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第十一中学校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高三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B.电学中电阻、电场场强和电势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法 C.力学中将物体看成质点运用了理想化模型法 D.当物体的运动时间△t趋近于0时,△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2、一电场线在竖直平面上的分布如图所示.电场中的A、B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电势分别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A、B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小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该过程的速度偏向角为α,电场力做功为W,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B.< C.如果电荷为负电荷,则> D. 3、研究发现,若某行星的自转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位于该行星赤道上的物体恰好对行星表面没有压力,已知该行星的自转周期为,赤道半径为,引力常量为,则( ) A.该行星的质量为 B.该行星的质量为 C.质量为的物体对该行星赤道表面的压力为 D.环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最大线速度为 4、某空间站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周期为T。另有一飞船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飞船与空间站的绕行方向相同。当空间站运行到A点时,飞船恰好运行到B点,A、B与地心连线相互垂直,此时飞船经极短时间的点火加速,变化后的椭圆轨道近地点为B,远地点与空间站的轨道相切于C点,如图所示。当飞船第一次到达C点时,恰好与空间站相遇。由以上信息可判定 A.空间站的动能小于飞船在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动能 B.当飞船与空间站相遇时,空间站的加速度大于飞船的加速度 C.飞船在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速度变大 D.空间站的圆形轨道半径R与飞船的圆形轨道半径r的关系满足 5、如图所示,M、N、Q是匀强电场中的三点,MN垂直于NQ,MN=4 cm,NQ=3 cm.MQ与电场方向平行,M、N两点的电势分别为5 V和1.8 V.则电场强度大小和Q点的电势分别为(  ) A.100 V/m和1 V B.80 V/m和0 C.100 V/m和0 D.80 V/m和1 V 6、跳水运动员从10m高的跳台上腾空跃起,先向上运动一段距离达到最高点后,再自由下落进入水池,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运动员在空中的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B.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C.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超重状态 D.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物体A和B,A和B质量都为m。它们分居在圆心两侧,与圆心距离分别为RA=r,RB=2r,A、B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μ相同。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圆盘转速加快到两物体刚好还未发生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绳子张力为T= B.此时圆盘的角速度为ω= C.此时A所受摩擦力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外 D.此时烧断绳子物体A、B仍将随盘一块转动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由底端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其加速度大小为g,在这个过程中,有关该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增加了 B.动能损失了 C.动能损失了 D.机械能损失了 9、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斜面体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一小物块正在沿着斜面体匀速下滑,运动到斜面中间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当物块运动到最低点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与斜面体间的弹力增大 B.物块与斜面体间的摩擦力增大 C.斜面体与地面间的弹力不变 D.地面对斜面体有向左的摩擦力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B.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气体的密度,可以估算出理想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C.分子平均速率大的物体的温度比分子平均速率小的物体的温度高 D.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化成机械能 E.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先平衡摩擦力,再用1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实验时,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在实验准备过程中,某同学整理的实验器材如图乙所示,还缺少的两个器材是______、______。 (2)用一条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该同学发现存在图丙中的两种穿法。你认为_____(选填“A”或“B”)种穿法更合理。 (3)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 ①应平衡摩擦力; ②应选长短、粗细一样的橡皮筋若干; ③每次实验都让小车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 以上操作对“实验中每条橡皮筋做相同的功”这一要求有帮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2.(12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第一个打点标记为O,选择点迹清晰且便于测量的连续6个点.分别标为1、2…6,测出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別为d1、d2…d6,己知打点频率为f,则打点2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若钩码的质量为m,己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验证第2点与点间重锤的机械能守恒的关系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打点频率f=50Hz,如果发现纸带上第一个和第二个打点间的距离大约是5mm,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重锤的质量过大 B.电源电压偏大 C.打点计时器没有竖直固定 D.先释放纸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 (3)请你提出一条减小实验误差的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物体A放在台式测力计上,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体B相连,B下端与轻弹簧粘连,弹簧下端与地面接触(未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台式测力计的示数为8.8N;已知mA=2mB=1kg,物块A、B间水平距离s=20cm,倾斜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物块A与台式测力计间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B和滑轮视为质点,不计滑轮质量和滑轮处摩擦,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sin=0.6,cos=0.8,g=10 m/s2). (1)求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和轻绳对物块A的拉力; (2)沿竖直方向调整滑轮的高度至某一位置时,物块A刚好运动,且此时弹簧刚好离开地面。求滑轮移动的距离和弹簧的劲度系数. 14.(16分)我国高速铁路使用的和谐号动车组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某列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车头第1节、车中第5节为动车,其余为拖车,假设每节动车和拖车的质量均为m=2×104kg,每节动车提供的最大功率P=600kW。 (1)假设行驶过程中每节车厢所受阻力f大小均为车厢重力的0.01倍,若该动车组从静止以加速度a=0.5m/s2加速行驶。 a.求此过程中,第5节和第6节车厢间作用力大小; b.以此加速度行驶时所能持续的时间。 (2)若行驶过程中动车组所受阻力与速度成正比,两节动车带6节拖车的动车组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1。为提高动车组速度,现将动车组改为4节动车带4节拖车,则动车组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2,求v1与v2的比值。 15.(12分)如图所示,OA、OB、OC三段轻绳结于O点,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下方轻绳OC悬挂质量为的沙桶.轻绳OB水平,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的滑块相连,滑块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按滑动摩擦力计算. (1)求滑块受到的摩擦力; (2)若缓慢往沙桶中添加细沙,要使滑块静止不动,沙桶和沙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试题分析: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电学中电阻、场强和电势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法,故B正确;质点并不存在,采用的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故C正确;时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采用的是极限分析方法,故D错误. 考点:物理学史 【名师点睛】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实验法、类比法等等. 2、D 【解析】 AB、由电场线的疏密可判断出EA<EB,由电场线的方向可判断出φA>φB,故AB错误; CD、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由动能定理得,电场力做功为,故D正确,如果电荷为负电荷,电场力做负功,,重力做正功,,大小无法确定,所以和的大小无法判断,故C错误; 故选D. 3、B 【解析】 AB.该行星自转角速度变为原来两倍,则周期将变为原来的1/2,即为T/2,由题意可知此时:,解得:,故A错误;B正确; C.行星地面物体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mg−FN=mR,又: ,,解得:,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质量为m的物体对行星赤道地面的压力为,故C错误; D.7.9km/s是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由于不知道该星球的质量以及半径与地球质量和半径的关系,故无法得到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关系,故无法确环绕该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线速度是不是必不大于7.9km/s,故D错误. 4、D 【解析】 A、当空间站和飞船均做圆周运动时,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则线速度大小为:,由于空间站的半径大于飞船的半径,故空间站的速度的大小小于飞船的速度大小,由于二者的质量关系未知,故根据动能的公式无法判断二者的动能大小关系,故A错误; B、当飞船与空间站相遇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即,可知二者相遇时其加速度的大小相等,故B错误; C、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飞船在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速率越来越小,故C错误; D、设飞船椭圆轨道的周期为T′,则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由题可知:,联立可以得到:,故D正确。 5、C 【解析】 由图知角∠M=37°MN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为dMN=4×cos37°=3.2cm=0.032m 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