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典型经验做法

举报
资源描述
放管服改革典型经验做法 2022年,*县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市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及群众关注关切,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落实商事制度各项改革措施,不断优化市场营商环境,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实施“多证合一”。落实全国统一多证合一改革,在12证合一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证照整合力度,将原需到粮食、公安等十三个部门的登记备案信息进一步整合,开展了26证合一改革。截止目前,已下发*张26证合一营业执照。改革后市场主体备案事项进一步减少,企业办事更加方便。 ——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开通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含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实现全区域、全类型、全环节的企业网上登记注册。截至目前,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个,占全部核准名称的100%;共发放网上登记企业营业执照*份。 ——落实前置审批改后置,履行“双告知”义务。将2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减至32项,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认真履行向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告知义务。 ——实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程序。精简材料,网上公告、缩短时限,有效解决企业“进门容易出门难”问题,为企业节省费用。目前*家企业已通过简易注销登记办理注销。 ——压缩企业开办时间。认真落实省市州提出的企业开办时间8.5天压缩至5天,让办事群众切实感受到商事制度改革带来的便捷和实惠,共享改革红利。 ——开通微信下载电子营业执照。2017年2月起,全县所有企业均可通过微信下载电子营业执照,“足不出户”申办营业执照成为现实,有效地提高了办事效率,让企业用手机就能“一照走天下”。 ——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要求,实行抽查事项清单管理,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监管效能,减轻企业负担,强化信用支撑。县大数据管理局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纳入“放管服”改革和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工作,在方案中明确本年度任务。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人员名录库。制定完善随机抽查细则。及时公开抽查结果信息。县直行政执法部门*个,检查事项*项,执法人员*人。县直各单位开展“双随机”抽查共*批次,抽查市场主体*户。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抽查结果正常经营*家,现场整改*家,停业未经营*家,违反环保、卫生等相关规定的立案*起,因未年报未公示信息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家。以上信息均*县政府网“双随机一公开”栏目和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公示。 ——大力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县按照国家、省标准建立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围绕推进“一网通办”的要求,逐步推进网上审批和服务,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使更多事项不见面办理。实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实体大厅现场业务办理环节的融合,对接叫号机、身份证读卡器、自助服务终端等各类智能化大厅辅助设备,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一体化办理,目前县服务服务中心的设备全部到位,安装完成率达到100%。*县发布本级*项许可类事项和*项公共服务类事项,网上可办率*%,全年办件量*余万件,实现了与国家、省市服务事项统一管理。 ——企业信用监管机制不断健全。企业年报和信息公示工作有序推进。2021年度年报公示率*%,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工作扎实推进,目前已归集涉企信息*条。截至目前,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实有*户,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企业*户。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社会影响持续扩大。按照《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条规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将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依法予以限制或禁止。对企业实行信用约束,让违法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氛围。目前已有*家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因信用受限无法参与招投标、授予荣誉、贷款、资金存取、变更注销等事项,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挽回信用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