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安徽省合肥四十二中学数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九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则的长为( ) A.4 B.5 C.6 D.7 2.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M是边BC上一动点(不与B、C重合).过点M的双曲线(x>0)交AB于点N,连接OM、ON.下列结论: ①△OCM与△OAN的面积相等; ②矩形OABC的面积为2k; ③线段BM与BN的长度始终相等; ④若BM=CM,则有AN=BN. 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④ 3.如图,在▱ABCD中,E是AB的中点,EC交BD于点F,则△BEF与△DCB的面积比为(  ) A. B. C. D. 4.如图,在菱形中,,,为中点,是上一点,为上一点,且,,交于点,关于下列结论,正确序号的选项是( ) ①,②,③④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抛物线上运动,过点作轴于点,以为对角线作矩形,连结,则对角线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6.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5的过程中,配方正确的是(  ) A.(x+1)2=6 B.(x﹣1)2=6 C.(x+2)2=9 D.(x﹣2)2=9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当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或 D.或 8.根据表中的二次函数y=ax2+bx+c的自变量x与函数y的对应值(其中m>0>n),下列结论正确的(  ) x … 0 1 2 4 … y … m k m n … A.abc>0 B.b2﹣4ac<0 C.4a﹣2b+c<0 D.a+b+c<0 9.某次聚会,每两个参加聚会的人都互相握了一次手,有人统计一共握了10次手.求这次聚会的人数是多少?设这次聚会共有人,可列出的方程为( ) A. B. C. D. 10.如图,的直径的长为,弦长为,的平分线交于,则长为( ) A.7 B.7 C.8 D.9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在一个布袋中装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它们分别写有“美”、“丽”、“罗”、“山”的文字.先从袋中摸出1个球后放回,混合均匀后再摸出1个球,求两次摸出的球上是含有“美”“丽”二字的概率为_____.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函数和,点为轴正半轴上一点,为轴上一点,过作轴的垂线分别交,的图象于,两点,连接,,则的面积为_________ . 13.己知圆锥的母线长为,底面半径为,则它的侧面积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 14.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ABCD对角线的交点P,已知点A,C,D在坐标轴上,BD⊥DC,▱ABCD的面积为6,则k=_____. 15.如图,半圆的半径为4,初始状态下其直径平行于直线.现让半圆沿直线进行无滑动滚动,直到半圆的直径与直线重合为止.在这个滚动过程中,圆心运动路径的长度等于_________. 16.玫瑰花的花粉直径约为0.000084米,数据0.00008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 17.已知矩形ABCD,AB=3,AD=5,以点A为圆心,4为半径作圆,则点C与圆A的位置关系为 __________. 18.小明向如图所示的区域内投掷飞镖,阴影部分时的内切圆,已知,,,如果小明投掷飞镖一次,则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6分) 19.(10分)作出函数y=2x2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列表: x … … y … … (2)在下面给出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列表中的各点,并画出函数y=2x2的图象: (3)观察所画函数的图象,当﹣1<x<2时,y的取值范围是   (直接写出结论). 20.(6分)某体育看台侧面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观众区的坡度为,顶端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从顶棚的处看处的仰角,竖直的立杆上、两点间的距离为,处到观众区底端处的水平距离为. 求:(1)观众区的水平宽度; (2)顶棚的处离地面的高度.(,,结果精确到) 21.(6分)如图,,.与相似吗?为什么? 22.(8分)解不等式组并求出最大整数解. 23.(8分)用配方法解方程:x2﹣8x+1=0 24.(8分)已知二次函数y=x2-2x+m(m为常数)的图像与x轴相交于A、B两点. (1)求m的取值范围; (2)若点A、B位于原点的两侧,求m的取值范围. 25.(10分)已知:AB是⊙O的直径,BD是⊙O的弦,延长BD到点C,使AB=AC,连结AC,过点D作DE⊥AC,垂足为E. (1)求证:DC=BD (2)求证:DE为⊙O的切线 26.(10分)如图,等边的边长为8,的半径为,点从点开始,在的边上沿方向运动. (1)从点出发至回到点,与的边相切了 次; (2)当与边相切时,求的长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C 【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ABC∽△DEF,,,, ∴, ∴, ∴EF=6.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属于中考基础题. 2、A 【分析】根据k的几何意义对①②作出判断,根据题意对②作出判断,设点M的坐标(m,),点N的坐标(n,),从而得出B点的坐标,对③④作出判断即可 【详解】解:根据k的几何意义可得:△OCM的面积=△OAN的面积=,故①正确; ∵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没有其它条件, ∴矩形OABC的面积不一定为2k,故②不正确 ∵设点M的坐标(m,),点N的坐标(n,),则B(n,), ∴BM=n-m,BN= ∴BM不一定等于BN,故③不正确; 若BM=CM,则n=2m, ∴AN=,BN=, ∴AN=BN,故④正确; 故选:A 【点睛】 考查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以及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特征,矩形的性质,掌握矩形的性质和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3、D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CD,AB∥C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出△BEF∽△DC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E为AB的中点, ∴AB=DC=2BE,AB∥CD, ∴△BEF∽△DCF, ∴==, ∴DF=2BF,=()2=, ∴=, ∴S△BEF=S△DCF,S△DCB=S△DCF,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熟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 4、B 【分析】依据,,即可得到;依据,即可得出;过作于,依据,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依据,,可得,进而得到. 【详解】解:∵菱形中,,. ∴,, ∴,故①正确; ∴, 又∵,为中点,, ∴,即, 又∵, ∴ ∵, ∴, ∴, ∴,故②正确; 如图,过作于, 则, ∴,,, ∴中,, 又∵,∴,故③正确; ∵,,,, ∴,, ∴, ∴,故④错误;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综合运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应注意利用图形中已有的公共角、公共边等隐含条件,以充分发挥基本图形的作用. 5、B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知,要求BD的最小值就是求AC的最小值,而AC的长度对应的是A点的纵坐标,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找到A点纵坐标的最小值即可. 【详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 ∴顶点坐标为 ∵点在抛物线上运动 ∴点A纵坐标的最小值为2 ∴AC的最小值是2 ∴BD的最小值也是2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及二次函数的最值,掌握矩形的性质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B 【分析】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可. 【详解】解: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得到x2﹣2x+1=5+1,即(x﹣1)2=6,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配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注意:(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 7、D 【解析】显然当y1>y2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上方,结合图形可直接得出结论. 【详解】∵正比例函数y1=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1,-2),B(1,2)点, ∴当y1>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x<0或x>1.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8、C 【分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如图: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0,m)与(2,m)是对称点, 故对称轴为x=1, ∴(﹣2,n)与(4,n)是对称点, ∴4a﹣2b+c=n<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D 【分析】每个人都要和他自己以外的人握手一次,但两个人之间只握手一次,所以等量关系为×聚会人数×(聚会人数-1)=总握手次数,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 【详解】解:设参加这次聚会的同学共有x人, 由题意得:,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等量关系准确的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B 【解析】作DF⊥CA,交CA的延长线于点F,作DG⊥CB于点G,连接DA,DB.由CD平分∠ACB,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F=DG,由HL证明△AFD≌△BGD,△CDF≌△CDG,得出CF=7,又△C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求出CD=7. 【详解】作DF⊥CA,垂足F在CA的延长线上,作DG⊥CB于点G,连接DA,DB, ∵CD平分∠ACB, ∴∠ACD=∠BCD ∴DF=DG,, ∴DA=DB, ∵∠AFD=∠BGD=90°, ∴△AFD≌△BGD, ∴AF=BG. 易证△CDF≌△CDG, ∴CF=CG, ∵AC=6,BC=8, ∴AF=1, ∴CF=7, ∵△C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D=7, 故选B.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了圆周角的性质,圆心角、弧、弦的对等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应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分析】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次摸出的球上是写有“美丽”二字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详解】(1)用1、2、3、4别表示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