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直事业单位笔试成绩一般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第3版)

举报
资源描述
陕西省直事业单位笔试成绩一般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300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200题) 1.小学生小杰和小涛在学校发生打斗,在场老师陈某未予制止。小杰踢中小涛腹部,致其脾脏破裂。对于小涛的损失,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 A: 陈某未尽职责义务,应由陈某承担赔偿责任 B: 小杰父母的监护责任已转移到学校,应由学校承担赔偿责任 C: 小杰的父母有过错,应由小杰的父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D: 学校存在过错,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陈某只是学校的一名老师,属于法人的工作人员,如果陈某未尽自己的职责造成了学生的损害,应由学校而不是陈某对该学生承担责任。因此A项错误。 《民法通则》第133条第1款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小杰的父母是小杰的法定监护人,理应对小杰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小杰在学校上学并不意味着监护职责的转移。因此B项错误。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7条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可见,学校存在过错,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不应由小杰的父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C项错误,D项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是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因为_____。 A: 就业是民生之本 B: 就业是一般政策 C: 就业是权宜之计 D: 就业是形势所迫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解析】A【解析】十六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下列关于肖像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 法人也有肖像权 B: 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犯时,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C: 使用公民的肖像,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和规定进行 D: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肖像权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与自然人相对称的。因此,A是错误的。本题考察的是法人和自然人的概念。 这一题考查了民法中关于民事主体的基本权利的内容,这一部分也是民法基本理论中较为重要的一块,考试的复习是也应多加留心。 4.甲扬言杀害乙全家,乙报案后公安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向乙家的公路上,将携带凶器的甲截获。甲的行为属于_____。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本题中甲在前往犯罪地的途中被擒获,未能着手实施犯罪,即属此类。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老子的这一观点_____。 A: 认为通过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更有意义 B: 揭示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对立性 C: 主张知识的获得不需要通过思维加工 D: 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们改造世界的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人类的一切认识,无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归择结底都是来自实践的。老子的话指出了人可以获知间接经验,但否认了这些经验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实践。故本题选D。 本题所属考点-《马哲》 6.现在的学生将高考当成了人生最重要的目标,而学校和家长也是对此趋之若骛。因为高考不考动手能力,自然将与高考无关的课程当作副科。结果,造成许多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的现状。这看似一个小问题,其实却与中国人才培养的结构具有重要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未来。 这段文字主要是在强调_____ A: 高考是当今学生最重要的人生目标。 B: 高考是造成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直接原因。 C: 学生高分低能与人才培养的结构具有重要关联。 D: 学生的生活除了学习知识,更要培养技能。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根据结构层次可知文段是“背景铺垫—提出观点”的分—总结构。故文段强调的重点在段尾,“这看似一个小问题,其实却与中国人才培养的结构具有重要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未来”。其中的“小问题”即指代的是前一句中的“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的现状”,所以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得出C项是正确的。 ABD项说法正确,但是没有抓住文段的重点。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 7.安徽省矿产资源丰富,煤、铁、铜及非金属矿产资源_____ A: 居东南各省首位 B: 居长江流域首位 C: 居全国首位 D: 居北方地区首位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解答:安徽省矿产资源丰富,煤、铁、铜及非金属矿产资源居东南各省首位.根据题意. 故选:A. 8.当一个高压峰遭遇一个低压峰时,通常会发生降水。气象学家通过测量两个相向移动的峰的速度,可确定它们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相遇,借此来预测降水。据此可知_____ A: 气象学家的职责是预测降水 B: 低压峰总是向着高压峰方向移动 C: 降水不一定需要低压峰的出现 D: 某些降水的预测是基于高、低压峰的一般反应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 考点 细节判断题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阅读文段,可知气象学家是通过观察高压峰和低压锋相向移动来预测降水,且这种预测不一定完全准确,所以D项的表述正确。 文段并没有提及气象学家的职责,A不正确;B项表述没有根据,文段仅提到二者相遇,未说移动方向;出现降水,需要高压峰和低压峰相遇,C项表述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国作家的是_____。 A: 司汤达 B: 福楼拜 C: 巴尔扎克 D: 拜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乔治•戈登•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讲的是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两人为如何公平地分蛋糕而争执不下。这时,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这启示我们_____。 ①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靠合理的规则和制度来保障 ②在经济领域要坚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公平原则 ③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特征 ④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只有合理的规则才能实现公平。对整个社会来讲,要妥善解决关系不同群体、涉及千家万户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要靠合理的规则和制度来保障。故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可以认为_____。 A: 彭平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B: 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C: 姚欣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 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根据“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可推出“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是数学家”,即等价于“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故D项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中日关系的历史证明,两国虽然爆发过数次大规模的战争,但战争在两国关系的历史中是短暂的,大多数历史时期两国处于和平交往的状态。因此”虽然两国关系中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以后还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波折和挑战,但从历史大趋势来看,逐渐消除对立和紧张,走向和睦与更加紧密相互依存的大方向不可改变。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中日两国间的矛盾将逐步趋向缓和 B: 中日两国恢复正常邦交指日可待 C: 中日两国间的矛盾会逐渐沉寂下来 D: 中日两国矛盾并非不可调节、不可缓和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B项“恢复正常邦交”说法错误,排除。由后面的“还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波折和挑战”可知,A、C两项的“趋于缓和”“沉寂下来”说法错误。D项的“并非不可调节、不可缓和”既是对前面两国关系现状的总结,又照应了下文的“走向和睦与更加紧密相互依存的大方向不可改变”。因此本题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第16条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以下哪个部门行使?_____ A: 人民法院 B: 检察院 C: 公安机关 D: 城管机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行政处罚法》第16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下列_____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A: 环境权 B: 平等权 C: 出版自由 D: 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该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该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环境权不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下列哪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应该停止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_____。 A: 物价水平急剧上涨 B: 经济出现衰退迹象 C: 经济出现过热现象 D: 劳动力严重短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B[解析]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货币供给增长率,减少信贷的可供量,提高利率,从而削弱总需求的增长。当通货膨胀现象严重,经济出现过热局面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抑制总需求的过快增长。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时,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 16.李某被县公安局处以10日行政拘留,3个月后李某向县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县政府以超过申请期限为由决定不予受理。李某遂以县公安局为被告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县公安局的处罚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