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行动方案

举报
资源描述
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行动方案 一、 医疗卫生资源相对不足 1、医疗卫生硬件资源缺乏 一是硬件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区级妇幼保健院(旧院)地处惠城区,惠阳居民享受妇幼保健服务项目路途远、体验差,新建院区周边交通不便利,群众无法便捷就医;西南片区、淡水土湖片区缺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是医疗卫生业务用房相对不足。区级妇幼保健院(旧院)、慢病站等业务用房破旧、设施设备老旧。区中医院业务用房面积不足,科室无法细分,病房设置不充足。淡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老旧、面积不足,难以有效开展基本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也无法满足城区居民的健康需求。三是医疗卫生设备不足。区卫生监督所执法车辆编制严重不足,影响了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和力度。 2、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力量较为薄弱 区医疗卫生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结构和分布尚不太合理,存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现象。一是医疗卫生系统人才总量不足。随着医疗机构的升级、扩容,现有的医疗卫生队伍规模缺口较大、人才分布不够合理。二是高精尖人才资源匮乏。高级职称、高学历人才偏少,重点专业业务骨干人才不足,缺乏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难以发挥头雁拉动区、乡镇两级医院医疗水平提升的作用。三是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需充实。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药、卫生监督及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不足,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还没有形成人员、技术等要素的高效、扁平化的流动交流机制。 二、 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1、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强化三医联动,探索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信息公开。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注重优化医疗资源区域城乡布局,努力实现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资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发展,推动公立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重点强化区直医院的能力建设,保持区直医院在区域内的主力军和领头羊作用。鼓励区直医院以专科联盟等模式,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带动乡镇卫生院紧缺学科、薄弱专科建设,提升镇级医疗服务水平和全区疑难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立相应的督促、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公立医院发挥公共卫生的职能。 2、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 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竞聘上岗、合同管理,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落实两个允许,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实行主要负责人年薪制。 三、 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立医院主导与社会办医相结合 1、推动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新格局 以各级公立医院为主体,社会办医作为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整个市场的医疗服务供给,鼓励、引入社会力量提供各种医疗服务,拓展社会办医空间,扩大用地供给,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统一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鼓励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院、护理院加入医疗卫生共同体,推动社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使医疗资源数量、规模与本区人口、医疗需求相配套,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务。 (二)坚持疾病治疗与疾病防控结合 进一步筑牢居民健康上下游防线,统筹综合医院、基层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发展。完善医防协同体系,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的高效协同、无缝衔接,相互推进。积极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新机制,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在继续承担公共卫生应急医疗救治的主要作用,加速建设应急感染病房,改造发热门诊流程。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将院内治疗与院外康复相结合,提供全流程医疗服务。探索医保支付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满足居民一体化、连续性的健康管理需求。 (三)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 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针对惠阳区卫生健康事业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做好顶层设计;以卫生健康体系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难题为导向,补齐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短板。 (四)坚持域内治疗与分级诊疗相结合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化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建设。在医疗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强化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把居民首诊留在基层;完善大医院补偿、管理、医务人员薪酬制度,让大医院和医生专注于治疗疑难重症;实施互联网+医疗服务工程,探索开展远程医疗项目、创新远程医疗模式,加快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推进与拥有优质医疗资源的惠城区、广州、深圳等地结对合作,形成区域性分级诊疗机制,建立明确的临床诊断、转诊、分诊制度,使医疗资源更加公平可及。 (五)坚持中医与西医并重 坚持中医与西医结合,使中医、西医形成叠加优势,构建中西医并行、并举、并重、并跑的机制。推广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遴选一批中医优势病种和诊疗项目,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联合攻关,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鼓励引导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给予中医专科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 四、 十四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健康中国战略为卫健事业提供政策支持 人民健康是百姓幸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重大转变,为建立我国大卫生、大健康的政策体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4月,惠州市成立健康惠州行动推进委员会,深入统筹推进健康惠州行动工作,加快推进惠州2+1现代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健康理念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国家、省、市的健康建设行动为惠阳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指引和政策支持。 2、产业发展为卫健事业提供经济基础 惠阳毗邻深港,身处大湾区,优质的产业基础和生态环境,成为惠阳长足发展的潜力和动力。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莞深惠都市圈等区域经济环境改善,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惠阳科信技术5G智能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地,深圳经济、人口外溢等多重利好将推动惠阳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惠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3、科技创新赋能为卫健事业注入新动力 计算机技术和医学信息技术正推动公共卫生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与变革,为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变革提供了新的推动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互联网医疗价值得到充分肯定,后续有利政策有望持续推出。科技创新赋能医疗卫生事业,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5G等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将为惠阳区智慧医疗、分级诊疗提供新动力,有助于预防-诊断-治疗全链条医疗解决方案实现,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改善就医体验。 (二)挑战 1、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制约 公立医院资源配置、人事制度、价格制定等受多个行政部门制约或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改工作的深入推进。社会办医不合理的定位,将会与公立医疗机构形成不良竞争,不利于形成双方优势互补、差异化服务群众的多元办医格局。 2、邻近地区虹吸效应带来压力 惠阳地理位置邻近深圳和东莞两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深圳和东莞拥有丰富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形成了对惠阳卫生人才、患者和医疗费用的三大虹吸效应,导致患者和医疗卫生人才双流失,对惠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带来了竞争压力。 3、人口结构变化及传染病、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 惠阳人口结构变化对卫健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惠阳老龄人口增速加快,流动人口规模巨大,给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供给与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活行为方式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惠阳区流动人口大,肝炎、结核病、性病、艾滋病、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及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疫情防控等带来了挑战。 五、 加大医疗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信息化水平 (一)完善区级公立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 1、推进信息系统升级改造 一是加快推进区妇幼保健院(新院)信息系统整体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对群众提供预约挂号、诊间支付、检查检验结果查询等便民服务,提升群众就医体验。二是以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为龙头,完成惠阳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健康惠阳便民服务平台、家庭医生服务平台三大平台建设,全方位提升惠阳区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为管理部门制定政策、完善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精确数据支撑。探索精准便捷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新模式。 2、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未来5年信息化建设将基于医院信息平台,以患者为中心,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实现全院资源的统一调度与管理,为患者、临床、管理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撑服务;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工作效率、杜绝医疗差错、降低运营成本为目标,借助医院信息化和5G+医疗打造智慧型医院。布设物联网络,为院内导航、后勤智慧化管理、物联网应用提供基础服务,通过蓝牙、WIFI、5G等推进物联网的全面应用;联合运营商搭建基于5G的无线网络覆盖,为5G医疗应用提供基础服务。力争2025年全区二级公立医院通过三级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三级公立医院通过四级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及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甲等评审。 (二)推进智慧卫监平台建设 2023-2025年,着力推进智慧卫监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依据医疗卫生行业执法的要求和标准,更广、更深、更细地推进各项医疗卫生监督工作,贯彻落实互联网+监督工作,推进智慧卫监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包括智慧卫监管理平台决策分析系统、智慧卫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等),依托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信息化技术,推动卫生监督手段由常规化向信息化转变,打造实时在线监控、移动执法、全面参与、远程交互、快速反应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现代卫生健康执法新格局,提升执法效能、管理效能,有效解决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少、装备落后、专业能力不高等方面的瓶颈。 (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 1、推动区域远程医疗中心信息平台建设 2025年前,构建以市六院为中心区域,辐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有条件的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涵盖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远程影像、远程检验、远程心电、远程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远程医疗中心信息平台。加快分级诊疗信息体系建设,规范优化基层信息化服务,实现及时更新、动态管理、综合利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四)推动互联网诊疗与互联网医院发展 总结评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建设、远程医疗服务的有益经验,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服务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高效、便捷、个性化等优势,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缓解线下诊疗压力,为疫情防控和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创造有利条件。 (五)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和能力建设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以防攻击、防病毒、防篡改、防瘫痪、防泄密为重点,切实保护个人隐私安全,防范网络安全突发事件。至2025年全区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面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并开展安全等级技术测评。推进全区卫生专网部署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提升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行。 六、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健康服务供给 (一)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1、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强化三医联动,探索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信息公开。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注重优化医疗资源区域城乡布局,努力实现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