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精密导体材料公司企业信用评级分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电池精密导体材料公司企业信用评级分析 电池精密导体材料公司 企业信用评级分析 xxx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一、 项目简介 3 二、 产业环境分析 7 三、 行业上游的发展情况 11 四、 必要性分析 13 五、 公司简介 14 六、 信用评级基本法 15 七、 信用评级的概念 22 八、 信用评级对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作用 24 九、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含义 25 十、 项目风险分析 26 十一、 项目风险对策 29 十二、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 31 劳动定员一览表 31 十三、 法人治理结构 32 一、 项目简介 (一)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xxx有限责任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26.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建设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7333.00㎡(折合约26.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32627.77㎡。其中:主体工程21598.31㎡,仓储工程6044.87㎡,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939.29㎡,公共工程2045.30㎡。 (四)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有限责任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五)项目提出的理由 1、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近年来,我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出台鼓励行业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促进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本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广阔的终端消费市场及逐步升级的消费需求都将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3、公司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染整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染整综合服务。 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行业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建设条件良好 本项目主要基于公司现有研发条件与基础,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对研发测试环境的提升改造,形成集科研、开发、检测试验、新产品测试于一体的研发中心,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已落实,工程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具备实施的可行性。 我国精密导体材料行业的发展与电池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经过多年的发展,上下游技术水平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终端应用领域的革新,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构建适合各个电池种类的配套,上游产品需满足高导电性、抗氧化、耐腐蚀、易加工、高强度、耐高温等技术指标,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因此在不断提升。近年来,国内企业在精密导体材料制造的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显著,设备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逐步缩小与美国、日本等国外企业的技术差距。 (六)建设投资估算 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4549.3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0946.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24%;建设期利息247.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0%;流动资金3354.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06%。 2、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0946.71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9780.7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04.61万元,预备费261.40万元。 (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29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2428.77万元,纳税总额3095.41万元,净利润4808.4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4.50%,财务净现值7480.37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69年。 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17333.00 约26.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32627.77 容积率1.88 1.2 基底面积 ㎡ 10226.47 建筑系数59.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420.50 2 总投资 万元 14549.32 2.1 建设投资 万元 10946.71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9780.70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904.61 2.1.3 预备费 万元 261.40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247.71 2.3 流动资金 万元 3354.90 3 资金筹措 万元 14549.32 3.1 自筹资金 万元 9494.12 3.2 银行贷款 万元 5055.20 4 营业收入 万元 290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22428.77 "" 6 利润总额 万元 6411.31 "" 7 净利润 万元 4808.48 "" 8 所得税 万元 1602.83 "" 9 增值税 万元 1332.66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159.92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3095.41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0294.67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10448.95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69 含建设期24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24.50%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7480.37 所得税后 二、 产业环境分析 纵观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当前时期,区域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展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唱响,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并进,这为经济社会发展既提供了重要契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时期,发展既面临风险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 从机遇看。一是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积极对接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为区域深入推进融合发展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二是重大改革发展平台活力竞相迸发。全面推进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着力打造开发示范区,加快推进融合发展,为区域深入实施发展战略提供了强大动力。三是国家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不断完善。随着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建成,区域将成为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为在更大范围内集聚发展要素、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挑战看。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和附加值率不高,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二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均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贫困人口尚未消除,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加大,人口老龄化加剧,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三是资源约束趋紧,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四是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社会建设和治理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总体上看,当前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全面深化改革开发开放的攻坚突破期。呈现如下阶段特征: 1、创新与改革并重,不断释放发展动能。当前时期,创新驱动将成为发展的主动力,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上中高端水平提供强大支撑。改革开放将成为主要的发展源泉,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将取得阶段性成果,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为更好发展提供强大活力。 2、扩量与提质并重,不断深化开发。当前时期,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扩大总量,壮大实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必须加快开发,推动结构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一批重要的增长点。 3、城镇与农村并重,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当前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既是拓展发展空间的需要,也是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快形成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城镇化发展新模式。 4、资源与生态并重,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当前时期,区域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面临较多资源瓶颈制约,对优化资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出更高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民生幸福的保障。必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更大力度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5、民生与法治并重,不断加强社会建设和法治建设。发展民生利于社会和谐,加强法治利于社会稳定。必须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法治南通,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为民生建设提供制度性保障。 三、 行业上游的发展情况 1、镍金属的基本概念 镍(Ni)是一种近似银白色的金属,具有突出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包括但不限于良好的导电、导热、抗腐蚀和抗氧化性能,化学性质稳定,在高温下能保持较高的强度,同时镍还具有能被磁化,可塑性强的特点。镍是重要的工业金属,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广泛运用于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建筑业和化学工业。 镍及其制品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两种:按照形态分为镍板、镍豆、镍粉、镍盐等;按照镍含量高低,又可分为一级镍和二级镍,其中一级镍的镍含量通常在99%以上,包括镍板、镍豆、镍粉等,可以用于电池、电镀、不锈钢及合金等多个领域;而二级镍的镍含量通常在99%以下,包括了镍含量较低的镍铁、镍生铁等,专门用于不锈钢的生产。 2、镍矿开采及冶炼 全球镍矿主要有硫化镍矿、红土镍矿和海底多金属结核/结壳镍矿,目前得到开发的是硫化镍矿和红土镍矿。最初硫化镍矿冶炼工艺成熟,硫化镍矿的开发是镍资源的主要来源。硫化镍矿主要经过火法冶炼工艺形成中间品高冰镍,再通过湿法工艺生产硫酸镍,或通过电解生产电解镍、镍粉等纯镍产品。 经历多年开采和冶炼技术的发展,全球镍资源开发重心逐渐从硫化镍矿向红土镍矿倾斜。红土镍矿一般采用RKEF火法冶炼直接生产镍铁或镍生铁,进而生产不锈钢。随着近年来电池领域的蓬勃发展,市场上对作为三元电池前驱体材料和正极材料原材料的硫酸镍的需求迅速增长,新兴的冶炼工艺火法冶炼中的RKEF硫化工艺(红土镍矿-RKEF工艺-镍铁-转炉吹炼二次(硫化)-高冰镍)、还原硫化熔炼工艺(红土镍矿-回转窖还原-电炉熔炼(硫化)-低冰镍-高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