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西省(太原地区公立学校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九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如图,将线段 AB 先向右平移 5 个单位,再将所得线段绕原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得到线段 AB ,则点 B 的对应点 B′的坐标是( ) A.(-4 , 1) B.( -1, 2) C.(4 ,- 1) D.(1 ,- 2) 2.某校“研学”活动小组在一次野外实践时,发现一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则这种植物每个支干长出的小分支个数是(  ) A. B. C. D. 3.某校对部分参加夏令营的中学生的年龄(单位:岁)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则这些学生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年龄 13 14 15 16 17 人数 1 2 2 3 1 A.16,15 B.16,14 C.15,15 D.14,15 4.方程的根是( ) A. B. C., D., 5.圆锥的底面半径是,母线为,则它的侧面积是( ) A. B. C. D. 6.如图,△AOB为等腰三角形,顶点A的坐标(2,),底边OB在x轴上.将△AOB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A′O′B,点A的对应点A′在x轴上,则点O′的坐标为(  ) A.(,) B.(,) C.(,) D.(,4) 7.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大题,大意是:匹马恰好拉了片瓦,已知匹小马能拉片瓦,匹大马能拉片瓦,求小马、大马各有多少匹,若设小马有匹,大马有匹,依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 A. B. C. D. 8.用配方法解方程时,原方程可变形为( ) A. B. C. D. 9.如图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10.如图,已知△ABC和△EDC是以点C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ABC和△EDC的周长之比为1:2,点C的坐标为(﹣2,0),若点B的坐标为(﹣5,1),则点D的坐标为(  ) A.(4,﹣2) B.(6,﹣2) C.(8,﹣2) D.(10,﹣2) 11.若点A(-3,m),B(3,m),C(-1,m+n²+1)在同一个函数图象上,这个函数可能是( ) A.y=x+2 B. C.y=x²+2 D.y=-x²-2 12.如图,在 Rt△ABC 中BC=2,以 BC 的中点 O 为圆心的⊙O 分别与 AB,AC 相切于 D,E 两点,的长为( ) A. B. C.π D.2π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3.若=2,则=_____. 14.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下列说法: ①;②方程的根为,;③;④当时,随值的增大而增大;⑤当时,.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请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15.如图,矩形的对角线经过坐标原点,矩形的边分别平行于坐标轴,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点的坐标为,则的值为_______. 16.如图,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任意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概率为____. 17.已知A、B是线段MN上的两点,MN=4,MA=1,MB>1.以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点M,以B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点N,使M、N两点重合成一点C,构成△ABC.设AB=x,请解答:(1)x的取值范围______; (2)若△ABC是直角三角形,则x的值是______. 18.的半径为,、是的两条弦,.,,则和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三、解答题(共78分) 19.(8分)国家创新指数是反映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创新竞争力的综合指数.对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排名前40的国家的有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国家创新指数得分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数据分成7组: 30≤x<40,40≤x<50,50≤x<60,60≤x<70,70≤x<80,80≤x<90,90≤x≤100); b.国家创新指数得分在60≤x<70这一组的是:61.7 62.4 63.6 65.9 66.4 68.5 69.1 69.3 69.5 c.4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情况统计图: d.中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得分为69.5. (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8)》)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排名世界第______; (2)在4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情况统计图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少数几个国家所对应的点位于虚线的上方.请在图中用“”圈出代表中国的点; (3)在国家创新指数得分比中国高的国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最小值约为______万美元;(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下列推断合理的是______. ①相比于点A,B所代表的国家,中国的国家创新指数得分还有一定差距,中国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进一步提高国家综合创新能力; ②相比于点B,C所代表的国家,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有一定差距,中国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0.(8分)解方程: 21.(8分)如图,一次函数y1=x+4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A(﹣1,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 (1)求k.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 (3)若反比例函数y2=与一次函数y1=x+4的图象总有交点,求k的取值. 22.(10分)二次函数图象是抛物线,抛物线是指平面内到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其中定点叫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叫抛物线的准线. ①抛物线()的焦点为,例如,抛物线的焦点是;抛物线的焦点是___________; ②将抛物线()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可得抛物线;因此抛物线的焦点是.例如,抛物线的焦点是;抛物线的焦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材料解决下列问题: (1)完成题中的填空; (2)已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①求其图象的焦点的坐标; ②求过点且与轴平行的直线与二次函数图象交点的坐标. 23.(10分)下面是小东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如图1,直线l及直线l外一点A. 求作:直线AD,使得AD∥l.作法:如图2, ①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B,连接AB; ②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 交直线l于点C; ③分别以点A,C为圆心,AB长为半径 画弧,两弧交于点D(不与点B重合); ④作直线AD. 所以直线AD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根据小东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完成下面的证明.(说明:括号里填推理的依据) 证明:连接CD. ∵AD=CD=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边形ABCD是 ( ). ∴AD∥l( ). 24.(10分)甲、乙两名同学5次数学练习(满分120分)的成绩如下表:(单位:分) 测试日期 11月5日 11月20日 12月5日 12月20日 1月3日 甲 96 97 100 103 104 乙 100 95 100 105 100 已知甲同学这5次数学练习成绩的平均数为100分,方差为10分. (1)乙同学这5次数学练习成绩的平均数为 分,方差为 分; (2)甲、乙都认为自已在这5次练习中的表现比对方更出色,请你分别写出一条支持他们俩观点的理由. 25.(12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点E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且=k(0<k<1),点F在线段BC上,且DEFH为矩形;过点E作MN⊥BC,分别交AD,BC于点M,N. (1)求证:△MED∽△NFE; (2)当EF=FC时,求k的值. (3)当矩形EFHD的面积最小时,求k的值,并求出矩形EFHD面积的最小值. 26.如图①,抛物线y=x2﹣(a+1)x+a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位于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已知△ABC的面积为1. (1)求这条抛物线相应的函数表达式; (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OB=∠CBO,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②,M是抛物线上一点,N是射线CA上的一点,且M、N两点均在第二象限内,A、N是位于直线BM同侧的不同两点.若点M到x轴的距离为d,△MNB的面积为2d,且∠MAN=∠ANB,求点N的坐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D 【解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 图形或点旋转之后要结合旋转的角度和图形的特殊性质来求出旋转后的点的坐标.常见的是旋转特殊角度如:30°,45°,60°,90°,180°. 【详解】将线段AB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点B(2,1),连接OB,顺时针旋转90°,则B'对应坐标为(1,-2),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熟练运用平移与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C 【分析】设这种植物每个支干长出x个小分支,根据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43,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设这种植物每个支干长出个小分支, 依题意,得:, 解得: (舍去),.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列出方程 3、A 【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详解】解:由表可知16岁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16岁, 因为共有1+2+2+3+1=9个数据, 所以中位数为第5个数据,即中位数为15岁,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及中位数的定义,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当有奇数个数时,中位数是从小到大排列顺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当有偶数个数时,中位数是从小到大排列顺序后位于中间位置两个数的平均数. 4、D 【分析】先移项然后通过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详解】 或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因式分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5、A 【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底面周长×母线长计算. 【详解】圆锥的侧面面积=×6×5=15cm1.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圆锥的侧面积=底面周长×母线长,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公式的运用. 6、C 【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