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 专题10 Ⅰ 整体阅读 (含详解)

举报
资源描述
[导语] 多年来,全国卷文言文阅读一直选用人物传记文体。这种传记均出自“正史”,文字量600字左右,传主多为忠臣良将、清官廉吏。阅读这种传记,要根据其写人叙事的特点,建立规范意识,采用分步骤、分层次的阅读方法,快速读懂,整体把握。 1.人物传记有基本的规范:开头对传主作简单介绍,如姓名、籍贯、长相,有时还交代其祖上(或家族)情况;中间是生平履历和主要事迹,一般从其读书、习武、进入仕途(或科举)写起,围绕官职变迁介绍其相应的功业事迹,反映人物的道德品质;结尾交代传主的结局、生前和死后的封赏等。 2.高考所选传记,其传主都是历史上具有正能量的人物。无论哪类人物,其品格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 3.人物传记以事实说话,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所做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其中也蕴含对传主的评价,常常一字寓褒贬,即用“春秋笔法”。 一、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阅读 1.看整体 文言文阅读不仅要关注一字一词一句,还要关注文章的整体,看文章整体写了什么内容,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质,这些都是要先把握住的。不要急于做题,不要急于破解哪个词、哪句话,首先要弄清文章的整体内容及行文特点,这是整体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 2.整体看 不要以为阅读完文本材料,就算整体把握了。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文后注释、试题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整体看,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文后注释及试题,看这些项目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总之,就是要看标题、正文、出处、注释、试题。全都看完了,才能整体把握文意。 二、整体阅读的方法和步骤 1.阅读方法 (1)勾画圈点法:边阅读边画出人名、地名、时间词、事件起讫词语及文中评议性词句,画出较难理解的词句等,同时思考总结“何人何时何事”等内容。 (2)主线阅读法:阅读时牢牢抓住“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事情的结果怎样”这条主线来筛选信息,划分层次,把握内容提要。 (3)借题解文法:要借助的这个题就是几乎每卷必有的文意概括题。所给的四个选项均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其中只有一项不正确,即使不正确的选项,其内容也不是全不正确,错误只在个别词语上。这样,该题绝大部分正确文意便是我们读懂内容最好的“提示”和“拐杖”,一定要借助“此题”来解文。 (4)以文解文法:就是借用文章中的话来理解。文章中的诸多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阅读时要仔细发掘,前后文会给你帮助。 (5)出处解文法:读人物传记,一定要关注传记的出处。关注出处,能够把握传主的生活背景、当时的社会环境、朝代的官职称谓、风土人情等相关内容。 2.分步分层阅读 首先,关注开头,初识传主;关注出处,快速形成对相关知识的“唤醒”。 开头段落都要介绍传主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字号、籍贯、家庭背景、学识、性情、任职、科举等;关注出处,了解传主生活的朝代,便于理解文中文化名词(如官职)等的含义。 其次,抓时间、地点、官职和事件,把握传主经历,概括事件所反映出的传主的精神品质。 人物传记大多以时间为线索来记述人物在某地所任官职、所做事情,因此,可以抓住时间、地点和官职等词语,把握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人物经历及事件,从而快速概括出传主的精神品质。基本要素:某时+某地+某职+某事+某种精神。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传记中表时间的词语。正史一般不用干支纪年,而是以年号纪年,如“元和十年”。故传记中的“三年”“五年”等往往指某年号的“三年”“五年”,而皇帝的即位或驾崩,也往往是重要的时间节点。另外,也使用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如“数日”“累年”“既而”“向”等。对“初”“先是”这些表示插叙、补叙的时间词也要格外留心。 最后,以“已知”解“未知”,巧借内容概括分析题,扫清阅读障碍。 注意,整个阅读过程用时应在10分钟以内,以7~8分钟为佳。 三、整体阅读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第一步:快速阅读,划分层次(可用“//”在原文中标出) 答案 提示: 第一层:从开头至“耽思坟籍”,介绍鲁芝的字、籍贯、家庭及早年情况。 第二层:从“郡举上计吏”至“其为人所重如是”,叙述鲁芝一生的主要事迹。 第三层:从“泰始九年卒”至末尾,介绍鲁芝卒年及封赏。 第二步:勾画事迹,概括品性(可以按照“何时+何地+何职+何事+何种品性”模式梳理主体部分)(注意参照“做题验证”第3题) 何时 何地何职 何事 何种品性 魏明帝时 天水太守 ① ② 魏宣帝时 司马 ③ ④ 晋武帝践阼 镇东将军 ⑤ ⑥ 晋武帝时 光禄大夫 ⑦ ⑧ 答案 ①全力守卫,修建城市 ②勇于改革,忠于职守 ③驰援曹爽,为之献策后受牵连下狱,不改气节 ④善于审时度势,不改坚贞 ⑤素无居宅 ⑥清忠履正 ⑦申请告老还乡 ⑧洁身寡欲,和而不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答案 C 解析 A项“芝坐爽”与“下狱”应该合为一读。B项“志”应该属下一句,“志不苟免”合为一读,与上一句中的“口不讼直”形成对偶句,意思是没有申辩曲直,不求苟免危难。D项兼有A、B两项的错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答案 C 解析 C项“践阼”说到“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这是正确的,但下文又说“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这显然是无关的因素,插在这里是多余的,尽管最后再说“登上国君宝座”,又回到正确表述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答案 B 解析 “蜀地饱受侵扰”是与天水邻近的蜀地之事,这与鲁芝任职的天水无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解析 第一句“诸葛诞以寿春叛”,译文要表达出“诸葛诞叛乱”的意思,主语是“诸葛诞”,不是其他人。第二句“魏帝出征”,照抄不译,或译文表达为“魏帝亲自带兵打仗”“魏帝出兵应战”都可以,但不能译为“魏帝远征”。第三句“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译文表达出“鲁芝率领文武官员应战”也算对,但译为“鲁芝作为领头人”或“文武官员为带头人”则不可。关键词语有“以”“率”“以为”“先驱”,“以”的意思是“凭借”;“率”的意思是“率领”;“以为”的意思是“作为”;“先驱”的意思是“先锋”。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解析 这是一个因果句,分为原因和结果两部分。阅卷给分一般也会分成两部分打分。原因句“帝以芝清忠履正”,这里的“帝”是(晋)武帝,不能是魏帝、明帝、宣帝、先帝等;“居宅”不能译为“居住地”。结果句“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为作”是“为之作”的省略,翻译时须补出省略的内容,即“为他建造”。句中的关键词语还有“以”“履”“素”,“以”的意思是“因为”;“履”的意思是“行为”,是翻译的难点;“素”的意思是“平素,一向”,“素无”合在一起翻译为“一向没有”“从来没有”“素来没有”。 参考译文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郿县人。(鲁芝家族)世代有美名,是西州的大户人家。他的父亲被郭氾谋害,鲁芝从小流离失所,十七岁时迁居雍州,专心研究经史典籍。被郡守举荐为上计吏,后被州郡征召为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担任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郭淮)将他举荐为孝廉,并提升他为郎中。其后,(鲁芝)担任骑都尉、参军事、兼摄安南太守,再后来又升任尚书郎。曹真亲自督促关右军务时,(鲁芝)又参与大司马府的军机大事。曹真去世后,宣帝(司马懿)接替曹真任职,就推举鲁芝参与骠骑军事,后(鲁芝)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与蜀汉相邻,常被蜀军侵扰掠夺,人口不断减少,盗贼到处都是,鲁芝竭力镇守防卫,重新创建城邑和街市,几年时间,以前的景象全都恢复了。后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天水百姓包括少数民族都非常仰慕他的德行,大家亲自到京城上书,请求留下鲁芝(继续任天水太守)。魏明帝答应了这一请求。大将军曹爽辅政后,任用(鲁芝)为司马。鲁芝多有正直的言论和高明的谋略,然而曹爽却不采纳。等到宣帝起兵要杀曹爽的时候,鲁芝又率领手下强行打开城门,斩杀守关的将领,奔驰而出去找曹爽,并劝曹爽说:“将军您处在执掌朝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