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佛山市禅城区教育系统赴高校专场2023年引进“新苗人才” 冲刺卷(带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下载须知:本试题主要涉及行测知识类,供100个单选题+答案解析】 1、多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纲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凸显行政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关内容。这是因为_____。 A: 政府是行使国家职能的行政机关 B: 能否实现“十二五”目标与政府职能有密切的关系 C: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弱化政府职能是基本趋势 D: 转变政府职能是更好地履行国家职能的需要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解析]《纲要》凸显行政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关内容不是弱化政府职能,C说法错误。本题选ABD。 第1题所属考点-《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 2、单选题在环境保护技术中,_____又称为清洁生产技术、低废无废技术,它是根据环境价值利用现代科技全部的潜力的技术。 A: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B: 水污染治理技术 C: 绿色技术 D: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清洁生产技术也叫无害环境技术、低废无废技术或绿色技术,是根据环境价值利用现代科技全部的潜力的技术。 第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单选题诉讼时效中止后,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_____ A: 继续计算 B: 不再计算 C: 重新计算 D: 届满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诉讼时效中止后,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当诉讼时效中断后,从中断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第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单选题“齐鲁”缘起于先秦齐、鲁两国,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最早把“齐鲁”作为统一地域概念使用的是_____。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老子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齐鲁”一名,因于先秦齐、鲁两国。到战国末年,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首先将齐、鲁联系起来的是孔子,最早把“齐鲁”作为统一地域概念使用的是荀子。选项C说法正确,故选C。 第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单选题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_____。 A: 社会主义法的基础 B: 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 C: 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基本原则 D: 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 C解析:《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司法和守法平等,也就是,公民享有权利与应尽义务的平等和适用法律的平等。故正确答案为C。 第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单选题甲与乙于2013年3月1日签订一份书面的房屋买卖合同,但是并未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后来因为房价上涨,丙愿意出更高的价钱买下甲所有的房屋,甲于2013年4月1日又和丙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且随即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对该房屋享有所有权的是_____。 A: 甲 B: 乙 C: 丙 D: 乙和丙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房屋所有权的转移以登记为准是我国房产管理的一项法律制度,因此对该房屋享有所有权的是已经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的丙。 第6题所属考点-《民法》 7、判断题管理规章只须经相应的党政机关、单位、团体领导审批,或经有关会议通过即可发布施行。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答案】Y。解析:管理规章是行政文书,具有行政效力、组织效力或纪律效力,违反管理规章就是违政违纪 行为。管理规章的作者范围十分宽泛,所有的机关、单位、团体都可以制定。管理规章只需经相应的党政机关、单 位、团体领导审批,或者经有关会议通过即可发布施行。故本题判断正确。 第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单选题《民法通则》规定,在诉讼期间的最后_____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A: 2 B: 3 C: 5 D: 6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解析】D[解析]《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在诉讼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故选D。 第8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9、单选题“曲高和寡”出自战国宋玉的《对楚王问》,这一成语的本义是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多指知音难得。引申义是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它所体现出的道理是_____。 A: 价格应定在边际成本上 B: 价格应定在消费者的需求线上 C: 价格应该由政府整合调控好 D: 价格应定在社会实际需求上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曲高和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说价格不能定得过高,过高则会造成消费者需求的不足。这个原则要求我们把价格定在合理的位置上,即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上。 第9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单选题关于泥石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泥石流常见于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 B: 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为泥石流的动力来源 C: 我国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于6~9月。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于5~6月 D: 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往往成为泥石流的诱发性因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集中降雨的激发。因此,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因此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6~9月;而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尤其是7、8两个月降雨集中.暴雨强度大,因此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7、8两个月。 第10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判断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本题解释:【答案】Y。解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第1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单选题企业产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_____。 A: 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增加 B: 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减少 C: 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不变 D: 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固定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企业成本是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消耗。企业成本降低,意味着生产单 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减少。故本题答案选B。 第1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多选题规范市场秩序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要以_____。 A: 道德为支撑 B: 行政为主导 C: 产权为基础 D: 法律为保障 参考答案: ACD 本题解释:ACD[解析]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问题做了精辟阐释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第13题所属考点-《经济》 14、单选题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_____ A: 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B: 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C: 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D: 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l917年ll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并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使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到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故本题答案选A。 第1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此规定属于法律规范中的_____。 A: 委托性法律规范 B: 命令性法律规范 C: 禁止性法律规范 D: 授权性法律规范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按照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的不同,可以把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可以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的法律规范。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必须积极作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禁止性规范,是规定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或者必须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禁止性规范也可以说是一种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的区别在于:义务性规范是设定作为义务,禁止性规范却是设定不作为义务。故本题答案为D。 第1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6、单选题采用议论法撰写公文,对观点的要求是_____。 A: 正确、鲜明 B: 深刻、深远 C: 明确、含蓄 D: 鲜明、充分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解析】采用议论法撰写公文,对观点的要求是正确、鲜明。故选A。 第1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单选题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 A: 运动性 B: 客观实在性 C: 不可分割性 D: 时空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第1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单选题下列案例中构成犯罪未遂的是_____。 A: 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B: 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法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C: 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法处罚,将赵某释放 D: 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A 第18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单选题某成衣厂对9名缝纫工进行技术评比,9名工人的得分一给好成等差数列,9人的平均得分是86分,前5名工人的得分之和是460分,那么前7名工人的得分之和是多少?_____ A: 602 B: 623 C: 627 D: 631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平均数问题解析由于前5名工人的得分之和是460分,则第三名工人的得分=460÷5=92(分),9人的平均得分是86分,即第五名工人的得分为86分,所以第四名的得分为(92+86)÷2=89(分),所以前7名的总分为89×7=623(分),故正确答案为B。注释:等差数列的平均数等于其中位数的值。 第19题所属考点-数学运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