“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过程与方法 搜集、讨论、整理传统节日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意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 重点 1.会读“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 难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教学素材 1.搜集我国传统节日习俗等图片资料。 2.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2.朗读课文。 教具 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激趣导入, 走近课文。 师: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请同学们猜猜诗中所写的是什么节日? (课件出示2) 生:重阳节。 师: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实,祖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请和老师一起,来了解祖国传统节日到底有多少。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初读课文, 感知内容。 (一)朗读课文 1.要求:朗读本课,以诵读为主。 朗读指导:(课件出示3)朗读本文的时候,以轻快的声音,亲切的语气反复诵读。 三字一句,三字一句,再七字一句,长短不一,很有韵律感。在读的时候,大家仔细体会。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师点评。 2.找一找,课文中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课件出示4)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①师: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节日,喜欢过春节吗? 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生交流) (课件出示5)(师播放春节有关图片)春节俗称“过年”,那一天人们按照传统习惯要穿新衣、拜年、贴春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②请一年当中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生自由说) 师出示节日名: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节日,大家判断哪些是传统节日,哪些不是传统节日?为什么? 说说各节日的时间,引导比较:从各个节日的时间上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日历上有两种日期——公历日期和农历日期,我国古代人民采用的是农历纪年法,用公历,农历是区分传统节日一个好办法。 这些节日是从古代就已产生并流传至今,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我们就把它叫做中国传统节日。(板书)请大家大声地读一读,把它们记在心里。 ③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看看每一个传统节日人们是怎么过的。 ④大家去搜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资料,谁来和大家分享?(课件出示6-11)(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相互补充,师相机板书:风俗、食俗、由来、传说、诗词) 如: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清明节的扫墓、踏青、诗词;春节的对联、扫尘、守岁等,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诗;元宵节的猜灯谜、逛花灯、吃元宵、庆团圆…… 大家阅读后,填表。(课件出示12) 节 日 风 俗 习 惯 春节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 看花灯 清明节 扫墓 端午节 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 乞巧节 牛郎织女相会 中秋节 吃月饼 重阳节 敬老、踏秋、赏菊、登高   朗读指导,为学生诵读本文,背诵本文打下了基础。 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明确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 搜集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和节日活动等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传统节日了解,然后让学生填表,系统地整理传统节日知识,让学生在心中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分钟 总结:同学们,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生活习性、民族心理的有力体现,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象征。同学们会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去探究丰富多彩的节日,了解有关传统节日更丰富的内容,也希望下节课我们能看到更多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读“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背诵课文。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 教学 (   )分钟    一、识字写字 1.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 (课件出示14)出示菊花图,让学生认识菊。由小船的图片,认识舟。 2.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课件出示15) 占-贴、传-转、气-乞、市-闹。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课件出示16) ①爱惜粮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②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一起吃团圆饭。 ③闹钟响,我知道要起床了。 ④星期天,我们班的同学义务去扫大街。 4.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后鼻韵母的字比较多,如“统、巷、堂、郎、饼、赏”等,学生一起反复读几遍。 相近的字: 般-船-舟 扫-雪 团-困 闹-闯 传-转 (2)观察发现。难写的字:街、闹。 (3)重点讲解。 艾:撇捺都要写得舒展,上面横画一定要写长点,撇捺交角稍微大点,这样字就写得美观。 “热”下的四点排列要注意方向,第一点向左,二、三点向下,第四点向右。 舟:第一撇是斜撇,第二个撇要写成“竖撇”。 转:写的时候要注意“车”的下面横画变成提。 二、拓展实践 我国的传统节日数量很多,刚才说到的还只是最具影响力、最普遍的几个,除此之外,许多少数民族也都保留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请同学们课外多去搜集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吧。   运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去识字、记字。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并巩固了学生识字。 对读音不同、字形相似、书写困难的字重点进行讲解,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质量。 由课文中的传统节日延伸到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拓展了课文内容,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 板书 内容   识字2.传统节日 节日名称  风俗习惯 春节 贴窗花 放鞭炮 元宵节 看花灯 清明 扫墓 端午 赛龙舟 吃粽子 艾香 七月七 乞巧 中秋 吃月饼 重阳 敬老 赏菊 登高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为什么呢?因为春节贴春联、放烟花;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亮吃月饼,这些内容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民风民俗,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教师让学生课前自主收集资料,课中合作交流信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共同探究多种传统节日的来历,以及有关美丽传说和神秘故事中的文化内涵,教师适时引出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各省贺岁对联和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以丰富活动内容在引导学生认识那些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体验节日文化的乐趣,感悟民风民俗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大团结意识,激发爱国热情,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