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6部分 专题10 对点精练四 概括分析文意 (含详解)

举报
资源描述
大一轮复习讲义对点精练四概括分析文意专题十 传统文化阅读文言文(考点部分)一、比对法专练比对下面的选项与原文,看看选项存在什么问题。1.选项:(2018年全国卷第12题D项)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原文: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123456789 10答案原文是“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此处的“惮”是“害怕、畏惧”的意思,原文的意思是曾布畏惧他,没有达到“恐惧”的程度,选项把关键词“惮”理解错了;选项中“最终遭到免职”错,从原文“罢为端明殿学士”可知,范纯礼只是降职了,并没有被免职。123456789 10参考译文范纯礼沉稳坚毅、刚强正直,曾布畏惧他,(曾布)激怒驸马都尉王诜说:“皇上想要任命你为承旨,范右丞不同意。”王诜发怒。恰逢王诜招待辽国使者,范纯礼主持宴会,王诜诬告他总是直称皇上的名字,范纯礼被降职为端明殿学士、颍昌府知府,掌管崇福宫。123456789 102.选项:(2017年全国卷第12题B项)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原文:混(谢混,人名)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123456789 10答案从原文“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可以看出,“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的是“谢混”,而非“谢弘微”。123456789 10123456参考译文谢混风格高尚峻洁,很少同人结交,只和同族兄弟的儿子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等人因为赏析文义而聚会。曾经一起宴饮相处,住在乌衣巷,所以称之为乌衣之游。谢瞻等人富有才华、能言善辩,谢弘微却常常以简要的话使他们信服,谢混特别敬重和珍视他这一点,称他为微子。789 103.选项:李若拙机敏渊博,深受众人赞赏。他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王祐将他列在上等,并任命他为密州防御推官,后来他又因科考成绩优异而改任著作佐郎。原文: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光赞,贝、冀观察判官。若拙初以荫补太庙斋郎,复举拔萃,授大名府户曹参军。时符彦卿在镇,光赞居幕下,若拙得以就养。俄又举进士,王祐典贡举,擢上第,授密州防御推官。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太祖嘉其敏赡,改著作佐郎。(节选自宋史李若拙传)123456789 10答案“改任著作佐郎”是因为太祖赞赏他的机敏渊博。参考译文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亲李光赞,曾任贝、冀观察判官。李若拙起初靠父荫补任太庙斋郎,又考取拔萃科,被任命为大名府户曹参军。当时符彦卿在军镇,李光赞在其幕府,李若拙得以侍养父亲。很快他又考中进士,王祐当时主持科举,他将李若拙列在上等,李若拙被任命为密州防御推官。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太祖赞赏他的机敏渊博,改任他为著作佐郎。123456789 104.选项:王柏对何基执弟子礼,但他聪明而见识卓越,纠正经书,发表议论,见解非凡,质疑问难,新见迭出,才华远在何基之上。原文:王柏既执贽为弟子,基(指传主何基)谦抑不以师道自尊。柏高明绝识,序正诸经,弘论英辨,质问难疑,或一事至十往返,基终不变以待其定。基淳固笃实,绝类汉儒。虽一本于熹,然就其言发明,则精义新意愈出不穷。(节选自宋史何基传)123456789 10答案“新见迭出”错,原文“则精义新意愈出不穷”说的是“何基”,而非“王柏”;“才华远在何基之上”于文无据。参考译文王柏执弟子礼后,何基谦逊,不以师道自处。王柏聪明而见识卓越,纠正诸经,弘论英辨,质疑问难,有时一事要往返十次,何基最终还是不改变来等待他自己决定。何基淳厚笃实,绝似汉儒。虽然他(的思想)都源自朱熹,但是对朱熹的言论进行阐明时,精深微妙的义理和新颖的见解层出不穷。123456789 10二、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123456789 10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太宗下之书曰:“有臣若此,朕复何忧!古人称一言之重,侔于千金,卿之此言,深足贵矣。今赐卿胡瓶一枚,虽无千镒之重,是朕自用之物。”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123456789 10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时五十九。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有删改)123456789 10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大亮为官一任,治理有方。担当土门县令一职时,面对百姓饥荒、盗贼侵 犯的局面,他卖马分钱,鼓励百姓垦荒种田,获得丰收;他抓捕盗贼,确 保一方平安。B.李大亮面对险境,有勇有谋。面对胡人进犯、敌众我寡的局面,他独闯敌营,面见敌帅,晓谕祸福,说服群胡,使得前后有千余人归降,县境因此清静和平。C.李大亮身处要职,忠诚谨厚。他被皇太子选为重臣,同时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太子右卫率、工部尚书。他身兼三职,宿卫两宫,均获得太子和太宗的信任。D.李大亮知恩重义,一心图报。他感激张弼的救命与赏识之恩,做高官后仍不忘 报恩,寻找张弼而不得,后来两人偶遇,他要把家产赠给张弼,张弼拒绝接受。123456789 10解析“被皇太子选为重臣”错,其实是太子选朝廷重臣作为僚属;“剑南道巡省大使”为过去的官职;“获得太子信任”于文无据。123456789 10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B.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 寡难以取胜的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C.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 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D.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他抚养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 十五人;太宗追封他官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123456789 10解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错,李大亮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是“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之前的事。123456789 10参考译文李大亮,是雍州泾阳人,年少时就有文武才干。隋朝末年,在东都洛阳与李密交战,战败,跟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敌军统帅张弼见到他而认为他与众不同,就单独释放了他跟他谈话,于是两人在帐篷里结为朋友。正义之师入关后,李大亮从东都洛阳归附国朝,担任土门(河北井陉的古称)县令。属县百姓有饥荒,盗贼来侵犯,李大亮卖掉自己所骑的马把钱分给贫弱的人,劝勉人们开垦土地,当年就获大丰收。他亲自搜捕盗贼,所攻打之处总能平定。当时太宗在藩镇,巡视安抚北部123456789 10地区,听说他的事迹而赞叹。那以后,胡人侵犯边境,李大亮部众少,不能抵挡,就单人匹马到敌人军营,叫来敌人的主帅,把祸福向他讲明,胡人感动悔悟,互相带着前前后后投降的有一千多人,属县境内因此太平。高祖非常高兴,按照功劳赏赐给他奴婢一百人。李大亮对这些人说:“你们这些人大多是士族人家的子女,因国家灭亡而到了这个地步。我又怎么忍心把你们当做低贱的奴隶呢!”(把他们)全都放走了。123456789 10贞观元年,李大亮离开都城担任凉州都督,凭借仁爱宽厚的治理闻名。曾经有宫里来的使者到了凉州,见到凉州有著名的猎鹰,就暗示李大亮献上它。李大亮秘密呈上奏章说:“陛下很久不打猎了,但使者却索要猎鹰。如果这是陛下的想法,就很是违背您过去的旨意;如果是他自己擅自做主,这说明派遣的不该是这样的人。”太宗在奏章上批注道:“有像你这样的臣子,我还担心什么呢?古人说,一言之重,和千金相当。你的这番话,实在太珍贵了。我现在赏赐给你一枚胡瓶,它虽没有千镒那么贵重,却是我的自用之物。”123456789 10贞观八年,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贞观十七年,晋王成为皇太子,东宫太子的属官,都大规模从重臣里选拔。让李大亮兼任太子右卫率,不久又兼任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值宿保卫两宫,特别被亲近和信任。李大亮每当夜里值班,一定整宿不脱衣服小睡。太宗曾经慰劳他说:“轮到你夜里值班,我就整晚上都能安睡。”他就像这样被信任。李大亮虽地位名望显赫,但住处地势低洼狭小简陋,衣服俭朴随意。本性忠诚谨慎,即使是妻子儿女也没有见过他懈怠的样子。他常常想起张弼的恩惠,却一直不能报答。张弼当时担任将作丞,自己隐藏不说。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次要拿出家产来送给张123456789 10弼,张弼拒绝不接受。李大亮对太宗说:“我有今天的荣耀,是张弼的帮助啊。”太宗于是就提拔张弼担任中郎将,不久担任代州都督。当时的人都赏识李大亮没有背弃张弼的恩德,称赞张弼不夸耀自己。不久李大亮得病,太宗亲自为他调药,用驿马快传赏赐给他。他去世时五十九岁。被李大亮抚养的内外亲属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在另外的临时住处为他表达哀思,哭得特别悲痛,停止处理朝政三天。追封他为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号为懿,陪葬在昭陵。123456789 10三、综合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刘乃,字永夷,洺州广平人。少聪颖志学,暗记六经,日数千言。及长,文章清雅,为当时推重。天宝中,举进士,寻丁父艰,居丧以孝闻。既终制,从调选曹。乃常以文部选才未为尽善,遂致书于知铨舍人宋昱曰:“虞书称知人则哲能官人则惠今夫文部既始之以抡材终之以授位是则知人官人斯为重任近代主司,独委一二小冢宰,察言于一幅之判,观行于一揖之内,古今迟速,何不侔之甚哉!诚能先资以政事,123456789 10次征以文学,退观其理家,进察其临节,则厖鸿深沉之事,亦可以窥其门户矣。”其载,补剡县尉,改会稽尉。宣州观察使殷日用奏为判官,宣慰使李季卿又以表荐,连授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转运使刘晏奏令巡覆江西,多所蠲免。改殿中侍御史、检校仓部员外、民部郎中,并充浙西留后。佐晏征赋,颇有裨益,晏甚任之。大历十四年,崔祐甫秉政,素与乃友善。会加郭子仪尚父,以册礼久废,至是复行之。祐甫令两省官撰册文,未称旨;召乃至阁草之,立就。词义典裁,祐甫叹赏久之。数日,擢为给事中,旬迁权知兵部侍郎。及杨炎、卢杞为相,意123456789 10多丑正,以故五岁不迁。建中四年夏,但真拜而已。其冬,泾师作乱,驾幸奉天。乃卧疾在私第,贼朱泚遣使以甘言诱之,乃称疾笃。又令其伪宰相蒋镇自来招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