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林省辽源市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九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常见的家用电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电饭锅 B.电熨斗 C.电视机 D.电风扇 2.如图的过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站在雪地里的人搓手取暖 B.水沸腾时蒸汽冲开壶盖 C.把手深到热水中 D.压缩空气引火 3.四冲程汽油机,在压缩冲程活塞运动的过程中,关于气缸内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密度增大 B.分子热运动加快 C.内能减少 D.温度升高 4.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燃料的热值越大 B.热量一定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C.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热机效率越大 5.如图的几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 B.司机推汽车,纹丝不动 C.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 D.学生背着书包在平路上行走 6.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入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的 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A.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 B.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同的 C.两个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相同 D.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的深度处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灯泡L1和L2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其故障原因可能是 A.L1断路 B.L1短路 C.L2断路 D.L2短路 8.电路和水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将电路中的开关比作如图所示水路中的阀门、将电路中的电源比作如图所示的水泵、将电路中的用电器比作如图所示的水轮机.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实验法 C.模型法 D.类比法 9.一验电器带正电,现用另一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角变为零后又张开一定角度,则该物体(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无法确定 10.有关下列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抽去玻璃板后空气瓶中出现红棕色的气体说明气体分子在运动 B.乙图中测力计示数变大的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间存在引力 C.丙图中把活塞迅速压下时,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D.丁图中水沸腾后,水蒸气将塞子冲出管口,水蒸气的内能会增加 11.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 ) A.安培 B.焦每千克 C.焦耳 D.焦每千克摄氏度 12.下列电路中,两盏电灯串联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甲、乙两带电体靠近时,互相吸引,已知甲带正电,则乙______________。将甲、乙两者分别靠近碎纸屑,______________(选填“只有甲”、“只有乙”或“两者都”)能吸引纸屑。 14.如图,把滑动变阻器B、D端接入电路时,要使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则滑片P应向_____(填“左”或“右”)滑动.若此变阻器铭牌标有“20Ώ 1A”字样,表示这个变阻器电阻变化范围是_____Ώ,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_____A. 15.生活中静电现象无处不在,干燥的夏天,梳头的时候,头发和梳子之间由于摩擦而带电,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叫做________,头发随梳子飘动是因为它们带上_____(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16.汽车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一般分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在这四个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冲程.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1200r/min,该内燃机每秒钟对外做功的次数为______次 三、实验题 17.(8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电流表,其零刻度不在表盘的最左端.当导线a、b 分别与标有“一”和“3”的接线柱相连时,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左图所示. (1)此时,电流是从导线______(填“a”或“b”)流入电流表, (2)为了增大指针的偏转角度从而减小读数误差,应将导线a与标有“_____”的接线柱相连. (3)纠正错误之后,电流表指针如右图所示,则读数为:______A. 18.(8分)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实验中,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在连接电路中,开关应该处于____状态;实验中最好选用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规格的灯泡. (2)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指针发生如图乙所示的偏转,原因是___改正错误后,再次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她发现两只灯泡都不亮,且电压表示数为0V,若只有L1或L2中的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是_______. (3)故障排除后,小华根据电路图做了三次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其中第三次实验测总电压时,表盘示数如图丙所示,请将该次数据填入下面表格中.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 实验次数 L1两端的电压/V L2两端的电压/V 串联总电压/V 1 1.4 1.4 2.8 2 1.2 1.6 2.8 3 1.1 1.7 19.(8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三种不同规格的滑动变阻器(A:“10Ω1.5A”、B:“20Ω 1A”、 C:“50Ω 1A”)、开关、新干电池三节、定位电阻R=10Ω、导线若干.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请依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导线不能交叉______; (2)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________(填“左”或“右”)端,选样做可以起到________的作用;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请你写出一种不用变阻器.也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________ (3)、小莲按要求正确连接电路,且电路元件完好.实验过程中,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外的位置,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任意写出一个) 小莲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测出通过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所示: 要测出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实验时所用的滑动变阻器规格为________(选填规格的编号即可) (实验结论)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________.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连接成串联电路,要求: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向右滑动小灯变亮。 21.(8分)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AO,经过凸透镜沿OB方向水平射出,请在图中大致作出该凸透镜和焦点F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_____) 五、计算题 22.(10分)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10s内将重物提高1m,已知物重为510N,人对绳的拉力F=340N,求此过程中: (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所做的总功; (3)拉力做功的功率; (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3.(1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5Ω,R2=15Ω. (1)若开关S闭合,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电源电压;__________________ (2)若开关S、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求通过电阻R3的电流.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消耗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 【详解】 A.电饭锅把电能转化成内能,故A项不符合题意; B.电熨斗把电能转化成内能,故B项不符合题意; C.电视机主要是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故C项不符合题意; D.电风扇工作时转动,主要是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故D项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用电器中的能量转化,要知道电风扇主要部件是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B 【解析】 A.搓手取暖是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水壶中的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故B符合题意; C.把手伸到热水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压缩空气引火,是对空气做功,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3、C 【解析】 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对气缸内的气体做功,气体的质量不变,但体积变小,所以气体的密度增大,且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故选C。 4、C 【解析】 (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2)热传递时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向低温物体的; (3)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二者是等效的; (4)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 【详解】 A. 热值是燃料的特性,与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故A错误; B. 发生热传递的物体间一定存在温度差,此时内能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的,故B错误; C. 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C正确; D. 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当热机做一定的有用功,消耗的燃料越少,效率一定越高,故D错误.故选C. 5、C 【解析】 A. 足球在水平面上滚动,不再受脚的力,只有距离,没有力,故人不做功,故A错误; B. 司机没有推动汽车,只有推力,但没有距离;故推力未做功;故B错误; C. 女孩将报刊搬起时,力向上,距离也向上;力和距离方向一致;故力做功;故C正确;D. 背书包水平前进,人对书包的力向上,距离水平向前;力和距离方向不一致,故力不做功;故D错误; 故选C. 6、C 【解析】 ∵物体都浸没在水中,∴F浮=G−F′,即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故C正确;仅知道物体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据F浮=G−F′不能确定物体受重力、浸没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大小关系,故A. B错;浸没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所处的深度无关,故D错。故选C。 【点睛】 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减少的示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减小的示数相同说明受到的浮力相同. 7、C 【解析】 A断路,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不到电源正负极上,电压表无示数,故A错;B短路,还亮,故B错.C.断路,两灯都不亮,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到电源正负极的连接是连通的,有示数,故C正确;D短路,还亮,电压表测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由图知,两灯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端的电压;两灯泡都不亮,说明电路某处断路,不会出现短路(若一灯短路,另一灯还会亮);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到电源正负极的连接是连通的;据此综合分析. 8、D 【解析】 把电路与水路中的相似之处作比较来帮助理解电路中各部分的情况,这种方法是类比法,故选D。 9、B 【解析】 一验电器带正电,现用另一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角变为零,所以该物体所带电荷与验电器不同,该物体带负电,金属箔片又再次张开是因为带上了负电。 故选B。 10、D 【解析】 A.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抽去中间的玻璃板,过一会儿下方玻璃杯中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变浅,上方玻璃杯中的空气颜色变深,说明空气分子运动到下面的瓶子中,下面的二氧化氮分子运动到上面的瓶子中,表明气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