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00261主观题汇总(最新版)

举报
资源描述
行政法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3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3 第三章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4 第四章 行政行为概述 5 第五章 行政行为(一)抽象行政行为 7 第六章 行政行为(二)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 8 第七章 行政行为(三)依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 9 第八章 行政行为(四)特殊类型的行政行为 11 第九章 行政程序法 11 第十章 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 12 第十一章 行政复议 12 第十二章 司法审查(一) 14 第十三章 司法审查(二) 15 第十四章 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 16 第一章 绪论 节 知识点名 称 主观题 1. 简述行政法的特点。(简答题)(0710、1201、1010) 第一节 行政法的特点★ (1)在形式上的特点:①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②行政法 规范数量特别多,属各部门法之首。(2)在内容上的特点:①行政 法的内容广泛;②效力位阶较低的行政法规范易于变动;③实体性 行政法的 规范与程序性规范往往交织在一起。 概念 1.行政权(名词解释)(1810) 行政权★ 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或认可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 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对国家和公共事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 是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部分。 1.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简答题、论述题)(1001、1504) (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平等但非对称性 (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 (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 (5)行政法律关系争议往往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决机构依照行政程 第二节 行政法关 系 行政法律关系★★ 序或准司法程序先行加以解决,但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原则上是可供争议当事人选择的最终机制 2.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简答题)(1610)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指行政法律关系 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所指向 的对象。有三种: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行为。 (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指行政主体和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 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行政法在 1.论述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论述题)(0910、0801、0510、 1404) (1) 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来看,行政法调整着广泛而重要的社会关 系,这类社会关系与国家权力、公民权利息息相关,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从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来看,行政法是宪法的重要的实施法。 (3) 从行政法与其他基本法律部门的关系来看,行政法对其他部门 法的影响越来越大。 可以断言,行政法的确是仅次于宪法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 法律体系 第三节 中的地位 行政法在 ★★★ 法律体系 中的地位 与作用 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 ★★★ 1.论述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论述题)(0910、0801、0510、 1404) (1) 行政法具有规范行政权、促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有效实施的作用。 (2) 行政法具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作用。 行政法的上述两方面作用是对立统一的,二者互相依赖,不可偏废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节 知识点名 称 主观题 1.简述行政法治原则的作用/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简答题)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 含义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1804)(1)行政法治原则可以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废止工 作。(2)行政法治原则有助于人们对行政法的学习、研究及解释。 (3)行政法治原则可以指导行政法的实施,发挥执法者的主观能动 性,防止发生执法误差或错误执法。(4)行政法治原则可以弥补行 政法规范的漏洞,直接作为行政法适用。 行政合法 1.行政合法性原则(名词解释)(0901、0610、1210、1101) 性原则的 是指行政权的存在和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 含义★★ 抵触。 1. 试述行政合法性原则。(论述题)(1210、1110、1610) (1)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是指行政活动的作出必须取得法 第二节 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内容 ★★★ 律的授权,必须有法律的明文依据,否则不得为之。在我国,法律保留分为法律绝对保留和法律相对保留。属于法律绝对保留的事项, 只能由法律规定,其他任何法律规范都不能规定;属于法律相对保留的事项,在法律未做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授权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予以规范 (2)法律优先原则,法律优先原则是指行政应当受现行 法律的约束,不得采取任何违反法律的措施。该原则的含义是:① 法律优先行政,即是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在效力上低于立法机关制 定的规范;②行政不得违法,即行政机关无论作出抽象行政行为还 是具体行政行为,都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1. 试述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论述题)(1301、 1410、1504、1710) 行政合理性原则: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 (1)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 (3)平等适用法律规范,不得对相同事实给予不同对待; (4)符合自然规律,如符合法律规定的“合理采伐森林”、“合理 第三节 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内容 ★★★ 利用土地”等;(5)符合社会道德,如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 其子原则有:(1)行政公开原则;(2)行政公正原则;(3)比例 原则;(4)信赖保护原则;(5)尊重和保障人权 2.信赖保护原则(名词解释)(1910) 是指行政机关对其行为应守信用,个人或组织对行政行为的正当信 赖应当予以合理保护,以使其免受不可预计的不利后果。 3.比例原则(名词解释)(1604) 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采取某项措施时,必须权衡公共利益目标 的实现和个人或组织合法权益的保障,若为了实现公共利益目标而 可能采取对个人或组织权益不利的措施时,应当将不利影响限制在 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而且要保持二者之间适度的比例。 第三章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节 知识点名 称 主观题 第一节行政法律关 系主体概 行政主体的概念★ ★ 1.行政主体(名词解释)(0910、0701、1210、1101):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一般认为,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 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 述 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1.简述行政职责的定义与内容。(简答题)(0610、1810) 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所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 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行政职责的核心是 “依法行政”,其主要内容包括:(1)依法履行职务、遵守权限规 定;(2)符合法定目的;(3)遵循法定程序等。 2.行政司法权(名词解释)(1810) 是指行政主体作为某项纠纷的第三人,对当事人双方的纠纷进行调 解、仲裁、裁决和复议的权力。换言之,行政调解权、行政仲裁权、 行政主体 行政裁决权和行政复议权总称为行政司法权。 的职权与 3.行政优益权(名词解释)(1604) 职责★★ 是国家为确保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职权,切实地履行职责,圆满地 实现公共利益的目标,而以法律、法规等形式赋予行政主体享有各 种职务上或者物质上优益条件的资格。 4.简述行政优先权。(简答题)(1910) 所谓行政优先权,是指国家为保障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行政职权而 赋予行政主体许多职务上的优先条件,即行政权与其他社会组织及 公民个人的权利在同一领域或者同一范围内相遇时,行政权具有优 先行使和实现的效力。主要包括:(1)行政先行处置权。(2)获 得社会协助权。(3)行政行为的推定有效。 1.国家行政机关(名词解释)(1604) 国家行政 又称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即狭义上的人民政府,是指国家根据其统 机关的概 治意志,按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 念★ 家行政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以及相应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 第二节国家行政机关 组织、管理、指挥和监督的国家机关。 国家行政 1. 试述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论述题)(1804) (1) 国家行政机关具有高度政治性和权威性 (2) 国家行政机关具有执行性和法律从属性 机关的特 (3)国家行政机关具有相对独立性 征★★ (4)国家行政机关具有适应性和创造性 (5)国家行政机关具有统一性和层级性 (6)国家行政机关具有社会性、专业性和服务性 第三节 1.行政授权(名词解释)(1910) 被授权的 行政授权 是指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直接规定将某项或者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 组织与受 和行政委 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授予某个组织,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由特定的行 委托的组 托★ 政主体,通过法定方式,将某项或者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的一部分 织和个人 或者全部授予某个组织的法律行为。 第四节公务员 我国公务员的概念和范围★ ★ 1. 公务员(名词解释)(1310、1201、1610)依法履行公职、纳入 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 行政相对人(名词解释)(0801、0610)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 所指向的一方当事人,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共同构成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另一方当事人。 第四章 行政行为概述 节 知识点名 主观题 称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含义与特征 行政行为的概念★ ★★ 1. 行政行为(名词解释)(1810、1210、1110、1101、1410、1604) 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行政职责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2. 简述行政行为的特征。(简答题)(0510、1301、1710) (1)公共服务性;(2)从属法律性;(3)裁量性;(4)单方意志性 (5)效力先定性;(6)强制性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 行政行为的效力★ ★★ 1. 简答行政行为的效力。(简答题)(1804) (1)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2)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 (3)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4)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 2.公定力(名词解释)(1010)是指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一经作出, 不论其实质上是否合法,都具有被推定为合法而要求所有机关、组织或个人予以尊重的一种法律效力。 第三节 行政行为的分类 行政行为的分类★ ★★ 1. 内部行政行为(名词解释)(0901、1804、1201)行政主体在内 部行政组织管理过程中所作的只对行政组织内部产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 2. 具体行政行为(名词解释)(0610、0410、1201)是指在行政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