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题库26名校编制附答案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1. 下列德育方法中,体现了 "无言之教”的是()。 A. 说服教育法 B. 自我修养法 C. 学校心理咨询法 D. 陶冶教育法 【答案】D。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 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 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 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 冶和艺术陶冶等。题干中〃无言之教"正是陶冶教育法的一种体现,所 以正确答案为D。 2. 陈某是一名大学生,经常上课玩手机,他每次上课前下定决心改掉玩 手机的坏习惯,遵守学校课堂纪律,认真听老师讲课,可老师讲课他仍 然无法克服老想看手机的坏习惯,结果还时常玩手机,作为老师对该学 生进行教育时,应重点培养其()。 A. 道德认 B. 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答案】B。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 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通常 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题干中的陈某能认识到上课玩手机 不好,下定决心改正,但是老师讲课时他仍无法克服老想看手机的坏习 惯,结果还是时常玩手机,说明他的道德意志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老 师对他进行教育时,应该重点培养其道德意志。故选& 3. 教师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这种德育方法是()。 A. 说服教育法 B. 陶冶教育法 C. 品德评价法 D榜样示范法 [答案】D。(1)说服教育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疏导学生思想的方法。 ⑵陶冶教育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 因素,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感化和熏陶的教育 方法。(3)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 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 和操行评定。⑷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 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故选D。 4. 下列教学活动中不属于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是()。 A. 学习语文阅读,提高学习阅读的水平 B.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倡节俭 C. 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D.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答案】A。德育教育的途径有: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 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 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 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 和人生观教育等,语文阅读学习是智育,不属于德育教育。 5. 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水电门窗玻璃等都应该爱护的教育,以此来培养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这一类教育是 属于()。 A.爱国主义教育 B. 劳动教育 C. 集体主义教育 D.理想主义教育 [答案]C。集体主义教育是指引导群众热爱、关心集体,以集体利益 为重的教育,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国 家,它是衡量人们道德行为的基本标准,是调节人与人、个人与集体、 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 6.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提倡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A. 知行统一原则 B.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答案】D。马卡连柯除了提出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以夕卜, 还提出〃平行教育"原则,即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 中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多项选择题)。 A.教学 B.思想品德课 C课外活动 D.班会 E社会实践活动 【答案】ABCDE。中小学德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思想品德课与其 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 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和班主任工作等。其中, 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8. 我国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多项选择题)。 A. 道德教育 B. 思想教育 C. 政治教育 D. 法制教育 E. 人文教育 【答案】ABCD。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民主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 9. 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判断题) 【答案】X。德育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之外还包括道德品质教育和民主法 制教育等。 10. 学校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切实管住学 生。(判断题) 【答案】X。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 生的发展。 1. 每年清明节某校都要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陵园举行清明扫墓活动,瞻 仰革命先烈。该校采用的德育方法属于()。 A榜样法 B. 锻炼法 C. 陶冶法 D. 情景法 [答案】B。锻炼法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 活动,以形成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方法。锻炼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 德育方法,因为道德自身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清明节组织学生到革命烈 士陵园举行清明扫墓活动,瞻仰革命先烈属于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是锻 炼法。 2. 教师组织学生创办墙报,布置教室,设计班徽,以独特的班级文化来 影响学生,这种德育方法是()。 A. 榜样示范法 B情感陶冶法 C. 说服教育法 D. 品德评价法 【答案】B。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 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因此, 题干表述属于陶冶教育法。 3. 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 现了()德育原则。 A导向性原则 B. 疏导性原则 C.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G马卡连柯提出的这句话,说明的是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 结合的原则,所以正确答案选C。 4. 〃亲其师,信其道〃强调的品德因素是()。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答案】B。〃亲其师,信其道〃的意思是亲近老师,相信老师的道, 强调的品德因素是道德情感。 5. 小明是高一新生,初中勤奋努力学习,品德良好,但上高中以后,上 课积极性下降,逃课。班主任知道情况以后,从多方面了解小明的个性 特点,发现他比较喜欢音乐。班主任向音乐老师推荐小明学音乐,最终, 小明不仅音乐学好了,而且成绩也得到了很大提升,该班主任做法主要 体现德育原则是()。 A. 导向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答案】B。因材施教原则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 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 对性和实效性。题干中的班主任在知道小明喜欢音乐,向音乐老师推荐 他学音乐的做法是根据小王的个性特点在进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故选成 6. 在德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矛盾有(多项选择题)。 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 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D. 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答案】ABCD。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 和各要素、各部分内部各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包括教育者与受教 育者,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 矛盾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所以ABCD正确。 7. 下列关于德育原则的陈述,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 A.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B. 德育原则来自德育的实践 C. 德育原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智育质量 D. 德育原则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答案】ABD。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 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主要是 为了提高德育而提出的不是为了智育所以C选项错误答案为ABD。 8. 马卡连柯说:〃要尽可能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 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判断题) 【答案】X。马卡连柯说〃要尽可能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 一个人"这句话体现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故错误。 9.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老师向学生提出的要求与学生已有 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判断题) 【答案】Vo中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 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0. 德育应当普遍存于一切教学活动之中。(判断题) 【答案】V。教学是进行德育最基本的途径,一切教学都应蕴含德育, 所以此题正确。 1. 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育原则与下列教育原则一致的是()。 A. 学不蹭等 B. 长善救失 C. 学而时习之 D. 不愤不启,不俳不发 【答案】D。不愤不启,不俳不发是启发性原则,而苏格拉底〃产婆术〃 的教育原则认为,教育是思想上的接生,强调教育应该是由内而外的, 是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二者都属于启发性原则。 2. 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彳璘()。 A. 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C. 教师讲授课程的方式 D. 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 【答案】D。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 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 展的方法。 3.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 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叫()。 A.实习法 B参观法 。寅示法 D.读书指导法 【答案】A。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为实习作业法。 4. 如果一个数学测验试题的文字难度太大,超过学生自身的水平,那么 这个测验就是()。 A低效度的 B. 低信度的 C. 低难度的 D. 低区分度的 【答案】A。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程度,简单地说是指一个测验的准确 性、有用性。测验试题的文字难度太大,超过学生水平,不能体现出测 验的有效性,也就是测验的低效度性。 5. 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爱好分为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 式称为()。 A活动课时制 B. 设计教学法 C. 道尔顿制 D. 分组教学 [答案]D。分组教学指在按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 的组进行教学。 6. 夸美纽斯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 式,我国的教育机构于()年最早采用此种组织形式。 A. 京师同文馆1862 B. 京师大学堂1862 C. 京师同文馆1964 D. 京师大学堂1964 【答案】A。我国的班级授课制最早产生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 7. 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正确的做法是(多项选择题)。 A. 布置的课堂练习与教学目标一致 B. 练习题的设计富有变化具有适当的难度 C. 教师给学生适当的帮助 D. 只给学生一般知识性、记忆性的练习 【答案】ABC。布置课夕M乍业的要求:第一,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 书;第二,分量适宜,难易适度;第三,规定完成时间。首先,教师通过 作业的检查与批改,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给学生以及时的反馈与指 导,有助于教师的了解与改进教学。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动手能力和创造性。其次,便于对学生做多样化的指导与因材施教。只 布置给学生一般知识性、记忆性的练习不符合新课改理念,练习题的类 型应该多样化。因此选ABC。 8. 在每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周老师都会忙于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下 列属于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的是(多项选择题)。 A公正客观 B. 向学生指出其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 C. 鼓励学生创新 D. 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 【答案】ABC。本题考查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