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招考1名公益性岗位人员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第6版)

举报
资源描述
柳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招考1名公益性岗位人员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300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200题) 1.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省° B: 并非所有民族都有自己成体系的文字 C: “祝著”节,是儀族人民隆重的节日之一 D: 中国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壮族回族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祝著节,又称达努节,隆安等地布努瑶族的传统节日。以农历五月二十九日为过节正日。布努瑶人称之为“瑶年”,它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自宋代开始沿袭至今。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不可能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这些原则被作为根本制度保留下来,融进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中。这表明_____。 A: 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 社会主义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包括社会主义本质 D: 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应有之义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B项错误,社会主义本质不能直接等同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D项错误。题目中所强调的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没有公有制、不实行按劳分配也就是说不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根本不行的,意在表明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_____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A: 低碳发展 B: 主体功能区 C: 生态平衡 D: 环境生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_____。 A: 全民所有制 B: 集体所有制 C: 国家所有制 D: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总和,它以公有制为基础,劳动者成为生产要素的主人,实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_____。 A: 不同意代理 B: 同意代理 C: 放弃追认权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民法通则》第66条规定,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它产生于隋朝,到唐朝日臻完善,_____被正式废除。 A: 1905年 B: 1912年 C: 1927年 D: 1949年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经历了1300年。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_____。 A: 熟知即真知 B: 熟知不等于真知 C: 熟知起源于真知 D: 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B【解析】真知指的是正确的认识。熟知指的是人们十分熟悉但不一定是正确的认识。两者的区别就清楚了,结合有关的哲学原理,就可以选出正确的选项。干扰项A是把熟知和真知混同了。一切认识中包括熟知和真知,都起源于实践,所以“熟知起源于真知”是错误的命题。认识的发展规律还指出,实践是全部认识过程和认识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离开了实践,一切熟知都不可能产生,熟知也不可能转化为真理性的认识。因此,干扰项C、D应该排除。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根据我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_____行使国家立法权。 A: 国务院 B: 中共中央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 最高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宪法》第5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下列作者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_____。 A: 茅盾——《白杨礼赞》 B: 叶圣陶——《倪焕之》 C: 巴金——《我这—辈子》 D: 沈从文——《边城》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先生创作于1937年抗战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说,是老舍第一个创作黄金时期的压轴作品,格外具有挺拔于时代的进步气息。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是由于_____。 A: 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 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 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是由于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某百货公司销售空调机,在门口广告牌上写明:“凡在本处购买空调者,给付总价款3%的回扣,介绍推销者给付总价款1%的佣金。”被人发现后举报到有关部门,经调查发现该公司给付的回扣,账面上均有明确记载。该公司给付回扣的行为是_____。 A: 不正当竞争行为 B: 变相行贿行为 C: 正当的促销交易行为 D: 降价排挤行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规定,折扣、佣金是合法的.回扣则应以行贿、受贿论处,区别的关键标准是看是否如实入账。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以表面形式来简单地判定三者,如题中广告上所写的回扣其实是折扣。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刑法》规定,贿赂罪的成立条件之一必须是为谋取_____。 A: 正当利益 B: 私人利益 C: 个人利益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解析】B【解析】《刑法》规定,贿赂罪的成立条件之一必须是为谋取非法利益。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_____选举和罢免。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国家主席 D: 中共中央政治局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依据《宪法》第62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 本题所属考点-《法理学与宪法》 14.属于碱性食物的是_____。 A: 蛋 B: 肉 C: 米饭 D: 蔬菜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蔬菜是碱性食品,鱼、蛋、肉和谷物是酸性食物。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命令,_____。 A: 只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B: 只用来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C: 只用于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D: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8条第(三)项规定:“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故本题答案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_____。 A: 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 B: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C: 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 D: 理性认识是与经验无关的人的抽象思维的产物,感性认识是人的本能反应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 B 解析: 理性认识>是指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的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高级阶段,二者最核心的区别是对本质的把握或对现象的认识,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国家海关征收的关税是_____。 A: 我国税收的重要税种 B: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 市场调控的主要杠杆 D: 专门对出口商品征收的关税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税收收入已占财政收入的90%左右。目前,我国共有19个税种,其中关税是主要19个税种之一。关税是对进口产品征收的,故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行政授权的依据是_____。 A: 宪法、法律、法规 B: 法律、法规 C: 法律、法规、规章 D: 法律、行政法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答案解释:B解析:我国通常意义上的行政授权概念有其独特的内涵,系指法律、法规将某项或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法定方式授予某个组织的法律行为。选项B正确。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者的头脑中的反映。”这是_____。 A: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 绝对主义的运动观 C: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 “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存和死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这是恩格斯所提出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本题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0.我国宏观调控中的总量平衡主要指_____。 A: 结构平衡 B: 供需平衡 C: 生态平衡 D: 信贷平衡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现阶段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就是保持供需总量基本平衡。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1.秋水仙素对细胞的作用是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