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04(解析版)

举报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04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020·广东广州市·高三月考) 材料一: 李柯霓(以下简称李):邹老师,文学伦理学作为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文学批评理论,对于中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请问对于现有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认识? 邹建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以下简称邹):文学伦理学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文学批评方法,至少对中国学者来说是如此,因为我们从前没有自觉形态的文学伦理学理论。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学者研究文学所使用的批评理论,百分之九十五都来自西方,百分之五是来自于中国的古代,也就是说当代中国学者自己所创造的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基本上是不存在的。然而在最近十多年,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成为一个热点。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这是由中国学者自主提出,并且在许多人的努力之下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所产生的反响,足以证明这种批评方法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李:我们知道,一种文学理论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才能更好地对文学文本进行相关阐释。请问您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方法论上具有什么样的鲜明特点? 邹:首先是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学问。文学伦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就是文学文本,中外文学史上流传下来的大量的文学作品,许多都与伦理具有这样那样的联系,这就成为文学伦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其次,具有文学审美的过程。因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并且多半是具有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所以我们在研究的时候,首先要有审美投入,要有审美分析,从而有自己的什么发现。再次,伦理总是与人相关,伦理意识与伦理观念正是人类与动物的重大区别之所在,所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还在于人,包括文学作品里的人、文学作品背后的人和作为创造者的作家本人。以上三点就是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其他批评方法的不同之处。但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方法论上也是存在问题的。有的人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可以包打天下,可以不需要其他批评方法了。任何一种文学批评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可能代替其他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有的人认为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伦理价值,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伦理的产物,甚至把文学的起源、构成、发展都与伦理联系起来。还有人把伦理与审美对立,认为文学伦理学关注的是作品里的伦理,而不是作品里的美学信息与美学价值,这种观点是相当有害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关注的是文学作品里的伦理现象,绝不可能离开审美而成立,因为它本身就是审美的产物,是一种具有艺术之美的存在。 李:您认为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邹:一是把文学作品加以区分。可以把中外文学史上的作品区分为伦理文学与非伦理文学,是伦理文学才可以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二是把作品分析与作家研究结合起来。如果只是批评分析文学作品,可能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表象而不知根本。作品是由作家写的,文学作品里的伦理主题、伦理结构、伦理冲突、伦理选择等,都可以从作家那里找到根源。三是承认任何批评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同时,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也不全是中国原创的,西方已经有了的东西,我们不可视而不见。伦理批评在英美有一条历史的线索,中国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在西方的影响下才发展起来的,要承认这种基本的历史事实。只有实事求是,才可以让中国的文学研究与实践有更大的发展。 (摘编自《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论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邹建军教授访谈录》,有删改)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文学批评领域,西方理论通过译介迅速进入中国,激活了中国的文学批评与研究。但西方理论在促进中国学术繁荣的同时,也逐渐占领了中国的部分学术阵地,不仅影响着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潮流,各种新潮术语也嵌入了中国的学术话语当中。这种新西学东渐,推动了西学在文学批评领域迅速传播并获得不少中国学者认同,但不可否认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话语的缺失。 但是,如果对中国学者推介的西方理论细加分析,可能就会发现我们模糊了理论的概念,陷入了西方理论的误区。当我们试图为那些耳熟能详的理论——例如女性主义批评,生态批评、文化批评、伦理批评等——下定义时,经常感到无能为力。细加考察会发现,与其说它们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不如说是一种文学批评思潮,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历史思潮、政治思潮、社会思潮或文化思潮。所有这些思潮几乎都没有建构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也没有自己独立的方法论。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在借鉴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基础上创建的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具有不同于西方伦理批评的新特点。它从一开始就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创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一点不同于作为思潮存在的美国伦理批评。作为批评文学的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不仅以伦理选择为基础建构了理论体系,还以伦理选择、伦理身份等术语为核心建构了话语体系,从而为这一批评方法的广泛运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摘编自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价值选择与理论建构》,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伦理学是一种完全由中国学者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批评理论。 B.文学伦理学之所以成为热点,是因为当代中国在批评领域失语,难得有属于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 C.文学史上流传下来的作品,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可以成为文学伦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D.邹教授肯定了文学伦理学的开创性价值,也不回避存在的问题,表达了对中国文学研究的期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一种文学批评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既不能包打天下,也不能被轻易替代。 B.把审美和伦理对立,就不是文学伦理学批评,因此具有文学审美的过程是文学伦理学最核心的特点。 C.如果没有建构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没有自己独有的方法论,就不能成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 D.学习西方理论,可能使我国学术繁荣,也可能丢失学术阵地,这是如今新西学东渐给我们的启示。 3.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不属于邹建军教授认可的做法的一项是( ) A.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创立完整理论体系 B.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作为研究对象 C.研究曹雪芹童年经历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 D.结合其他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文学伦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5.访谈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围绕文学伦理学介绍了哪些内容。 【答案】 1.D 2.B 3.A 4.范例一:文学伦理学是一种由中国学者自主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开创性文学批评方法,借鉴了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建构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研究伦理文学作品、关注美学、注重于人的特点。 范例二:文学伦理学是一种在借鉴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基础上创建的,由中国学者自主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建构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以伦理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具有文学审美过程,与人紧密相关的开创性文学批评方法。 5.①介绍文学伦理学提出的时代背景:西方理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文论失语,中国学者自主提出文学伦理学并大力发展(或:介绍文学伦理学的开创性价值)。②介绍文学伦理学区别于其他批评方法的三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③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把文学作品加以区分;把作品分析与作家研究结合起来;承认文学伦理学的局限和借鉴。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完全由中国学者提出并发展起来”错,从材料一最后一段“伦理批评在英美有一条历史的线索,中国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在西方的影响下才发展起来的,要承认这种基本的历史事实”和材料二最后一段“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在借鉴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基础上创建的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表述可知,文学伦理学并不是完全由中国学者提出的。 B.强加因果。在最近十多年,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成为热点的原因,文中并未提及。中国缺少独属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不能成为文学伦理学成为热门的直接理由。 C.“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可以成为文学伦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错,材料一可以筛选出相关信息。文学伦理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有的人认为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伦理价值,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伦理的产物,甚至把文学的起源、构成、发展都与伦理联系起来”,可见并非中外的文学作品都能成为文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只有“伦理作品”才可以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 故选D。 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具有文学审美的过程是文学伦理学最核心的特点”错,有关信息在材料一的第二部分。虽然“如果把审美与伦理对立起来,则不是文学伦理学批评”,但是“伦理总是与人相关,伦理意识与伦理观念正是人类与动物的重大区别之所在,所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还在于人”。“还在于人”的意思是,伦理与人紧密相关和具有审美过程,同属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所以B项的表述有误。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A.“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创立完整理论体系”是材料二中提及的,是文学伦理学和西方思潮的区别所在。这一内容在材料一中并无提及,所以该选项不属于邹建军教授认可的做法。 B.材料一中,邹建军教授建议文学伦理学批评应当“把文学作品加以区分”,伦理作品才可以使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塑造了主人公哈姆雷特延宕、犹豫的性格特征,其鲜明的性格与特殊的伦理身份及其所产生的严重伦理困境密不可分,是非常经典的伦理作品,故B项正确。 C.邹建军教授建议“把作品分析与作家研究结合起来”,对曹雪芹童年经历与《红楼梦》创作关系的研究显然属于文学伦理学范畴,所以C项正确。 D.邹建军教授认为,“任何批评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不能代替其他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因而结合多种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是可取的做法,故 D项正确。 故选A。 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给概念下定义的能力。 本题要求给文学伦理学下定义,首先从材料中筛选与“文学伦理学”概念属性相关的信息,本题要回答出文学伦理学的如下特质:①文学伦理学有别于西方伦理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在借鉴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基础上创建的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②文学伦理学有别于批评思潮:“所有这些思潮几乎都没有建构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也没有自己独有的方法论”;③文学伦理学具有开创性:“这是由中国学者自主提出,并且在许多人的努力之下才逐渐发展起来的”;④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其他批评方法相比具有三大不同之处:“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具有文学审美的过程”“总是与人相关……核心还在于人”。然后将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最后按照下定义的方式“文学伦理学是一种……的文学批评方法”表述即可。 5.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材料一是以“文学伦理学的初认识——文学伦理学的鲜明特点和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建议”思路来行文布局的。考生可以根据记者和受访人的问答提取出主要信息。如根据“请问对于现有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认识”“文学伦理学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文学批评方法,至少对中国学者来说是如此,因为我们从前没有自觉形态的文学伦理学理论”概括出介绍文学伦理学提出的时代背景;根据“您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方法论上具有什么样的鲜明特点”“首先……其次……再次……”概括出介绍文学伦理学区别于其他批评方法的三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根据“您认为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一是……二是……三是……”概括出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2020·广东高三月考) 隰有红蓼 王俊 红蓼跟人类一样喜欢逐水而居。春夏是万物喧豗的时节,红蓼擎着绿叶,撒开脚丫子奔跑。想必是久住乡野的缘故,红蓼的性子颇狂野。它故意不走直路,沿着低洼的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