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通州湾示范区一季度公开招考15名办事处及社区工作人员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第3次)

举报
资源描述
江苏省通州湾示范区一季度公开招考15名办事处及社区工作人员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300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公文写作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200题) 1.刘禹锡的诗反映了中唐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他的_____最为人称道。 A: 田园诗 B: 山水诗 C: 咏史怀古诗 D: “新乐府”诗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刘禹锡(772~842年),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关心现实社会,其诗反映了中唐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倾向鲜明。他的咏史怀古之作最为人称道。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2.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些矛盾除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等之外,还有_____。 A: 货币与资本的矛盾 B: 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C: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D: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商品内在矛盾有四对: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矛盾。 本题所属考点-《政治经济学》 3.确实是一种巧妙的安排,让我们这个地球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火、土资源。但是,藉此而赖以生存的人类决不满足于仅仅从这些自然资源中获取谷物等以填饱肚子。当然,也只有当他们远离饥饿的时候,才有心思去利用其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对周围丰富的联想能力以及由此而迸发出的无限创造力,从而将某些自然物转换成为人所需的人造物,创造出一种与当时人类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形式——制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 A: 温饱问题的解决是艺术创造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B: 制陶技术是人类创造性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 C: 人类生产形式的改进源于提升生活方式的需求 D: 制陶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满足所需能力的标志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 考点 隐含主旨题 解析 据提问“意在”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 本题要从整体上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从关联词着手,题干强调的重点是在转折关联词“然而”之后,后面说明只有在远离饥饿的时候,才有心思利用认知能力等迸发出创造力,创造出新的生产形式。举例说明制陶技术的产生,意在说明生产方式的改进源于生活方式的需求。故正确答案为C。 B选项是材料意思的直面表达,不是引申意义;C项“标志”与文意不符,制陶技术只是人类利用自然满足所需能力的其中一种技术;材料重点讲的是人类生产形式的改进而非“艺术创造”,所以A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 4.在商店里,大部分商品都是尾数价格,如一双皮鞋的价格是298元,而不是300元,请问商店根据什么这样定价?_____ A: 价格法 B: 行业规定 C: 经营者偏好 D: 消费者心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 D 解析: 这种定价方法给消费者带来不同价位区间的感觉,比如298元的商品是200多的商品,而标价300的商品则给人感觉贵很多,尽管只差2元。商店通过把握消费者心理卖出更多商品。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_____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A: 平时 B: 季度 C: 聘期 D: 年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16条的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故本题选D。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中国历史上,秦汉时期的中央行政组织实行_____。 A: 三省六部制 B: 三公九卿制 C: 士族制度 D: 门阀制度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秦汉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士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中部分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家族所构成的一个特殊阶层。门阀制度是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但由于原子排列不同而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一个极硬,一个很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存在类似情况,这就是_____。 A: 结构不同、性质迥异 B: 层次分明、情况各异 C: 收放有致、效果相反 D: 动静有别、反应不一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组成元素相同的金刚石和石墨之所以性质迥异是因为原子排列结构不同。故选A。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电梯作为一种垂直交通工具。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发生乘客被困、坠落等危险事故。电梯发生故障时,下列应急措施不正确的是_____。 A: 电梯突然停运时,不要试图扒门爬出,以防电梯突然开动 B: 如果电梯运行中发生火灾。应将电梯停在就近楼层,并迅速利用楼梯逃生 C: 运行中的电梯进水.应将电梯开到底层,并通知维修人员 D: 电梯下降速度突然加快或失去控制时,乘客应两腿微弯,上身向前倾斜,以减少电梯坠落受到的冲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运行中的电梯发生进水时,应将电梯开到底层以上楼层,并通知维修人员。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的自由是_____。 A: 出版自由 B: 言论自由 C: 结社自由 D: 示威自由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言论自由是其他各项自由的基础,其他自由是言论自由的扩展和补充。因此言论自由的地位要高于其他权利。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一个作品要想传世,宏大的主题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手法都是不可或缺的。 以下各项都符合题干的断定,除了_____。 A: —个作品传世,说明它立意高而且艺术手法精湛 B: —个作品没能传世,要么立意不高,要么艺术手法不够精湛 C: 一个作品,除非它立意高和艺术手法精湛,否则不可能传世 D: —个作品,只有立意高并且艺术手法精湛,才能传世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考查假言命题。题干形式可写成:传世—立意高且艺术手法精湛,A项明显符合;根据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转化,D项正确;“除非……否则不只有……才”,C项与D项等值,也正确;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B项不能推出,故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在民意职权力的地位不平等时,民意就无法获得权力的尊重,在权力面前自保尚不可得,更何谈让权力听话?因此,要让民意真正发挥作用,除了给予民意力量外,别无他法,权力尤其需要明白的是,民意就是权力动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尊重民意的体现,也并非事事按照民意办——在限于某些条件无法依民意而行事的时候,向公众坦陈原因,求得民众谅解,这是达成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必由之路。 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 A: 只有尊重民意的权力才是合法的权力 B: 权力应服从于民意,不能服从时应保持坦诚和谦卑 C: 民意无法获得权力尊重的根本原因是民意的力量弱小 D: 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关键在于公众的知情和谅解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正确答案是D 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首先通过民意权力地位不平等的现状及解决办法入手,最后通过“向公众坦陈原因,求得民众谅解,这是达到双赢的必由之路”说明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权力和民意双赢的关键在于公众的知情和谅解。因此选D。A选项过于绝对,而且没有抓住文段重点,故排除;文段提到权力应尊重民意,而不是服从民意,故排除B;C选项本身错误,民意无法获得权力尊重的根本原因是民意和权力的不平等,应该给予民意力量,而不是民意力量弱小,因此排除C。 故正确答案为D。 12.下列判断正确的有:_____ ①“九五”,至“十二五”时期,我国能源产量将呈逐期增长的态势 ②2015年1~2月,我国汽油、煤油和柴油产量同比增长均未超过10% ③由最新评价结果可知,我国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占石油地质资源量的比重不到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占天然气地质资源量比重的一半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①,根据条形只知“十二五”前三年的能源产量,故无法比较“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大小,错误;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认识的过程表现为_____。 A: 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和从感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 B: 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 C: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 D: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然后,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即用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15世纪的欧洲经历了漫长的经济消沉,最后,经济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12—13世纪,欧洲经历了一次严重危机。造成这次危机的原因之一是地球表面经历了一次“小冰川期”,温度有所下降,气候也变得潮湿。14世纪大地温度又一次下降,有些地区的居民迁移,沿海的平原被淹没,这只是表现出来的一些迹象。继此以后又有一连串年头,雨水过多,造成歉收、饥荒,然后是瘟疫流行。当时欧洲的经济主要还是农业生产,灾害的影响造成长期的混乱,……到15世纪初,经济和社会的混乱已经恢复。由这时候起,欧洲经济有明显的增长,农业发展,人口增多,剩余的粮食带来各地区的贸易发展。这一切使政府的财政基础扩大了。新兴起的国家要治理日益复杂的社会结构,国家收入和财政管理要求进行精密的计算,各国建立陆军和海军,要求它们也像机器一样,按照战争的规程运作。各种知识、科学和技术都用来最大限度地增加国家的收入。许多技术人员、科学家为国家的新需要而投身为君主们效劳。他们首先关心的是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数量化,而不是古老的宗教、形而上学问题。由此,在知识分子中间,渐渐出现了分裂,有一部分认为知识和智能是思辨的工具,用来探索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形而上学问题;另一部分则关心怎样控制自然和人力。……有理性的解释似乎占了上风,因为它在创造财富,也就是权力,明显地有用。因此,这些知识的分支被称为“文化资本”,可以用它做敲门砖,进人权力世界,取得社会地位,和那些靠出身显贵和财大气粗的人平起平坐。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_____。 A: 15世纪的欧洲经历了漫长的经济消沉后发生了巨大变化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 科技进步对经济、政治和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D: 财富就是权力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