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八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举报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数学 五年级 第二学期 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单元 组织方 式 R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课时名称 课时数 对应教材内容 复式条形统计图 1 第 82-83 页 复式折线统计图 2 第 84-86 页 平均数的再认识 1 第 87-88 页 练习七 1 第 89-91 页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音解释其实际意义。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课标在“知识技能”方面指出: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在“数学思考”方面指出: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着的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二)教材分析 1.知识网络 9 2.内容分析 《课标(2011 年版)》要求,统计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据发展观念。 本单元是在学生经历了简单的统计活动,学习了单式统计图,了解了刻画数 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注重让学生经历 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 息,关注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数据分析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学生表示数 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在之前的学习中,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的过程,初步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会用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实际生活中共的作用和意义,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和较复杂的平均数知识,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三、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和数据特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养成用数据说话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单元作业目标 1.在认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境,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体会数据蕴含的信息,拓展学生思路,多角度发展学 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2.采用留白的方式,利用情境中表格的数据,经历在图表中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绘制统计图,结合图表描述现象、回答问题和作出预测,体会统计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不是一个孤立的数据,而是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五、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1、设计本单元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方面作业,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对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描述,体会数据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丰富学生学习统计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作业中呈现的数学文化知识。 2、设计本单元基本技能训练方面的作业,让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能根据已有图例绘制复式统计图,减少学生选择图例和教师批改的时间,契合双减精神。通过一组数据的变化,让学生体会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误差意识。 3、设计本单元实际问题应用方面的作业,体现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感受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养成尊重科学的意识。 4、设计本单元开放性作业,让学生经历在图表中整理数据的过程,更加关注统计的全过程。使学生懂得数据可以用来描述现象、回答问题和作出预测等, 体会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六、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 作业 1(基础性作业) 1.作业内容 (1)下面是甲、乙两校 4-6 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 甲、乙两校 4-6 年级学生人数统计表 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甲校 140 146 150 乙校 152 146 144 ①请根据上表将下面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②从统计图上看,甲、乙两校( )年级人数相等。 ③从统计图上看,甲、乙两校( )年级人数相差最大,相差( )人。 (2)体育课上,文昌小学 501 班全体学生参加了体育测试,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①男生合格人数最多的项目是( );女生合格人数最少的项目是( )。 ②在( )项目上,女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 )项目上,男女生的表现平分秋色。 ③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个班最需要加强的是( )训练。 2.时间要求(8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 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C 等,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答案正确。 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第(1)题主要经历单式条形统计图转化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并利用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获取相关信息,体会使用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提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第(2)题整合数学与体育学科的教学资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方法观察复式条形统计图,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作业 2(发展性作业) 1.作业内容 (1)今年育才小学对全校视力低于 1.0 的学生人数进行了统计,统计表结果如下: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男 15 20 23 25 30 37 女 10 12 15 20 25 33 ①请根据以上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②( )年级视力低于 1.0 的学生数最多,有( )人。 ③全校共有( )名男生视力低于 1.0,四年级视力低于 1.0 的男生人数 占全校视力低于 1.0 的男生人数的( )。 ( ) ④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 ①图中纵轴每格代表( )亿立方米。 ②甲城市 2018-2021 年中淡水资源最多的是( )年。 ③从统计图上看,甲、乙两城市哪个城市的淡水资源总量更多? 2.时间要求(12 分钟以内)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 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答案正确。 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第(1)题在熟悉的情境中,根据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准确描述和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悟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第(2)题在现实情境中读懂条形统计图,对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第二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1)) 作业 1(基础性作业) 1.作业内容 (1)中国最南的位置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北的位置在漠河县,下图给出了两地 2021 年 10 月 22—25 日的最低气温。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两地最低气温相差最大是 ,相差 ℃。 ②两地最低气温相差 35℃的是 。 ③根据上面的统计图,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曾母暗沙的最低气温变化幅度不大,总体趋势是升高。 b.漠河的最低气温变化比较大,有升有降。 c.曾母暗沙这几天的最低气温是稳中上升,漠河的最低气温是不稳定,差异较大。 d.曾母暗沙 10 月 26 日的最低气温一定高于 25℃。 (2)下面是 2021 年“国庆”长假期间旅游景点六尺巷的最高和最低气温的记录,请仔细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月 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差最小。 ②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差 10℃的一共有 天。 ③从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时间要求(10 分钟) 3.评价设计 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答案正确、过程正确。 B 等,答案正确、过程有问题。 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答案正确。 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作业第(1)题鼓励学生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从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通过对南北两地最低气温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描述和分析图中的数据。使学生体会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第(2)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尽可能多的提一些问题,并尝试解决。借助呈现的情境,让学生再次经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答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 2(发展性作业) 1.作业内容 根据统计图填空。 ①请将图例补充完整。 ②两种鞋销量相差最大的是 月,相差最小的是 月; 凉鞋在 月卖得最好,棉鞋在 月卖得最好。 (  ) ③十一月份凉鞋销售量相当于棉鞋销售量的 。 (   ) 19 ④2022 年 1 月份鞋店要多进点 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