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高三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和7m。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  ) A.25m B.24m C.20m D.36m 2、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  ) A.地球的公转周期小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地球的公转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地球的公转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地球的公转角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3、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两段时间内(  ) A.动能变化相同 B.发生的位移相等 C.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D.平均速度相等 4、中国古代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很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墨家的代表人物墨翟在《墨经》中,就已对力做了比较科学的阐述:“力,刑(形)之所以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力能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使运动的物体运动得越来越快.下列说法中,与墨翟对力的阐述最接近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物体位移变化的原因 C.力是物体位置变化的原因 D.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滑行,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C.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只要合适的改变F的大小,木板就可能运动 6、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物体的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则(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倾角为θ,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斜面的顶端,下端与物体b相连,物体b上表面粗糙,在其上面放一物体a,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将物体a、b从O点由静止开始释放,释放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由伸长状态,当b滑到A点时,a刚好从b上开始滑动;滑到B点时a刚好从b上滑下,b也恰好速度为零,设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对物体a、b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从A到B的过程中,a的速度减小,b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却减小 B.经过B点, a掉下后,b开始反向运动,b一定能上滑超过O点 C.从O到A的过程中,两者一起加速,加速度大小从gsinθ先减小至0后又增大 D.从O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a的功率先增大后不变 8、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和b分别系于一轻质木架上的A点和C点,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BC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绳a在竖直方向,绳b在水平方向,当小球运动到图示位置时,绳b被烧断的同时杆子停止转动,则(  ) A.小球仍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B.在绳被烧断瞬间,a绳中张力突然增大 C.若角速度ω较小,小球在平行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 D.若角速度ω较大,小球可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9、如图所示,物体用轻质细绳系在竖直杆上的点.现用一水平力作用在绳上的点,将点缓慢向左移动,使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平力逐渐增大 B.水平力逐渐减小 C.绳的弹力逐渐减小 D.绳的弹力逐渐增大 10、两束平行的光斜射到平行玻璃砖,经玻璃砖折射后如图所示,则关于这两束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光的折射率比B光的折射率小 B.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的两束光可能不平行 C.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 D.增大A光在上界面的入射角,则进入玻璃砖的光线在下界面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m/s,振幅A=2cm,M、N是平衡位置相距为3m的两个质点,如图所示.在t=1时,M通过其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N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1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波的周期为6s B.在t=1.5s时,质点N正通过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运动 C.从t=1到t=ls,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2cm D.在t=5.5s到t=6s,质点M的动能逐渐增大 E.t=1.5s时刻,处于M、N正中央的质点加速度与速度同向 12.(12分)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如图1所示,当静止的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视小车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2)下列4条纸带哪一条是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正确操作可能得到的纸带______ A. B. C. D. (3)若实验中的所有操作和数据处理无错误,则绘出的图线(图2中△v2=v2-0、将一根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1)应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但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的图线如图所示,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弧光滑导轨AB与水平面相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从圆弧导轨顶端A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经过连接点B后,物块沿水平面滑行至C点停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沿圆弧轨道下滑至B点时的速度v (2)物块刚好滑到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NB (3)BC之间的距离x 14.(16分)一质量为8.00×104 kg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 m 处以7.5×103 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 (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 m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 15.(12分)如图所示,有一条匀速传送的传送带,恒定速度v=4 m/s,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现将质量m=1 kg的小物块轻放在其底端(小物块可视作质点),与此同时,给小物块沿传送带方向向上的恒力F=12 N。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5,传送带的长度L=2.5m。(g取11 m/s2,sin37°=1.6,cos37°=1.2)。问: (1)若传送带逆时针旋转,则物块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平台上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2)若传送带顺时针旋转,则物块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平台上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解析】 根据 解得 设汽车的初速度为,第1s末的速度为,则 根据 代入数据解得 故刹车时间为 所以刹车后6s内的位移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疑难之处在于汽车的刹车时间,突破点是弄清楚6s内汽车是否停下来。 2、A 【解析】 A.设太阳质量为M,根据 则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地球的公转周期小于火星的公转周期,A正确; B.根据 则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地球的公转线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B错误; C.根据 则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地球的公转加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C错误; D.根据 则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地球的公转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D错误。 故选A。 3、C 【解析】 A.物体做平抛运动,只受重力,相等时间内,重力方向上的位移不等,重力做功不等,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动能变化不等,故A错误; BD.物体做平抛运动,在相等时间内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相等,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不等,则相等时间内经过的位移不等,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平均速度不等,故BD错误; C.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根据△v=g△t知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故C正确。 故选C。 4、D 【解析】 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力,刑(形)之所以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力能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使运动的物体运动得越来越快;即力起到了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故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相接近. A.描述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描述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描述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描述与分析相符,故D正确. 5、A 【解析】 AB.m所受M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f1=μ1mg 方向水平向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木板受到m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等于μ1mg.M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m的滑动摩擦力和地面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是μ1mg.木板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不能使用滑动摩擦力的公式计算木板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所以木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一定是μ2(m+M)g,故A正确,B错误; C.开始时木板处于静止状态,说明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小于木板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拉力F的大小无关,所以当 F>μ2(m+M)g 木板仍静止,故C错误; D.由C的分析可知,增大力F时只会改变m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m对M的摩擦力大小;所以木板受到水平方向作用力等于m对M的摩擦力大小μ1mg,一定小于地面对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无论怎样改变力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故D错误。 6、D 【解析】 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故D正确,ABC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AB 【解析】释放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由伸长状态,斜面光滑,二者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弹簧伸长,弹簧拉力增大,则二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以a为研究对象,取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有:mgsinθ-f=ma得:f=mgsinθ-ma,可见只要a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