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工作情况报告

举报
资源描述
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情况报告 为进一步巩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 家、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要求,打造安全就 医环境。近日,XX分批次对XXX开展新冠核酸检测工作,本 次检测涉及XX的XXX工作人员,包括:XX人员、XX人员、 XX人员、XX人员、XX人员、等XX单位人员。截至目前,已 基本完成对所有人员的鼻咽拭子取样,未发现呈阳结果。 采样现场,标本采集人员严格按照核酸采样要求,身穿 防护服,保证现场通风良好,待检人员按照医院通知要求, 以科室为单位,分批分组有序排队,确保核酸检测工作高效 有序开展。 对XX全员开展核酸检测,既是医院紧盯疫情防控风险 点、严防XX交叉感染的具体行动,也是营造良好XX环境、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有力举措。XX将持续做好疫情防控 常态化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严细落实,积极营造安全的 医疗环境,让XX安心工作,让XX放心XX。 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情况报告 xxxx年X月XX日下午一点,我镇在市政府疫情防控会 议上接到xx镇居民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后,镇政府领导及卫 生院相关人员立即回到镇政府,于下午X时召开xx镇全员 核酸检测工作部署会议。会议主要内容包括: 1. 制定xx居民全员检测工作方案。 2. 成立xx居民全员核酸检测领导组织。 3. 确定各工作小组工作职责分工。 4. 对所有参与现场工作的人员进行穿脱防护物品培训。 5. 向各村发放核酸采集信息卡,对信息卡填写人员和核 酸混采登记表录入人员培训。 6. 确定采集点位置,准备采样工作所需物品。 在镇卫生院人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镇政府及卫生院与 嫩江市卫健局沟通,申请支援专业技术人员。在卫健局的协 调下,鹤山农场医院、xx镇中心卫生院和前进镇卫生院共计 派出xx名精干技术人员支援我镇核酸检测工作。全镇共设 置采样点xx个,投入采样医务人员共xx人。镇政府抽调xxx 镇小学和中学教师xx名,作为信息录入人员。派出所出动 警员x人。包村领导带领各村工作人员及志愿者xxx人负责 采样现场维持秩序、引导村民和信息卡填写等工作。此项工 作参与人员共计xxx人。出动车辆xx台。 X月XX日早七点整,xx镇村民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正式 启动,XX个采集点同时开展采样工作,现场利用有限条件设 置了进、出双通道,村民在现场工作人员带领下,按照采样 工作程序配合采样工作,避免了人员聚集,各个采集点工作 有序高效开展。每个采集点工作完成后,又对行动不便人员 进行入户采样。 到X月XX日XX时,XX镇居民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顺 利结束。卫生院收集整理所有采集点的医疗废物,按规定进 行处理。采集点所属单位对场所进行全面的消杀。 卫生院对全镇XXXX份采集样本、采集信息卡存根及采 集登记表进行核对后,按规定流程送到XXX医院检验室,在 当日XX时,完成全部样本送检工作。 本次XXX镇居民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共计消耗防护 服XXX套、防护面屏XXX个、手消毒液XX瓶、一次性乳胶 手套XXX付,医用外科口罩XXX个、医用防护口罩(Nxx)xxx 个,一次性靴套XXX个。 X月XX日下午,卫生院接到XXX医院检验室通知,XXX 镇居民全员核酸检测样本XXXX份,结果全部为阴性。至此, XXX镇居民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圆满完成。 新冠核酸检测技术方案 为落实【关于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 见】和省应对新冠疫情应急指挥部要求,进一步提升全省新 冠毒核酸检测能力,全面推进扩大核酸检测,使新冠核酸检 测保“量〞保“质〞保“安全〞,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 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制订此技术方案。 一、 适用范围 适用于XX省区域内开展新冠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 二、 生物安全防护要求 (一) 防护用品。医用外科口罩、N95及以上防护口罩、 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护目镜和面屏、医用防护服、防水隔离 衣、工作服、工作鞋、乳胶手套、防水靴套、医用防护帽。 (二) 相关操作过程人员生物安全防护要求。样本采集、 样本核酸提取人员须三级生物安全防护:N95 口罩(必要时 可在外加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帽、工作服、外着防 护服(必要时加戴穿防水隔离衣)、工作鞋、防水靴套、双 层乳胶手套、护目镜(必要时可加戴面屏)或全面型呼吸防 护器。 标本运输/接收人员须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工作服、工 作鞋、防水隔离衣、医用防护帽、医用外科口罩或N95 口罩、 乳胶手套;特殊情况时,可升级为三级生物安全防护。 核酸扩增检测人员须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医用外科口 罩、乳胶手套、工作服、工作鞋、医用防护帽。 三、 人员要求 (一) 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熟悉生物安全三级实 验室个人防护操作。 (二) 实验室操作人员具备核酸提取和PCR扩增等分子 生物学操作能力。 (三) 标本采集人员接受过新冠标本采集操作培训,实 验室检测人员接受过新冠核酸检测技术培训。 四、 核酸检测实验室环境要求 新冠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应至少设置三个区域:试剂准备 区、标本制备区、核酸扩增区。各区域可以采用集中或分散 设置形式,但物理空间上必须完全相互独立,各区域在使用 中应当始终处于完全的分隔状态,不能有空气的直接相通。 标本制备区应为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宜为负压。如为常压, 应当可以通风换气,同时,必须设置缓冲区,以满足实验室 个人防护装备穿脱的需求。 五、 核酸检测实验设备要求 (一) 试剂准备区。超净工作台,冰箱,混匀器,移液 器,离心机。 (二) 标本制备区。冰箱,混匀器,移液器,生物安全 柜,核酸提取仪,离心机。 (三) 核酸扩增区。荧光PCR扩增仪。 六、 试剂耗材要求 (一)核酸提取试剂和检测试剂需具备三证,并通实验 室性能验证。 (二)移液器枪头应为带滤芯枪头。 七、标本采集 (一) 采集对象。需要进行新冠毒核酸检测的个体。 (二) 采集准备。咽/鼻拭子、米样管、采样杯、三级 生物安全个人防护装备。 (三) 采集标本类型。新冠核酸检测的样本类型一般包 括上呼吸道的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拭子,下呼吸道的深咳 痰液、呼吸道抽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 活检标本。为提高呼吸道样本的新冠毒核酸呈阳检出率,兼 顾采样的便捷性,首选深咳痰,其次鼻咽拭子,最后才是咽 拭子,也可同时采集同一人的鼻拭子和咽拭子并放入同一病 毒采样液中。 (四) 标本采集方法。 1. 咽拭子:被采样人坐下,头后倾,张大嘴,并发“啊〞 音。咽拭子越过舌根到咽后壁及扁桃体隐窝、侧壁等处。先 用拭子适度用力来回擦拭双侧咽扁桃体至少3次,然后再咽 后壁至少3次。取出拭子,避免触及舌头、悬垂体、口腔粘 膜和唾液。将拭子头浸入含3ml采样液的管中。靠近顶端处 折断无菌拭子杆,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2. 鼻咽拭子:被采样人头部后仰(约70。),保持不动。 用鼻拭子估测耳根到鼻孔距离。自鼻孔垂直面部方向插入, 深入距离最少应达耳垂部位到鼻尖长度的一半。遇到阻力后 即到达后鼻咽,应停留数秒吸取分泌物(一般要求15〜30s), 应旋转拭子3〜5次。宜轻轻旋转取出拭子,拭子头浸入装 有3ml采样液中。顶端处折断无菌拭子杆,尾部弃去,旋紧 管盖。 3. 深咳痰液:用清水(勿用含消毒剂的漱口液)漱口 2〜3次,有假牙者取出假牙后漱口,要求病人深咳后,将咳 出的痰液收集于采样杯(含3ml采样液(细胞保存液)的50ml 螺口痰杯)中。 4. 支气管灌洗液:将收集器头部从鼻孔或气管插口处插 入气管(约30cm深处),注入5ml生理盐水,接通负压, 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集抽取的粘液,并用采样液 冲洗收集器1次(亦可用小儿导尿管接在50ml注射器上来 替代收集)。 5. 肺泡灌洗液:局部麻醉后将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口或鼻 经过咽部插入右肺中叶或左肺舌段的支管,将其顶端契入支 气管分支开口,经气管活检孔缓缓加入灭菌生理盐水,每次 30〜50ml,总量100〜250ml,不应超过300ml。 送检标本管/杯外必须贴含样本编号、种类、姓名及采 样日期等信息的识别条码。在采样记录单上同时记录并张贴 识别条码。 (五)标本运输。将密闭后的标本管/杯装入密封袋, 每袋限一份标本,依次装入标本盒、新冠专用标本转运箱, 并保持标本直立,70%酒精消毒后封闭,并由专人转运到实 验室。转运期间不能自行打开转运箱,并保持转运箱平稳, 避免剧烈震荡、颠簸。 内部转运时,应采集之后30min内运抵实验室,不宜超 过2h;涉及外部标本运输的,应根据标本类型,按照A类或 B类感染性物质进行三层包装。宜冷藏条件下定时定点转 运交接,转运时间不超过8ho 标本采集后应置于4°C环境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24ho (六) 标本保存。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尽快进行 检测,能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 4C保存;24小时 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C或以下保存(如无-70 C保 存条件,则于-20C冰箱 暂存)。应设立专库或专柜单独 保存标本。标本运送期间应避免反复冻融。 (七) 标本接收 1. 确认样本在装箱前有消毒环节,并在开箱瞬间用75% 乙醇喷雾消毒。 2. 核实样本信息。 八、实验室检验 (一)新冠核酸提取。在标本制备室,须2名实验室操 作人员着生物安全三级个人防护装备进行病毒RNA提取,确 保生物安全。进行核酸提取时,标本的开盖、取样或核酸的 人工提取等操作都在生物安全柜内两人配合进行,检验操作 过程中尽可能缩短打开样本管盖的持续时间,轻柔操作,尽 可能避免产生气溶胶。 (二)新冠核酸检测。推荐选用针对新冠毒的ORFlab、 N基因区域的引物和探针。 靶标一(ORF1ab): 正向引物(F): CCCTGTGGGTTTTACACTTAA 反向引物(R): ACGATTGTGCATCAGCTGA 荧光探针(P): 5'-FAM-CCGTCTGCGGTATGTGGAAAGGTTATGG-BHQ1-3' 靶标二(N): 正向引物(F): GGGGAACTTCTCCTGCTAGAAT 反向引物(R): CAGACATTTTGCTCTCAAGCTG 荧光探(P) : 5'-FAM-TTGCTGCTGCTTGACAGATT-TAMRA-3' 核酸提取和实时荧光RT-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参考 相关厂家试剂盒说明。 结果判断: 阴性:无Ct值或Ct^40o 呈阳:Ct值<37,可报告为呈阳。 灰度区:Ct值在37-40之间,建议重复实验,假设重做结 果Ct值<40,扩增曲线有明显起峰,该样本判断为呈阳,否 则为阴性。 注:如果用的是商品化试剂盒,则以厂家提供的说明书 为准。 (三) 呈阳结果的认定。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的确 认实验室进行呈阳样本确认检测;非确认实验室的结果呈 阳,须立即联系当地的疾控中心进行核酸结果的确认检测。 实验室确认呈阳病例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一个: 1. 同一份标本中新冠毒2个靶标(ORFlab、N)实时荧 光RT-PCR检测结果均为呈阳。如果出现单个靶标呈阳的检 测结果,则需要重新采样,重新检测。如果仍然为单靶标呈 阳,判定为呈阳。 2. 两种标本实时荧光RT-PCR同时出现单靶标呈阳,或 同种类型标本两次采样检测中均出现单个靶标呈阳的检测 结果,可判定为呈阳。 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新冠毒感染,需要间隔1天 后再次采样检测以确认。同时需排除可能产生假阴性的因 素,包括:样本质量差,比如口咽等部位的呼吸道样本;样 本收集的过早或过晚;没有正确的保存、运输和处理样本; 技术本身存在的原因,如病毒变异、PCR抑制等。 (四) 检验后标本及相关废弃物处理 1. 需复查和上送的标本,应按规定保存和上送。否则和 其他固体废弃物一起装入红色废弃物袋内密封,转运至高压 灭菌室,高压灭菌。 2. 相关废液,采用化学消毒或物理消毒方式处理,并对 消毒效果进行验证,确保彻底灭活。 3. 消毒灭菌后的标本转运出实验室需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