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热管理设备项目总结报告_范文参考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 /汽车热管理设备项目总结报告 报告说明 电池热管理要求不断提升,液冷技术为主流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温度直接制约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当前电池热管理主要分为风冷、液冷和直冷三种技术方案。相较于新能源公交车、部分A00级纯电动车以及早起混动车型采用风冷技术路线,当前随着电芯能量密度提升、快充技术的发展迭代,风冷技术路线无法保证电池处于最佳工况温度区间,而直冷技术路线较前者难度较大,因此液冷技术路线逐步取代风冷成为当前OEM主流方案。 风冷技术简单、成本低但换热效果不能满足当前新能源车热管理需求。风冷技术按照风的流动动力可分为被动式(自然冷却)和主动式(强制冷却);按照风冷系统风道可分为串联式和并联式,其以低温空气作为介质,利用风的对流降低动力电池的温度。被动式风冷是将外部空气或乘员舱空气与电池包表面形成的对流从而带走热量;主动式风冷是利用鼓风机将空气通过蒸发器降温再与电池包表面形成对流从而散热。风冷系统结构相较于液冷和直冷方案较为简单、成本低,但其换热系数较低,冷却速度较慢、电池内部换热不均匀,且换热效果受外界影响,目前逐步被液冷、直冷系统所取代。 液冷模式换热效果好,是目前电池热管理主流技术方案。液冷技术路线主要以冷却剂(水和乙二醇)作为制冷剂,通过空调制冷/制热回路与动力电池制冷/制热回路并联耦合。其工作原理首先通过电动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态,接着经过冷凝器和储液罐(过滤水和杂质)后形成低温高压的液态,经过电子膨胀阀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从而进入电池冷却器,在电池冷却器(Chiller)制冷剂与冷却液进行充分换热,热量被制冷剂带走。当电池温度较低时,可以通过PTC(热敏电阻)加热冷却液达到制热效果。液冷换热效果优于风冷,目前是主流车型配置的电池热管理解决方案。 直冷模式制热效果好但成本较高。直冷技术路线采用空调系统制冷剂(R124a、CO2等)直接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制冷剂通过储液罐和膨胀阀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直接与电池包内部的冷却板进行热交换,进而将动力电池内部的热量带出。直冷模式制热效果较好,但制冷剂用量大、成本高,目前直冷方案使用较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1906.7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5429.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70%;建设期利息317.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0%;流动资金6160.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31%。 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69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5122.44万元,净利润10527.1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6.16%,财务净现值18490.60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10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技术进步要求,符合市场要求,受到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的保护和扶持,适应本地区及临近地区的相关产品日益发展的要求。项目的各项外部条件齐备,交通运输及水电供应均有充分保证,有优越的建设条件。,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能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项目建设所采用的技术装备先进,成熟可靠,可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 目录 一、 项目背景分析 7 二、 项目概述 9 三、 项目提出的理由 10 四、 研究结论 10 五、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10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10 六、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12 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2 七、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3 八、 股东权利及义务 14 九、 人力资源配置 16 劳动定员一览表 16 十、 预期效果评价 16 十一、 环境管理分析 17 十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21 十三、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21 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 22 十四、 建设投资估算 23 建设投资估算表 24 十五、 建设期利息 25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25 十六、 流动资金 26 流动资金估算表 26 十七、 项目总投资 27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28 十八、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28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29 十九、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29 二十、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31 二十一、 偿债能力分析 32 二十二、 项目招标依据 33 二十三、 总结 34 二级标产业环境分析 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在省市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是到2020年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当前时期,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须准确把握、妥善应对,更加奋发有为地开拓发展新境界。 从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我国经济周期性因素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特别是供给总量和结构不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加快结构性改革成为紧迫的战略任务。 从自身发展看。区域正处于蓄势崛起、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紧要关口,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一是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带动发展的新空间,制定实施新时期促进地区崛起规划,为地区提升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提供了重大机遇;“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展开,国内外产业持续梯度转移,为地区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重大机遇;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我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机遇;国家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工程,为地区补齐短板提供了重大机遇。二是发展优势前所未有。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建设成效显著,战略先导优势持续提升;产业集聚区、服务业集群支撑和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发展载体优势持续提升;航空网络、高速铁路网、公路网和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格局加速形成,区位交通优势持续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市场规模优势持续提升;人口红利正在向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红利转变,人力资源优势持续提升。三是困难挑战前所未有。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大,传统产业拉动力量逐渐减弱消退,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推动新旧产业转换任务艰巨;城镇化水平低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症结,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带动力不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弱,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任务艰巨;自主创新能力弱,高层次人才不足,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尚未形成,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任务艰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雾霾天气、水污染、土壤污染、农村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艰巨;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仍需进一步激发,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艰巨;贫困人口基数大,且集中在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要素匮乏的偏远地区,推动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一、 项目背景分析 电池热管理要求不断提升,液冷技术为主流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温度直接制约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当前电池热管理主要分为风冷、液冷和直冷三种技术方案。相较于新能源公交车、部分A00级纯电动车以及早起混动车型采用风冷技术路线,当前随着电芯能量密度提升、快充技术的发展迭代,风冷技术路线无法保证电池处于最佳工况温度区间,而直冷技术路线较前者难度较大,因此液冷技术路线逐步取代风冷成为当前OEM主流方案。 风冷技术简单、成本低但换热效果不能满足当前新能源车热管理需求。风冷技术按照风的流动动力可分为被动式(自然冷却)和主动式(强制冷却);按照风冷系统风道可分为串联式和并联式,其以低温空气作为介质,利用风的对流降低动力电池的温度。被动式风冷是将外部空气或乘员舱空气与电池包表面形成的对流从而带走热量;主动式风冷是利用鼓风机将空气通过蒸发器降温再与电池包表面形成对流从而散热。风冷系统结构相较于液冷和直冷方案较为简单、成本低,但其换热系数较低,冷却速度较慢、电池内部换热不均匀,且换热效果受外界影响,目前逐步被液冷、直冷系统所取代。 液冷模式换热效果好,是目前电池热管理主流技术方案。液冷技术路线主要以冷却剂(水和乙二醇)作为制冷剂,通过空调制冷/制热回路与动力电池制冷/制热回路并联耦合。其工作原理首先通过电动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态,接着经过冷凝器和储液罐(过滤水和杂质)后形成低温高压的液态,经过电子膨胀阀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从而进入电池冷却器,在电池冷却器(Chiller)制冷剂与冷却液进行充分换热,热量被制冷剂带走。当电池温度较低时,可以通过PTC(热敏电阻)加热冷却液达到制热效果。液冷换热效果优于风冷,目前是主流车型配置的电池热管理解决方案。 直冷模式制热效果好但成本较高。直冷技术路线采用空调系统制冷剂(R124a、CO2等)直接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制冷剂通过储液罐和膨胀阀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直接与电池包内部的冷却板进行热交换,进而将动力电池内部的热量带出。直冷模式制热效果较好,但制冷剂用量大、成本高,目前直冷方案使用较少。 (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 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 (二)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二、 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汽车热管理设备项目 2、承办单位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建设地点:xx(待定) 5、项目联系人:万xx 三、 项目提出的理由 综合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既面临着现实而严峻的挑战,更具备转型升级、加速崛起的物质基础和政策环境。面对新形势、新阶段、新要求,只要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奋发作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突破短板、破解难题,努力在压产能、调结构和“稳增长”上找准平衡点,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把挑战转化成发展契机,把压力升华为发展动力,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加速实现“三个努力建成”和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目标。 四、 研究结论 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建设有着较好的社会效益,建设单位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使其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五、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52000.00 约78.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108780.22 1.2 基底面积 ㎡ 32760.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17.97 2 总投资 万元 31906.74 2.1 建设投资 万元 25429.07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220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