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等腰三角形判定说课稿 精品

举报
资源描述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本次授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第十三章第三节内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之一。等腰三角形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3个课时来完成,我提交的是第二个课时的教案——《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节内容进行重组,将本节课中的作图题“已知底边与第边上的高求做等腰三角形”作为下一课时学习的内容,下面针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这节课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学理念: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用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第十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内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定理,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平行线性质、命题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特点之一是它揭示了同一个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特点之二是它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互为逆定理;特点之三是它为我们提供了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新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证明和计算依据,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所以本节课在本段教材内容上有着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型期,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中期。对于几何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简单的推理能力,积累了一些自主探究的数学活动经验,但对一些变式的思维尚有一定困难。同时。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的探索,掌握了图像性质的研究的基本技能,能够从观察图像、分析问题中发现一些数学规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做好引导作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四. 教学目标的制定: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 1、准确阐述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探究、证明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综合应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过程,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确定的依据:基于对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达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五.重难点的制定: 为了使学生能有效的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区分开,并能灵活的运用到解题当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索和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这样确定重难点,既能夯实“基础”,又凸现了掌握知识的三个层次:识记、理解和运用. 重、难点突破措施: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几何画板的直观性,巧妙设计所探究的问题,通过动画演示,进一步使学生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从而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与学生共同分析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并通过板书的直观性展示来加深学生印象,通过对比,使学生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突破难点。 六. 教法和学法: 1.教法: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联想、分析,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2.学法: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操作、归纳理解定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具:本节课结合学校资源,采用电子白板+PPT+几何画板的三重交互模式完成,尤其是几何画板的使用,可以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享受。利用电子白板+几何画板来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从而减少了课堂上的抽象费时的讲解,为学生观察现象,发现结论,探讨问题创设了较好的“情景”,不仅使学生便于理解,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采用意图:采取这些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 七.教学程序: 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动手,动脑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教学程序设置如下: (一)创设情境:本环节用时约2分钟。 1、回忆上节课所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内容。 2、完成课前思考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3、引入课题: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二)实践探究:本环节共用时约19分钟。 活动一(约3分钟): 操作一、画△ABC.使∠B=∠C=30° 操作二、量一量,线段AB与AC的长度。 讨论并得出AB与AC的关系。 此问题教师重点关注: a.学生是否能正确的画出规定图形; b;学生参加数学活动是否积极主动。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等腰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活动二(约1分钟):利用几何画板动态直观的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腰三角形中角与边的关系。 此问题教师重点关注: a.学生能否认真的观察动态演示; b.学生能否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设计意图: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腰三角形角与边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活动三(约5分钟):用规范的几何思维完成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学生讨论、分析后,独立解答。 教师深入到学生的数学活动中,倾听他们各自采取的什么方法来加以证明的,并展示解答过程。 此问题教师重点关注: a.学生能否独立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b.学生遇到困难时,是否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c.学生的书写格式和推理依据是否有出错,重点强调易错的过程,进一步规 范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初步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联系与区别。 活动四(约5分钟):引导学生共同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区别与联系,并利用板书直观的展示出来。 此问题教师重点关注: a.学生能否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理解说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b.学生能否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数学问题的意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五(约5分钟):如图(见教案),AD平分△ABC的外角∠EAC,AD//BC,则△ABC是等腰三角形吗?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做出解答。 此活动教师重点关注: a.学生能否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 b. 学生能否用严谨的数学推理解决问题的意识。 设计意图: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平行线性质定理和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运用。  (三)巩固练习:本环节共用时约9分钟。 巩固练习(约1分钟):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是等腰三角形? 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完成解答过程。 此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a.学生是否有敏锐的观察力; b.学生是否有积极的参与意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两个图形的辨别,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 变式训练(约8分钟): 如图(见教案),已知AB=AD,∠ABC=∠ADC,则BC=CD。请说明理由。 若C点为三角形ABD内一点时,其他条件不变,原结论仍然成立吗? 此环节重点关注: a、学生能否准确找准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b、学生能否快速的完成变式训练。 设计意图:这一组题型的设计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有机的结合起来,重在培养学生对两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四)思维拓展:此环节需8分钟。 小小设计家:在下图三角形的边上找出一点,使得该点与三角形的两顶点构成等腰三角形。 此环节重点关注: a、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的意识; b、对此问题的着手点学生是否准确把握; c、是否能够按要求把所有的三角形都找出来。 设计意图: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综合的作图能力和良好的数形结合的思维意识,并通过作图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习的能力。 (五)小结:本环节用时2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做出评价,完成作业布置。 设计意图:一方面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悦。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第3题、P82的第5、6题。 2.预习:等边三角形 设计意图:这几道题分别融汇了平行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预习作业的布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板书设计: 等腰三角形 性质 互为逆定理 判定 两边相等 定义 两边相等 等边对等角 等角对等边 三线合一 ∵AB=AC ∴∠B =∠C证明思路三种 轴对称图形 ∵∠B =∠C ∴AB=AC证明思路两种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突出了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根据板书归纳、整理本课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预案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适合发展的学习环境,创设一种有利于思考、讨论、探索的学习氛围。本节教学充分发挥远教资源的便利,在例题的设计上、在思考题、拓展练习的编排上,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上,合理而有效的使用了交互式白板+几何画板+PPT的教学资源,使数学教学与教学资源的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整个教学环节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融基础性、灵活性、实践性、开放性于一体,注重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质疑、猜想和验证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兴趣、增强信心、提高能力。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说明,其中定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真诚地希望得到各位评委的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016-10-18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