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公转运动(复习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项课件(全国通用)

举报
资源描述
地理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公转运动 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 高考内容要求1.综合思维:运用地球公转的规律和原理解释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2.区域认知:结合具体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特征。3.地理实践力:实地进行野外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分析日影长度、日影方位、太阳能集热板角度和方向、楼间距等实际问题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核心素养解读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思维导图: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考点一 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考点三 太阳周日视运动与日出日落/考点四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考点五 四季更替与五带/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从北极俯视:“逆时针”太阳太阳公转方向公转方向公转方向公转方向NN从南极俯视:“顺时针”太阳太阳公转方向公转方向公转方向公转方向SS注意:自转和公转方向保持一致!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太阳自西向东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近似正圆的椭圆旋转中心方向周期轨道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一、公转特征(1)方向:。(2)周期(一恒星年):。(3)速度:约每日度。公转位置时间公转速度A点近日点_B点远日点_自西向东365日6时9分10秒11月初较快7月初较慢南顺北逆开普勒第二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近大远小思考:1.北半球夏半年日数186天,冬半年179天,为什么?2.夏至到秋分,地球公转速度如何变化?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公转(俯视)7月初,最慢远日点近日点1月初,最快为什么夏半年比冬半年长?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远日点近日点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地球的公转(侧俯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提提示示不不对对,从从时时间间上上看看近近日日点点为为1月月初初,冬冬至至日日为为12月月22日日前前后后;远远日日点点为为7月月初初,夏夏至至日日为为6月月22日日前前后后。从从在在公公转转轨轨道道的的位位置置上上看看,近近日日点点比比冬冬至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夏至日与远日点重合,冬至日与近日点重合,这种说法对吗?疑点辨析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利用地球公转速度判断季节:每年7月初,地球到达远日点,公转速度慢,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每年1月初,地球到达近日点,公转速度快,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当地球公转速度慢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当地球公转速度快时,是北半球的冬季。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赤道平面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公转(侧俯视)黄道平面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1)含义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同_的交角。目前,其大小是_。示意图如下: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赤道平面2326“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三个基本不变”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赤道黄道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_之间往返运动。南北回归线决定了五带的范围a._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b._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a._之间有直射现象。b._及其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回归线极圈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6月22日3月21日9月23日12月22日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技法点拨(1)地轴与赤道平面是垂直的。(2)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3)地轴与黄道平面成6634交角。(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成2326交角。1.掌握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的掌握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的方法方法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2.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黄赤交角变大(小)黄赤交角等于0太阳直射范围扩大(缩小)直射赤道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扩大(缩小)无极昼极夜现象五带的范围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无五带划分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不变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赤道与寒带除外)始终昼夜平分季节的变化变化明显(不明显)无季节变化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ACBD冬至12月22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的判读(1)公转方向的判读看南极上空还是北极上空。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为顺时针;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为逆时针。(2)先判断“二至”再判断“二分”(先通过找直射点判断左右两图,后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读上下两图)看是近日点还是远日点:近日点为1月初,接近冬至日;远日点为7月初,接近夏至日。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看地轴的指向:“左倾左冬,右倾右冬”,即地轴向左倾斜,左面为冬至,向右倾斜,右面为冬至。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连接太阳光线与地心,可以看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确定了二至点后,结合地球公转的方向即可判断春分和秋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下图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近日点相应位置绘制(2)图中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代表夏至日的是_,代表秋分日的是_。(3)当地球在甲附近时,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4)当地球在丙附近时,南亚盛行_ 风(风向),其形成原因主要是_。(5)2019年10月1日是祖国70华诞,这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从_(填“甲”、“乙”、“丙”或“丁”)到_(填“甲”、“乙”、“丙”或“丁”)之间,北半球同一纬线上任一点昼长_夜长(填“”、“”或“=”)小试牛刀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次年春分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1.1.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2.2.北回归线上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3.3.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4.4.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5.5.太阳直射点运动的速度?太阳直射点运动的速度?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一定要会画)思考:“五一”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国庆节过后直射点向_ (方向)移动。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判断方法1根据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判断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牢记此图可有效判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方法如下:(1)可根据日期大体计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由图可知,三个月的时间,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23.5;平均每月,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8;每四天,直射点大约移动1。(2)可根据对称原则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于两至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关于两分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不同半球的同一纬度。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3侧视图根据晨昏线的倾斜方向判断如右图:若甲所在为晨线,则左夜右昼,据其走向可知,越往北夜越短,昼越长,则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若甲所在为昏线,左昼右夜,据其走向可知,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直射点位于南半球。2根据极点及其周围的昼夜状况判断(1)北极点及其周围出现极昼,说明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极点及其周围出现极昼,说明直射点在南半球。(2)晨昏线过极点,说明直射点在赤道。但无法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解题探究【例例】(江江苏苏卷卷)在在地地球球公公转转过过程程中中,若若以以地地球球为为参参照照系系,可可看看到到太太阳阳在在黄黄道道上上运运行行。图图1是是天天赤赤道道与与黄黄道道的的示示意意图图,图图2是是太太阳阳在在黄黄道道上上的的视视运运行行轨轨迹迹图。图。读图,完成(1)(2)题。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 B.乙C.丙 D.丁(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1.北北京京时时间间2018年年6月月5日日21时时7分分,中中国国风风云云二二号号H星星在在西西昌昌卫卫星星发发射射中中心心用用长长征征三三号号甲甲运运载载火火箭箭成成功功发发射射。7月月28日日,风风云云二二号号H星星顺顺利利到到达达79E。据此完成(1)(3)题。(1)风云二号H星成功发射到顺利到达79E期间,地球公转速度()A.先变快后变慢 B.一直变慢C.先变慢后变快 D.一直变快角度1地球的公转C解解析析据据材材料料可可知知,风风云云二二号号H星星成成功功发发射射到到顺顺利利到到达达79E期期间间是是6月月5日日到到7月月28日日。7月月初初,地地球球位位于于公公转转轨轨道道的的远远日日点点附附近近,地地球球公公转转速速度度最最慢慢。6月月5日日到到7月月初初,地地球球公公转转速速度度变变慢慢;7月月初初到到7月月28日日,地地球球公公转转速速度变快,故度变快,故C项正确。项正确。考向精炼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2)风云二号H星成功发射到顺利到达79E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状况是()A.一直向北移 B.先向北移后向南移C.一直向南移 D.先向南移后向北移解解析析风风云云二二号号H星星成成功功发发射射到到顺顺利利到到达达79E期期间间是是6月月5日日到到7月月28日日。6月月5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日到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日到7月月28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B考向精炼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3)风云二号H星成功发射时,地球在公转轨道(图中四个地球位置表示二分二至日)上的位置是()A.甲 B.乙C.丙 D.丁解解析析读读图图可可知知,左左侧侧位位置置的的地地球球,太太阳阳直直射射点点位位于于北北半半球球,说说明明该该位位置置表表示示夏至日。夏至日。6月月5日位于夏至日之前,故丁位置符合题意,日位于夏至日之前,故丁位置符合题意,D项正确项正确。D考向精炼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2.黄黄赤赤交交角角是是赤赤道道平平面面与与黄黄道道平平面面之之间间的的交交角角。黄黄赤赤交交角角并并非非固固定定不不变变,现现在在约约为为23.5,最最大大时时可可达达24.24,最最小小时时为为22.1,变变动动周周期期约约4万万年年。据此完成(1)(2)题。(1)黄赤交角为24.24时()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角度2黄赤交角B解析解析黄赤交角变大时,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温带范围黄赤交角变大时,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温带范围缩小,故缩小,故B项正确;热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扩大,极昼和极夜的范项正确;热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扩大,极昼和极夜的范围扩大,故围扩大,故A、C、D三项错误。三项错误。考向精炼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解解析析太太阳阳直直射射点点的的位位置置随随季季节节变变化化而而变变化化,在在南南北北回回归归线线之之间间往往返返移移动动,正正确确;太太阳阳直直射射点点移移动动的的周周期期是是一一个个回回归归年年,4万万年年是是黄黄赤赤交交角角的的变变动动周周期,期,错误;太阳直射点最小的纬度是错误;太阳直射点最小的纬度是0,错误。故错误。故C项正确项正确。(2)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周期约4万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最小纬度为22.1A.B.C.D.C考向精炼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晨昏线昼弧夜弧同一纬线上,昼弧+夜弧=360昼弧=夜弧,则昼夜等长;昼弧夜弧,则昼长夜短;昼弧夜弧,则昼短夜长。昼长=昼弧/15夜长=夜弧/15同一纬线圈,被晨昏线分为昼弧与夜弧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北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