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精密导体材料项目员工福利管理【范文】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电池精密导体材料项目员工福利管理 电池精密导体材料项目 员工福利管理 目录 一、 项目基本情况 2 二、 产业环境分析 4 三、 行业技术情况 5 四、 必要性分析 7 五、 员工福利计划的制订程序 7 六、 员工福利预算的编制程序 11 七、 岗位评价的主要步骤 11 八、 岗位评价的概念 13 九、 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 14 十、 薪酬管理的基本概念 18 十一、 进度计划 29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29 十二、 投资方案 31 建设投资估算表 33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34 流动资金估算表 35 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37 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38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投资人 xxx有限责任公司 (二)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 (三)项目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57.00亩。 (四)项目实施进度 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 (五)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7677.4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1521.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76%;建设期利息537.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4%;流动资金5618.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30%。 (六)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7677.47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6709.16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0968.31万元。 (七)经济评价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47400.00万元。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36531.00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7960.08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1.94%。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85年(含建设期24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5875.78万元(产值)。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38000.00 约57.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66970.49 容积率1.76 1.2 基底面积 ㎡ 22040.00 建筑系数58.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59.76 2 总投资 万元 27677.47 2.1 建设投资 万元 21521.66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18214.20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2827.73 2.1.3 预备费 万元 479.73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537.45 2.3 流动资金 万元 5618.36 3 资金筹措 万元 27677.47 3.1 自筹资金 万元 16709.16 3.2 银行贷款 万元 10968.31 4 营业收入 万元 474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36531.00 "" 6 利润总额 万元 10613.44 "" 7 净利润 万元 7960.08 "" 8 所得税 万元 2653.36 "" 9 增值税 万元 2129.69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55.56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5038.61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6894.30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15875.78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85 含建设期24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21.94%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6892.08 所得税后 二、 产业环境分析 扬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挑战和风险依然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平衡仍是扬州的主要矛盾。一是产业结构优化步伐不快,科技人才支撑不足,新的增长动力有待增强;二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全市特别是三个县(市)的城镇居民收入与省均还有很大差距,重点中心镇集聚效应不强,统筹城乡发展步伐有待加快;三是部分环境指标时有反弹,节能降耗压力较大,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有待加强;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五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突出,经济发展市场化、行政管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多元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三、 行业技术情况 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我国精密导体材料行业的发展与电池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经过多年的发展,上下游技术水平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终端应用领域的革新,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构建适合各个电池种类的配套,上游产品需满足高导电性、抗氧化、耐腐蚀、易加工、高强度、耐高温等技术指标,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因此在不断提升。近年来,国内企业在精密导体材料制造的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显著,设备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逐步缩小与美国、日本等国外企业的技术差距。 2、主要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 精密导体材料行业竞争激烈,行业下游电池厂商对导体材料的品质及精密度的要求一般高于国家标准。国内外知名电池厂商对于具有高导电性、抗氧化、耐腐蚀、易加工、高强度、耐高温等特点的精密镍基导体材料需求持续增长,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技术水平、生产高质量和高精度的产品至关重要,制造能够满足不同领域需求的中、高端新型精密镍基导体材料是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因此,精密导体材料生产企业必须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并加以创新,这不仅仅对企业的创新能力有较高要求,同时对企业现有技术储备也有较高的要求,对新进入者构成较高的技术壁垒。 3、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电子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终端产品对电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对与其配套的电池精密导体材料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益精细化、轻量化、低成本、规模化是精密导体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产品工艺技术的改进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的关键。 工艺技术的改进主要包括:表面精细化、产品轻量化、产量规模化、生产自动化四个方面。表面的精细化系因目前国内企业的产品在表面精密度与海外先进同行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这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如产品毛刺可能会引起电池短路等问题。产品的轻量化系目前电池行业的主流趋势,能生产出重量更轻且品质不变的产品是大势所趋。产量的规模化系因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迅速扩张,能否快速生产出大批次符合标准的产品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生产自动化系因目前行业内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很多环节仍然需要人工,而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及产品精密度和稳定度要求的提高,生产自动化是大势所趋。 四、 必要性分析 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五、 员工福利计划的制订程序 目前,许多人希望企业最大限度地提供与员工需求相匹配的福利。由于大部分福利与员工业绩无关,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减少了面向全员的福利的支付。但是这样做的弊端是使一些员工失去了对企业的向心力,而且某些员工会产生对企业远景的质疑。在学术界和企业界一直都存在高福利低工资好还是低福利高工资好的争议。事实上,确实有许多高福利没有起到应有的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凝聚力、融洽人际关系的作用。因此,每项福利计划的制订都需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因素,可按照如下程序制订具有针对性的福利计划。 1、明确企业薪酬福利策略。重新明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宗旨和薪酬福利管理的基本策略,了解企业福利计划应承担的重要职能,为福利计划的制订指明方向。 2、了解国家立法和企业所在地的相关规章。国家立法要求企业为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保障,同时还要提供各种各样的福利以弥补员卫生病、遭受工伤、失业和退休时的收入损失。法律还规定了企业应该如何建立并运营某些特定的福利项目。无论企业是否愿意提供这些福利、员工是否迫切需要这些福利,只要是法律规定的福利项目,企业就必须提供。 就企业而言,员工福利支出来源于公司和员工的雇佣关系。从成本角度考虑,员工福利的提供实际上是以降低直接薪酬水平为代价的。当然,法定福利可能不被员工视为福利,因为他们认为直接薪酬与雇佣关系联系在一起,但是,法律所规定的福利与此不同。因此,如果不能让员工意识到企业的福利支出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或者员工认为企业并未提供有价值的福利,企业福利管理的效果就会打折扣,一系列薪酬计划的目标就很难实现甚至不会得到任何回报。为此,企业必须就福利的成本问题加强沟通。 3、调查企业外部福利计划情况。在制订福利计划时,还要考虑到其他企业所采取的福利措施。企业要想吸引和留住员工,需要保持在劳动力市场中具有竞争力,就必须了解其他企业的福利策略、福利计划、福利项目和福利水平。从本质上讲,福利调查就是薪酬调查的重要内容。 在薪酬调查中,企业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得到的直接薪酬信息和福利信息,因为通过直接薪酬信息,企业可以了解到薪酬水平达到何种状态是合理的,但是福利调查得到的信息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够了解到竞争者的总福利成本是多少,至于单个福利计划的成本,不同的企业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来源于不同企业人力资源构成的差异以及对福利的不同理解和定位。一些公司强调的福利项目,其他企业可能不会选择。因此,在制订福利计划时,企业需要将福利项目的成本和员工偏好充分结合。 4、了解企业内部福利项目需求。对外部福利的市场调查有可能会导致企业作出一些错误的决策。企业可能仅仅因为很多其他企业实施了这些福利项目而不是自己的员工需要,也去实施某些福利项目。许多企业的福利决策建立在一种对福利的模糊认识的基础上,即认为多提供福利有助于公司吸引和留住员工,而不是建立在对员工需要和偏好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 要对企业内部的福利实践进行分析,就需要把福利看成是总薪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现存的福利项目与员工的需要和偏好进行比较,但是这种分析可能会因为不同员工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差异较大而存在困难。要想了解员工的福利偏好,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福利问卷调查。问卷没有必要太复杂,可以只包含一系列能提供的福利项目或措施,让员工对其进行排序。在问卷设计上,要能够包含员工的个人特征,有利于了解不同人群的福利偏好,从而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福利计划。这样,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就可了解现有的福利计划与员工偏好的福利模式之间的差异。对此,企业可以将员工未能得到满足的福利项目作为附加福利,员工对现有的福利项目存在不满意的,可以考虑删减,这种做法无疑会提高福利管理的有效性。 5、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企业必须从将成本与员工需要相结合的角度对企业的直接薪酬和福利状况进行总体上的分析和比较。一方面,根据员工的需要和偏好进行福利决策,有利于确定符合员工需要的福利类型,并且提高企业所提供福利的成本有效性;另一方面,一旦提供了某种福利项目,很多时候,员工关注的就是福利水平而不是企业为提供这种福利所付出的成本。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既然福利已经成为总薪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实现直接薪酬和作为间接薪酬的福利之间的平衡,如果直接薪酬和福利互不干涉地各自增长,就很可能会导致企业薪酬成本过度增加,直接薪酬的增长实际上还会对福利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 企业虽然在选择福利项目和计算福利成本的时候可以参考其他公司的一些福利数据,但不同企业之间的福利成本计算有很大差异。差异不仅来源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