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6 回收废品

举报
资源描述
回收废品。(教材第59、第60页的内容)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学会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计算,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3.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合作意识。 重点: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能正确列式计算。 难点:理解“甲比乙多几个,甲比乙少几个”的意思。 课件、图片、小棒、答题卡。 (教师出示一个塑料袋)问:这是什么?你们用过吗?用过的塑料袋你是怎么处理的?(让学生简短地说说) 师小结:塑料袋是用地球上最宝贵的能源——石油制成的,石油的形成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但是石油一旦变成塑料袋,就再也无法还原成石油了。所以,多用一个塑料袋,就等于多消耗了一点石油,多制造了一些垃圾,同时,对地球和人类又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因为废弃的塑料袋,如果随意在露天底下燃烧,便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以及其他酸性气体。人们生活在这种空气中,易出现皮肤过敏、神经失去控制、癌症等疾病。而且,会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破坏臭氧层等。塑料袋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最好自觉放弃使用塑料袋,还自己一个绿色的家园。 那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有三个小朋友也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他们决定一起来收集这些废品。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回收废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情境进入主题,学生很熟悉,就很容易进入到情境中。】 1.用课件出示情境图。 2.师:他们好像在说什么,你能读出他们说的话吗?(学生读信息) 3.师:从信息当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提问题)重点解决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1)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小棒表示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呢?请大家先自己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小组合作,小声讨论。 (2)问:谁愿意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再把你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呢?(让学生说,列出算式,教师同步板书,演示过程,得出得数。) (3)师小结:原来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可以用加法,多了多少就加多少。 (4)师:你们刚才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解决了这个问题,表现得很棒。你们有没有信心解决另一个数学问题呢? (5)让学生用学具先自己摆一摆,然后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再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6)集体交流,说想法,说算式,教师演示,同步板书。 (7)小结:小红比小林多,我们就是在13的基础上加,现在小青比小林少,我们就在13的基础上减。 师小结:像这一类比多比少的问题可以用加法或减法来解决,如果是求一个数增加一部分后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如果求一个数去掉一部分是多少,则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数学信息,并通过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小组解决,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师:你们表现得真棒,解决了不少的难题。淘气和笑笑也忙起来了,正在为环保小卫士折幸运星,咱们去看看他们折了多少个。(出示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3题课件)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然后用小棒摆一摆,再列式计算。做完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师: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淘气、笑笑和机灵狗都有行动了,我们快去看看。(出示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4题课件)问:他们在做什么呢? 师:他们捐的都是环保方面的书,咱们帮帮他们吧!让学生找到信息,然后问:“二班捐的书比我们班少12本”是什么意思?(学生说,独立列式解答,最后汇报。) 3.师: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家园得到了净化,小动物们也很高兴,它们正在森林里比年龄呢,我们快去看看。(出示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1题课件)让学生在小组内读信息,交流讨论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然后集体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老师希望你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收获运用到生活中,并转告你周围的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行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回收废品(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小红收集了多少个?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13+3=16(个)   13-4=9(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