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精密导体材料公司法治理与战略决策规划_参考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电池精密导体材料公司法治理与战略决策规划 电池精密导体材料 公司法治理与战略决策规划 目录 一、 产业环境分析 2 二、 行业上游的发展情况 2 三、 必要性分析 5 四、 项目概况 5 五、 决策权威 8 六、 企业风险承担 11 七、 群体极化与高管团队决策 14 八、 群体极化的概念与发展 18 九、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20 十、 研究变量的因子分析 22 十一、 发展规划 27 十二、 人力资源配置 34 劳动定员一览表 35 十三、 SWOT分析 36 一、 产业环境分析 2019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力建设“高质量产业之区、高品质宜居之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但中国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对标对表抓落实,沉心静气谋发展,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台阶。 二、 行业上游的发展情况 1、镍金属的基本概念 镍(Ni)是一种近似银白色的金属,具有突出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包括但不限于良好的导电、导热、抗腐蚀和抗氧化性能,化学性质稳定,在高温下能保持较高的强度,同时镍还具有能被磁化,可塑性强的特点。镍是重要的工业金属,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广泛运用于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建筑业和化学工业。 镍及其制品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两种:按照形态分为镍板、镍豆、镍粉、镍盐等;按照镍含量高低,又可分为一级镍和二级镍,其中一级镍的镍含量通常在99%以上,包括镍板、镍豆、镍粉等,可以用于电池、电镀、不锈钢及合金等多个领域;而二级镍的镍含量通常在99%以下,包括了镍含量较低的镍铁、镍生铁等,专门用于不锈钢的生产。 2、镍矿开采及冶炼 全球镍矿主要有硫化镍矿、红土镍矿和海底多金属结核/结壳镍矿,目前得到开发的是硫化镍矿和红土镍矿。最初硫化镍矿冶炼工艺成熟,硫化镍矿的开发是镍资源的主要来源。硫化镍矿主要经过火法冶炼工艺形成中间品高冰镍,再通过湿法工艺生产硫酸镍,或通过电解生产电解镍、镍粉等纯镍产品。 经历多年开采和冶炼技术的发展,全球镍资源开发重心逐渐从硫化镍矿向红土镍矿倾斜。红土镍矿一般采用RKEF火法冶炼直接生产镍铁或镍生铁,进而生产不锈钢。随着近年来电池领域的蓬勃发展,市场上对作为三元电池前驱体材料和正极材料原材料的硫酸镍的需求迅速增长,新兴的冶炼工艺火法冶炼中的RKEF硫化工艺(红土镍矿-RKEF工艺-镍铁-转炉吹炼二次(硫化)-高冰镍)、还原硫化熔炼工艺(红土镍矿-回转窖还原-电炉熔炼(硫化)-低冰镍-高冰镍)、富氧侧吹工艺(红土镍矿-富氧侧吹(硫化)-低冰镍-高冰镍)和湿法冶炼的高压酸浸HPAL工艺(红土镍矿-HPAL工艺-氢氧化镍钴等镍中间产品硫酸镍)等技术逐步得到开发和投向工业应用,全球红土镍矿的开采比例逐年上升。 3、镍资源供应及消费情况 全球镍资源储量比较丰富,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全球锂、钴、镍、锡、钾盐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镍矿储量为9,063万吨,红土镍矿和硫化镍矿的储量对比大约为63%比37%。全球镍矿储量集中度也比较高,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其中印度尼西亚(31.72%)、澳大利亚(13.96%)、俄罗斯(8.50%)三个国家占全球镍矿储量的50%以上,中国镍矿储量仅占全球约4.39%。 根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报告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镍产量为270.57万吨,全球镍市场的供应短缺达14.43万吨。目前,镍被广泛应用在不锈钢、镍基合金、电镀、电池等领域,其中不锈钢是第一大领域,约占全球镍消费总额的70%,约占国内镍消费总额的80%以上。 中国是镍资源消费大国,根据安泰科统计,2020年中国原生镍的消费量达到了126.7万吨,占据全球消费量的54.66%,目前主要依赖进口。据安泰科预计,2022年全球镍需求将达到305万吨,同比增速9.4%;我国镍需求165.5万吨,同比增速7.3%。未来随着制造业的复苏和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市场对镍的整体需求还将持续增长。 三、 必要性分析 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 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 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四、 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1、承办单位名称:xxx投资管理公司 2、项目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地点: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 4、项目联系人:杜xx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公司坚持提升企业素质,即“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诚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企业员工,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并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对董事会的职权、召集、提案、出席、议事、表决、决议及会议记录等进行了规范。 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83.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0061.8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2021.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93%;建设期利息646.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1%;流动资金7393.5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46%。 (五)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40061.86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6870.78万元。 (六)申请银行借款方案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3191.08万元。 (七)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91000.00万元。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73906.66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2509.93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3.14%。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73年(含建设期24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32654.52万元(产值)。 (八)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24个月的时间。 五、 决策权威 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适度承担风险。风险与收益的均衡原则决定了企业的风险行为选择,即风险承担程度的选择。以往学者们主要从外部环境、管理者薪酬激励以及企业股权结构等方面分析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例如,Eisenmann(2002)研究发现管理者股权以及业务多样化都与企业风险承担呈正相关关系;Simsek(2007)对管理者任期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的风险承担在管理者任期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总之,以往对企业风险承担影响因素的研究都将管理者看作是理性的。 学者们将管理者决策权与包括兼并、债务融资选择、企业绩效在内的多个重要企业结果联系起来,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验证了决策权威对企业的重要影响。例如,Bebchuk等(2011)研究发现管理者的决策权威与公司价值、盈利等企业结果负相关;Pornsit等(2011)也支持管理者权威与企业杠杆水平负相关,进而有损于企业的绩效;Adam(2005)的研究支持管理者的决策权威与企业绩效变动正相关;Brown&Sarma(2006)研究发现管理者决策权威与兼并正相关。 根据Haleblian&Finklstein(1993)的说法,决策权威是指将个人意志施加于他人的能力,是企业正式授予权威以及管理者自身拥有的非正式权威的整合。因此只有在社会和组织情景中,决策权威才有意义。Sah&Stiglitz(1986)认为群体决策中存在多样化意见效应,企业最终决策是群体内个人意见妥协的结果,团队内部的权威分布影响决策的形成。Hambrick&Finkelstein(1987)也认为管理者对组织成果的影响取决于其实际拥有的决策权威。 Finkelstein将管理者的决策权威明确划分为结构权威、所有者权威、专家权威及声望权威。在此基础上,杨继东(2010)提出了在中国情境下管理者决策权威的分类:位置权威、所有者权威、声望权威和地位稳固权威。管理者位置权威以组织赋予管理者的权力为基础,是由其管理者的职位所决定的。位置权威是四种权威中被研究最多的,也是最明显的权威。Adams(2005)以位置权威为对象,发现管理者决策权威与绩效变动正相关。Boyd(1995)发现管理者两职合一与绩效变动负相关。人们对正式权威的更多顺从使得管理者控制了更多的资源,对他人的影响力得到增强。在这种环境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控制幻觉”更加明显,倾向于认为自己有能力处理好一切问题,因而其冒险倾向得到强化。 管理者所有者权威以管理者能以所有者的身份发挥作用为基础一般由管理者持有本公司股票的比例体现。以往研究承认代理人主导的企业可能比所有者主导的企业更保守,规避风险的倾向越明显。Eisenmann(2002)的研究表明,随着管理者持股比例的增多,企业风险承担倾向增强,原因在于股东从风险项目中获取的好处比作为代理人的管理者要多得多,而风险带来的损失对两者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一方面,管理者愿意承担的风险越大;另一方面,管理者在股东大会及董事会中的发言权越大,从而增强了管理者在整个企业的影响力,同样的“控制错觉”得到强化,其冒风险倾向越明显。 管理者声望权威与管理者的个人魅力、专业知识以及资历相关。管理者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正直的行为等获得大家的认可与尊敬,从而获得并强化了声望权威。声望权威赋予管理者强大的无形影响力(有时可能比正式权威更有力),从而使得管理者意志通过对别人行为的控制在企业决策中得到更多体现。在这种环境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的“控制错觉”同样得到强化,追逐风险倾向更加突出。 管理者地位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